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克里米亞危機 文章列表
#
克里米亞危機
約 8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觀點
韋安觀點:川普「聯俄制中」,有多大可行性空間?!
川普再度入主白宮,是否會重新啟動「聯俄制中」戰略?假如他能成功促成美俄和解,是否真能撬動中俄同盟,改變美國當前的全球戰略困境?這樣的設想,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再次引發關注。
韋安
2025-03-27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犧牲烏克蘭綏靖俄羅斯,川普是「當代張伯倫」?
上任以來,川普(DonaldTrump)已對俄烏局勢進行不少驚人操作,從強逼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與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公開口角,再到一度中斷對烏軍援、與普京(VladimirPutin)繞過歐烏直接對話,各種做法不僅衝擊外界對於美國外交的一貫想像,也讓川普獲得「當代張伯倫」的新稱號,而這當然是貶稱。
劉燕婷
2025-03-24 07:1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川普「右」在搞
在過去三年中,美國透過軍援烏克蘭,以抵禦俄羅斯的威脅,並藉此維護北約體系的穩定。然而,川普上台後卻大幅改變過去的策略,以偏向俄羅斯的方式,試圖促成俄烏雙方停火。許多人將川普的政策轉變視為強硬商人的作風和利益主義的體現,認為他只重視眼前的實質利益,而忽視長期盟國關係的重要性。
潘科伸
2025-03-04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張登及觀點:不願面對的事實─多極化、地緣政治與複合國際秩序
在臺灣的言論市場,甚至學術研究成果裡,「地緣政治」與「國際秩序」都是長期被忽略的冷門議題。地緣政治好像早就被全球市場的藍海抹平,國際秩序早就在蘇聯瓦解的那一刻定於一尊。就算次貸風暴與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國外開始熱議舊秩序可能終結、地緣政治現象四處蔓延,臺灣也要到美中貿易戰乃至新冠疫情後,一系列「輕鬆讀」、「圖解」等等的地緣政治書刊才熱賣;而關於國際秩序的討論則雖然上升,但幾乎還是停留在福山(FrancisFukuyama)90年代的「終結論」甚至蔣中正時代的「必勝論」,對福山後來的諸多反思則罕有討論。
張登及
2025-02-24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灣會成為烏克蘭嗎?
2022年俄烏戰爭打響,當時全世界民主陣營都支持烏克蘭,「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口號也出現在臺灣街頭。三年後的今天,川普再次登上舞台,烏克蘭成為川普外交的第一把刀。上任三周內,達成與俄羅斯會談,並將烏克蘭與北約盟國排除在外。美國國防部長在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上表示,烏克蘭想要拿回烏東與克里米亞是不切實際的,更不用說最初加入北約的主張。
潘科伸
2025-02-24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劉燕婷觀點:帶領歐洲極右崛起的三個女人
對歐洲極右翼來說,2024年是繼續茁壯的一年,義法德三國尤其明顯。
劉燕婷
2025-01-08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劉燕婷觀點:敘利亞為何成為俄羅斯與伊朗的阿富汗?
經歷11天閃電攻勢,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在12月8日攻佔大馬士革,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權正式垮台。
劉燕婷
2024-12-11 07:1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從俄烏戰爭論俄羅斯的戰略文化
自從西元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俄烏戰爭後,外加歐美各國開始在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和外交制裁後,這個看似被各大強國制裁的國家反而沒有快速兵敗如山倒,到現在還是屹立不搖,外加隨著中美競爭的國際現勢下,俄羅斯在比如亞洲、中東、非洲的影響力反而有增長的趨勢,而要解構這部分的資訊,筆者覺得可以從俄烏戰爭來探討俄羅斯戰略文化。
許翔霖
2024-11-28 05:30
風生活
即時
北韓軍援俄羅斯「首戰僅1人生還」!士兵上戰場「被威脅不可投降」:家人會受苦
立陶宛「藍/黃」(Blue/Yellow)組織負責人歐曼(JonasOhman)近日接受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RT訪問,稱烏克蘭軍隊10月25日與北韓軍隊首度交戰,地點在目前被烏克蘭掌控的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北韓僅1名士兵生還。
中央社
2024-11-02 09:32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羅斯國防部長遭撤換!普京開啟第五個總統任期,唯一換掉的部長就是紹伊古
自從2012年至今,俄羅斯的國防部長一直是普京的重要盟友紹伊古。這代表包括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2022年的全面入侵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都是由紹伊古在國防部坐鎮指揮。不過隨著普京開啟第五個總統任期,新上路的改組內閣卻只有一個重臣遭到撤換—紹伊古改任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這項人事命令被認為是紹伊古遭到明升暗降,新任防長則是普京提名的經濟學家安德烈・別洛烏索夫。
國際中心
2024-05-13 10:21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歐洲無法在美中台衝突置身事外 荷蘭專家建議做這3件事
面對潛在的台海衝突及美國和中國競爭加劇,歐洲目前採取和美國捍衛國際法規,同時試著與中國保有互利關係。不過荷蘭智庫「海牙策略研究中心」專家撰文強調,當美國注意力轉向太平洋,歐洲的脆弱和對美國的依賴將顯露無遺,因此歐洲必須準備協助嚇阻中國、強化區域韌性和分擔美國壓力。
簡恒宇
2024-04-13 11: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變烏俄國運之戰:《黑土埋輪》選摘
嘿,黑海旁的某處,一位年輕的哥薩克爬上他的馬。哀傷地,他和他的許嫁分離,但更哀傷地,他亦與烏克蘭分離。——《嘿,翔隼Гей,соколи!》
李大衛
2023-09-01 05: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張登及觀點:美攻中守下的高成本國際動態均衡
包括權力移轉論(powertransition)在內的當代主流現實主義分析,一般都認為,在無政府狀態下激烈競爭的大國中佔據優勢,尤其是擔任霸主一方的大國,會偏好維持現狀的守勢戰略;而崛起一方的第二號大國,勢必是採取攻勢的挑戰者。也算分享主流地位的自由主義理論,雖然動力邏輯不同,同樣認為自由主義霸主(liberalhegemon)通常居於「被邀請的帝國」(empirebyinvitation)地位,而且它的主要追隨者因為多半也是自由民主國家,所以挑戰現狀的敵人通常是威權主義的擴張者。
張登及
2023-08-21 07:10
財經
商業
黑海為什麼具有如此重要的戰略意義?
歐洲曾經長期不重視黑海戰略。而在俄烏戰爭爆發後,黑海的戰略價值凸顯。在那裡,多股不同勢力存在著利益衝突。
德國之聲
2023-08-15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凱達格蘭論壇》更多國家這樣看中國對台行動 前美國亞太助卿:台灣實質建立不對稱外交防禦
美國務院前亞太助卿、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中心副會長羅素8日表示,他相信台灣已實質建立「不對稱外交防禦」的重要價值,許多國家明確表示對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想法,同時也呼籲中國應克制。
中央社
2023-08-08 18: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周永秦觀點:俄烏戰爭及臺海衝突的「結構」與「誘發」
攻勢現實主義提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2014年在9月/10月的《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雜誌發表題為《為何烏克蘭危機是西方的錯誤—挑釁普京的自由主義分子的妄想》(WhytheUkraineCrisisIstheWest’sFault—TheLiberalDelusionsThatProvokedPutin)的長文,指出俄羅斯對於烏克蘭的侵犯(當時甫發生克里米亞危機),其實源自西方對俄羅斯的過度侵略,包括北約與歐盟的東擴。「安全」始終是國際政治的核心問題。
周永秦
2023-03-16 14:30
VIP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軍事
新新聞
專欄
名家專欄
顧爾德專欄:民兵可以抗中保台,也可以製造內戰
「全民防衛」已成了熱門話題。當中國對台武嚇升高之際,企業家曹興誠出資六億元贊助由學者沈伯洋等人發起的黑熊學院,要培養公民自主防衛能力;民進黨吳怡農、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的「壯闊台灣」則倡議「國土防衛部隊」。黑熊學院的課程熱賣,這說明一方面民眾更認真面對中國武力犯台的威脅,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的威逼激起了台灣民眾的愛國情操,讓他們有心學習防衛台灣的技能,同時也向國際展現台灣人民「抗中保台」的決心與能力。不過,在推動「全民防衛」時,也得更思考一點;如何不讓全民防衛變成台灣內戰?
顧爾德
2023-01-07 14: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劉性仁觀點:中美競爭與俄烏戰事未歇,展望新年只盼兩岸和平
2022年總體來說是不平靜的一年,中美關係間的競爭與角力加遽,台灣牌成為中美博奕中的工具,美台間的各項合作無異是對中國大陸最大的刺激,特別是在軍事方面的合作,讓中國大陸對台採取多項軍事威嚇措施,美國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通過成法。為台提供軍事融資、加速對台售武等內容立下法源源依據。
劉性仁
2023-01-03 15:00
新聞
政治
票投民進黨,不會有戰場?林濁水曝真相:蔡英文得先做到「1件事」
北市第三選區(北松山、中山)立委補選進入倒數,國民黨陣營喊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口號,民進黨參選人吳怡農則直言「票投民進黨,才不會有戰場」。對此,前立委林濁水14日表示,以俄烏戰爭經驗來看,吳怡農說法從軍事觀點來看沒錯,但前提是總統蔡英文必須對兵役爭議有直球對決的決心。
陳煜
2022-12-15 20:12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葉耀元專文:重構烏克蘭國族歷史的喜劇演員
這本由賀吉斯.瓊代(RégisGenté)以及史蒂夫.修安(StéphaneSiohan)兩位法國派駐烏克蘭的記者所描述的烏克蘭總統沃洛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根本是一部對烏克蘭當代史的側寫。何以這麼說呢?因為本書除了在第三章刻劃了澤倫斯基與烏克蘭歷史密不可分的成長過程之外,同時間也在不同的章節,細談了烏克蘭內部與外部所面臨的挑戰。
葉耀元
2022-10-24 13:1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