李忠謙專欄》習近平心中的克里米亞在哪:台灣、東沙島、澎湖、還是釣魚台列嶼?

習近平親自在三亞軍港視察最新交接入列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翻攝央視)

突出於黑海的克里米亞半島,在蘇聯解體後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成為烏國境內唯一的自治共和國。但2014年烏克蘭政局動盪,克里米亞決定向俄羅斯「求援」,俄國除了派出兩萬聯邦軍強硬進駐,克里米亞隨後更以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這個昔日的自治共和國搖身一變,成為俄羅斯克里米亞聯邦管區(今併入南部聯邦管區)。

與習近平並列當今政治強人的普京,在成功併吞克里米亞之後,在國內的支持度一舉衝破80%。國際社會雖然對於在俄國操弄下的克里米亞公投不予承認(此舉不符烏克蘭憲法,而且這場公投更是在俄軍進駐下執行),但至今克里米亞仍在俄國的管治之下,各國顯然也無力/無取意採取軍事介入、改變現狀。那麼一心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習近平,心中是否也有一個有待實現的「克里米亞夢」呢?

俄羅斯近日出動大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集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俄羅斯近日出動大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集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其實這件事說來曲折。

俄羅斯之所以要拿回克里米亞,主要是看中這個半島的戰略價值,畢竟俄國黑海艦隊的總部在此,在蘇聯解體後,由於克里米亞跟著烏克蘭走(這當然肇因於1954年,蘇聯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俄羅斯如果還要繼續使用黑海艦隊基地,就得每年繳付巨額租金給烏克蘭,而且包括基地整建等計畫事事受制於人。拿回克里米亞,才能讓黑海艦隊「恢復自由」。

對中國來說,若要突破美國及其盟邦在二戰後構築的「島鏈防線」,台灣的戰略價值與重要性猶如克里米亞之於俄國。那麼習近平理應支持普京併吞克里米亞才對,但在2014年時,中國對於俄國操控克里米亞公投的做法卻是「保持低調」。時任中國副外長的李保東曾謹慎表示「中國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許多人認為,是「公投」這個關鍵詞碰觸到了中共的敏感神經,畢竟中國要是表態力挺,難免台灣、香港、新疆、西藏起而傚仿,北京屆時將騎虎難下。

2018年5月15日,連接克里米亞及俄羅斯的橋樑正式啟用。(AP)
2018年5月15日,連接克里米亞及俄羅斯的橋樑正式啟用。這也是俄國連接飛地克里米亞的最重要建設。(AP)

雖然中國政府保持低調,卻有不少人還是讀出了習近平的心思。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羅素,當年曾公開呼籲,國際社會對俄國吞併克里米亞做何反應,將影響中國是否採取類似行動,因此「對俄國的報復措施,應該讓想要效仿俄國吞併克里米亞的中國當局帶來寒蟬效應」;時任日相的安倍晉三也曾在海牙7國集峰會上警告,今天在克里米亞發生的事,未來有可能在亞洲上演。

日媒《產經新聞》曾經揭露,在克里米亞風波稍歇的2016年,習近平曾下令中國社科院等政府智庫對「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進行研究,希望了解俄羅斯究竟如何成功、又遭受國際社會何種制裁、以及普京的支持率如何演變。一位知情的中方人士甚至表示,習近平的下令時間與蔡英文的上台時刻約莫吻合,顯示習近平確實考慮像俄國併吞克里米亞一樣併吞台灣。 (相關報導: 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入列,解放軍劍指何方?分析:為了侵攻台灣!「半年下水一艘」的造艦速度更須關注 更多文章

習近平曾在2013年視察海南島時,探訪慰問了當地的「海上民兵連」。(新華網)
習近平曾在2013年視察海南島時,探訪慰問了當地的「海上民兵連」。如今盤據在牛軛礁遲遲不走的「中國漁民」,則被學者與CNN說成是中國的「小藍人」。(對應在克里米亞公投前神秘出現的武裝「小綠人」)(新華網)

雖然在俄國併吞克里米亞的第一時間,許多國際媒體跟專家就紛紛警告:「台灣可能會是下一個克里米亞」;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也說,普京確實助長了「強國可以欺負弱國的信念」。但克里米亞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畢竟是個地處偏遠的小國,加上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歷史糾葛、以及克里米亞本身的親俄色彩。從結果來看,國際社會確實不願/沒有為克里米亞挺身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