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買車貴到爆?關稅僅是冰山一角!揭密進口車價「不能說的秘密」

許多消費者期待,一旦取消關稅,售價170萬元的進口車或許能直接降至120萬元。(示意圖/取自pexels)

近期網路上對於「若美國進口車免關稅,車價是否會大幅降低?」的討論熱度不減。許多消費者期待,一旦取消關稅,售價170萬元的進口車或許能直接降至120萬元。然而,財經專家「股人阿勳」在臉書發文直言,這種想法恐怕是「被幻想狠狠撞了一下保險桿」,現實遠比想像複雜。

揭秘車價結構:關稅僅佔一環 「萬萬稅」才是推手

股人阿勳分析指出,目前台灣進口汽車的關稅稅率為17.5%,表面上看似不低,但它並非構成進口車高昂售價的唯一或最大因素。真正讓消費者荷包大失血的,是隱藏在車價背後的重重「萬萬稅」及其他成本:

1.貨物稅: 依車輛種類與排氣量不同,稅率最高可達30%。

2.奢侈稅: 針對完稅價格超過300萬元的車輛,需額外再加徵10%。

3.其他稅費與成本: 包括銷售稅(營業稅)、進口後的倉儲、運輸、廣告行銷費用、人員培訓以及售後服務等成本,均會層層疊加,最終反映在終端售價上。

因此,股人阿勳估算,即使進口關稅真的完全取消,消費者實際感受到的車價降幅,恐怕連一成都不到。

WTO原則下的骨牌效應:美車免稅 全球進口車皆比照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財政部統計,美國車目前僅占台灣進口車市場約一成。若台灣單方面對美國進口車實施零關稅,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不歧視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此優惠待遇必須一體適用於所有WTO成員國。這意味著,日本車、歐洲車等其他國家的進口車輛,屆時也必須同步享有零關稅待遇。

一旦全球進口車輛全面零關稅,對台灣本土的汽車產業鏈將構成「毀滅性衝擊」。股人阿勳引用車輛公會的統計數據,發出嚴峻警告:

1.工廠倒閉潮: 可能導致多達2,500家相關工廠(包括國瑞、中華、裕隆、裕隆日產、台灣本田、福特六和、三陽工業等多家整車廠,以及數十家汽車零件廠)面臨倒閉風險。

2.大規模失業: 預估將有約30萬名從業人員面臨失業危機。

3.鉅額稅損: 政府每年將因此損失約337億元的關稅收入。

政府vs.消費者:小確幸與產業命脈的兩難

面對零關稅議題,政府與消費者的立場顯然存在巨大差異。政府的考量點在於,若僅為了讓消費者購車時「便宜一點點」(可能不到一成),卻要賠上整條國產汽車供應鏈的生存與數十萬人的就業機會,代價未免過於巨大。

然而,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則認為「便宜一成也是便宜」,為何要全民共同承擔保護特定產業的成本?

股人阿勳總結,進口車零關稅的議題,遠非單純的「降價」問題,它牽動著複雜的稅制結構、國際貿易規則,以及國內龐大產業鏈的生存與無數家庭的生計。任何政策的調整,都需在消費者利益與整體產業發展間進行審慎評估與權衡。 (相關報導: 汽車龍頭大裁員!慘虧50億元創歷來新高,破2萬名員工失業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