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包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傳統美食,許多人習慣一口咬下薄外皮,裡面包著豬肉、蝦仁、蟹肉等內餡,搭配因蒸籠蒸煮產生的肉汁,口感豐富有層次。不過,近期有網友表示,餐廳的小籠包的蒸籠其實都沒在清洗,而是重複利用。更有自稱曾湯包店上班的網友說,「以前在湯包店上班,蒸籠真的沒在洗,生意還是好到嚇嚇叫」
餐廳1容器「從沒洗過」,比馬桶髒18倍
近期有網友於threads表示,吃小籠包有可能吃到別人的鼻涕,他表示,台灣一大堆人會把垃圾往蒸籠裡面丟,食用完畢的蒸籠內含竹筷子、醬料碟、衛生紙等一次性餐具。
收桌子的服務生多半會將垃圾一起放在蒸籠到廚房再收拾,而蒸籠並不能清洗,要重複利用,顧客可能會因此吃到細菌,原po呼籲,「不要再把垃圾往裡面丟或是把蒸籠當成碗。」。
貼文一出,許多網友紛紛驚訝回應,「感覺這是20年前的習慣,大家會有個默契吃完的話,會把桌面的同類型餐具疊在一起,並把衛生紙塞在一個餐具裡面,是想為了讓收桌的的人員方便」、「昨天才去吃一間沒洗蒸籠,只洗布的,洗完布馬上舖下去,蒸下一籠」、「哪家店跟我說一下,不洗蒸籠的讓我避個雷」。
有自稱曾湯包店上班的網友,「以前在湯包店上班,蒸籠真的沒在洗,生意還是好到嚇嚇叫、「我以前打工的地方,老闆娘女兒跟我說那個蒸籠紙很貴,要重複使用」、「以前在賣湯包燒賣的店打工過,蒸籠沒洗只沖水晾乾,蒸籠紙也是沖水晾乾 爛到不行才換。剛去不知道蒸籠紙拿去丟掉被制止」。
不過,也有於相關餐廳工作的網友表示,「在小籠包餐廳外場打工過的路過一下,蒸籠會洗」、「蒸籠會洗,連裡面的紗網也會洗」、「在小籠包店打工過2年多的路過,蒸籠紙會換隔絕湯包或小籠包的皮沾黏之外,還有利於客人丟垃圾進去讓我們拉著角直接丟進垃圾桶不碰到垃圾;蒸籠會洗,甚至我老闆還會蒸過殺菌晾乾」、「誰跟你說不會洗?洗到發瘋的路過」、「蒸籠要洗啊,洗完放在烘碗機烘乾」。
對此,根據《華視新聞》報導,輔英科大保健營養系博士李政達研究指出,蒸籠若連續使用一個月未清潔,細菌含量竟比馬桶還高16到18倍。原因在於竹製蒸籠的縫隙易藏污納垢,若未充分晾乾,甚至可能發霉,對食品安全構成嚴重隱憂。
完整討論:《threads》 (相關報導: 微波爐內陳年油垢怎麼清?專家用1便宜好物「免狂刷5分鐘亮白如新」,延長家電壽命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