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耕者有其田 文章列表
#
耕者有其田
約 9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過年拜拜必見「旺來」 檔案局揭密台灣鳳梨黃金歲月 熱賣到向美國要援助
農曆新年到來,鳳梨因為台語音似「旺來」,成為過年拜拜、送禮的最佳選擇。其實,鳳梨不僅是常見的水果,還曾為台灣賺進大把外匯,除了日本,也外銷至美國、歐洲,國發會檔案局透過歷史資料及照片,重現這段鳳梨的黃金歲月。
中央社
2025-01-30 23:0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韋安觀點:蔣介石、蔣經國如何守住台灣?讓中華民國不倒!
統獨與國家認同議題,長期成為台灣藍綠兩黨激烈的政治戰場,「兩岸關係」作為一種特殊的雙邊政治關係,涉及政權、主權、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其複雜性更遠超統一前的東西德,和對峙中的南北韓。作為相隔宜水海峽的「兩岸」,這一問題深刻影響著台灣的生存與發展。
韋安
2024-11-02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徐世榮觀點:李四川及還未解除戒嚴的臺灣都市計畫
北市府於日前重啟社子島專案工作站,副市長李四川到場主持開幕典禮,他表示,他「在民國70年就到臺北市政府服務,當時就說社子島要開發,過了42年,現在還是做一樣的事情,可見懸宕太久了。」他更強調,「社子島勢必要隨都市發展做必要的開發建設,一切都要依照都市計畫處理。」
徐世榮
2024-08-02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重探蔣中正的歷史定位─藍綠都愛錯恨錯對象了
研究戰後台灣政治史有一個很弔詭的地方,那就是由冷戰時代黨外衍生而來的民進黨過去曾遭受蔣家威權體制迫害,因此長期以來對蔣家父子,至少對蔣中正持全面否定態度。中國國民黨則因為是隨蔣中正來到台灣,且絕大多數的支持者看似都受益於蔣家父子的統治,所以對蔣家父子不是全面肯定,至少也是採取七分功,三分過的「三七開」態度。
許劍虹
2024-06-09 07:20
VIP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種族隔離終結30周年,「彩虹之國」南非今夕何夕?
非洲今年最重要一場選舉將在五月底登場,南非共和國2800萬已登記選民將選出400席的國民議會(NationalAssembly,國會下議院)與全國9個省的省議會,決定這個人口6200萬、122萬平方公里國家何去何從。更重要的意義則是,今年適逢南非種族隔離(apartheid)正式終結30周年,曾經被世人寄予厚望的「彩虹之國」(RainbowNation)是否真的名副其實、雨過天晴?
閻紀宇
2024-05-25 06:2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怎樣的企業會發行特別股?1970年代的中鋼是典範:10%股利吸引投資人參與國家建設
自1953年四大公司釋股後,社會上就開始討論是否成立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可惜一拖10年。當時國內證券市場尚處於摸索成長階段,不僅欠缺證交所,除了三商銀之外,金融產業幾乎也不存在。有人歸咎於1949年嚴重的通貨膨脹,舊台幣換發新台幣損失慘重的記憶讓人們餘悸猶存,對幣值穩定缺乏信心,所以連在金融業發展中扮演要角的儲蓄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當時也付之闕如。
天下文化
2024-04-28 09:10
評論
國際
國內
專欄
姜保真觀點:歐洲農民吵鬧什麼?-台灣怎麼借鏡
過去半年歐洲農民駕拖拉機堵路抗議。這新聞事件雖是持續性的,卻被歐洲及中東兩場戰火掩沒了焦點。在遙遠的台灣可能只有得到浮泛的表面印象:「歐洲農民好可憐、他們政府不照顧農民」。不過我們心頭難免納悶:歐洲農民還會喊窮叫苦?
姜保真
2024-04-18 07: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劉東皋觀點:年輕人青春不容被剝削─徹底落實「住者有其屋」政策
台灣自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與蔡英文,對不動產市場皆採放任的手段或政策,美其名是「尊重市場機制」,實際上卻是刻意的放水,讓金融與不動產財團得以在法制不健全的體制下炒作而獲取暴利。直接說,台灣自李登輝開始就沒有「住宅政策」,更沒有「住者有其屋」政策,頂多就是有一點「不動產市場」政策。但台灣的不動產市場政策,卻是極右的偏向財團與不動產業者。
劉東皋
2024-03-28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統雄觀點:軍訓憲─國家階段式發展•對人民最有利
國父植樹節悄悄過去了,正如他默默灑下的「軍政-訓政-憲政,國家階段式發展」的種子,如今已成巨樹,我們享受庇蔭而不自知。
吳統雄
2024-03-18 06:40
風生活
娛樂
世界
《Moving 異能》只排第三!Netflix、Disney+公布2023年度收視排行榜TOP 10,冠軍完全讓人不意外
2023年即將結束,最後一個月你想要怎麼完美收尾呢?如果還找不到想做什麼,那不如打開手機、平板內的Netflix、Disney+邊吃零食邊追劇吧!無論是想要刻骨銘心的戀愛羅曼史,還是穿越時空、擁有超能力的科幻系列,串流平台都能馬上滿足你的願望!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3-12-07 14:33
評論
政治
專欄
公孫策專欄: 藍白合就能贏得選戰嗎?
民進黨黨慶回到當年創黨地慶祝,卻有創黨員老現場拉布條「我們開創的民進黨,已淪為獨裁貪汙惡霸黨」。每年都回台參加國慶的老友湯姆問我:「民進黨的元老都省悟了,藍軍卻自己搞分裂,是怎樣?」
公孫策
2023-10-03 06: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歷史
專欄
姜保真觀點:喋血山河備戰思維下的農業政策
台灣,『婆逤之洋、美麗之島』!這是連橫先生《台灣通史》序言描述的自然美景。但是他也寫到『…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載也。草澤群雄,後先崛起,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而舊志亦不備載也。』受地緣政治影響,台灣島是眾所矚目的兵家焦點,至今依然。
姜保真
2023-08-21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貴敏觀點:戰略迷航7年 台灣該何去何從?
2012年1月6日,蔡英文總統臉書貼出了一段話:「過去四年,你過得好嗎?你找工作有沒有比以前容易?薪水能買得起的東西,有沒有變多?你是不是害怕沒有工作,覺得生活沒有保障?你的辛苦和困難,政府有沒有聽到?面對未來,你是不是更無力?」如此擲地有聲,全力和年輕世代搏感情,而把國民黨扳倒,也才有了民進黨近七年來的執政。
李貴敏
2023-06-12 06:50
評論
政治
專欄
劉性仁觀點:三民主義新時代發展的體認與詮釋
三民主義在台已有百年有餘,其理論與內涵對於台灣具有重大的指導與實踐意義,然而時至今日有其理論的檢討及內容上增修調整之必要,故三民主義新時代發展的檢討與省思殊值探討。民族主義以反帝國主義為主要內容;民權主義是以人民民主為主要內容;民生主義是以耕者有其田為主要內容。
劉性仁
2023-02-28 13:4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蔡榮根觀點:「秦始皇算什麼?我們超過一百倍」─蔣毛爭霸錄(上)
有李素慧醫師的地方,就有她爽朗的笑聲。李素慧是出身自台大醫學系的腎臟科名醫,侯勝茂、林芳郁、葉金川等三位前衛生署長、前健保局長賴美淑、整形科名醫林靜芸、性學大師江漢聲等等,都是她的同班同學。她的夫婿是高她一屆的黃天祥醫師,曾任台大醫學院副院長、醫學系系主任,是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的權威。對於李素慧醫師這樣的一位人生勝利組,你一定想不到她是在監獄裡出生的!
蔡榮根
2023-02-12 15:10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為何頻打炒房,台灣房價仍居高不下?專家分析背後原因,政府沒做到2件事別奢望降價
如何讓台灣的房價走向合理化,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我的想法。「打房」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現代版的「土地改革」。只是上個世紀的土地改革是針對地主與佃農,而進行了「耕者有其田」,如今則是要針對囤房者與租房人來進行的「住者有其屋」。上個世紀因為進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將資金與人力大量從土地上釋出並投入到工商業界,直接帶動台灣的經濟起飛與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
方格子 Vocus
2023-02-04 18:43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台積電壯大,是個美麗的意外!張忠謀採用晶圓代工模式,竟是因為政府預算不夠
今天的台灣,由農業轉工業發展了72個年頭,從《天下雜誌》2022年5月公布的「2021二千大製造業」,有52家年營收突破1000億台幣,2021年整體工業製造產品出口產值破空前的4460億美元!其中電腦、電子、光電通信、半導體、石化等五大產業就占了超過8成的產值貢獻,對處於西太平洋的小島,既沒石油天然氣或稀土等天然資源,土地面積又小,人口也不過是兩千多萬人,經歷了72年,居然在國際貿易、工業實力方面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回首往事,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下的結果。
時報出版
2022-12-21 17:40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商業
你變有錢的機會,僅限15天!專家:共有不動產者可優先購買持分,別錯過時機
不動產的買賣有其特性,除了上市櫃公司礙於法令必須公告外,大多數的人都是低調進行,一直到地政事務所登記完成,實價登錄曝光後才會眾所皆知。因為買的人不想有競爭者出現,賣的人更是怕身份曝光,衍生困擾。
鄭文在
2022-10-31 20:11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蔣萬安轟促轉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忽視兩蔣貢獻 劉仕傑提3問籲直球對決
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持續引發討論,針對促轉型會的「去威權化」提案,台北市議員蔣萬安質疑此作法是忽視兩蔣對台灣的建設與貢獻。對此,時代力量國際中心主任劉仕傑提出3大疑問,包含如何看待「中正廟」在台北市的未來?蔣介石銅像何去何從?北市校園內的威權遺緒何時移除?呼籲蔣萬安直球對決。
郭怜妤
2022-05-01 00:2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證券投資
從水泥到永續、電池業務,台股天字第一號的台泥如何固守本業、積極轉型?
回顧台股60年,台泥於民國51年率先響應政府「資本證券化」,以股票編號「1101」成為台灣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這光榮且無可取代的編號,伴隨著台泥走過60個年頭。台泥固守水泥本業、看著台股起落至今,近年更積極轉型能源、環保事業,邁向全方位的能源集團。
中央社
2022-02-13 20:5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