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方荷生 文章列表
#
方荷生
約 4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偏鄉的碗粿比台北貴 林坤正、方荷生號召過個不一樣的年
根據習俗,大年初三要睡到飽,最好是早睡晚起、免得打擾老鼠娶親。不過,在台北,有兩位分別來自金融業與基層的友人,基於一個簡單的念頭:想和偏鄉居民分享都市人過年的豐盛感受,正在策劃一項活動,準備初三一大早起床,把募集來的物資送到宜蘭偏鄉。
陳怡慈
2024-02-08 23:00
新聞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明明很多窮人餓肚子,為何台北大批食物扔焚化爐?資深里長20年搶救糧食、看遍底層困境
「北部食物浪費多少,你去大型市場一趟就知道──賣剩的不想丟,就要花錢租冷藏櫃到明天再賣,不想花錢就丟廚餘桶、全部絞碎丟掉,台北也沒地方堆肥、乾脆全部燒掉……唉,明明可以吃,那邊一直丟、我這邊還要去買菜煮給老人家、花很多錢,如果不要丟,能不能送我一些、讓我幫到更多人?」
謝孟穎
2023-11-02 09:10
地方新聞
新北
終結國家面臨不安全、人民不安心 侯友宜:還給人民安全、公平、正義的台灣!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25)日前往中正、萬華區參拜龍山寺、臺灣省城隍廟、廣照宮,並參觀南機場樂活園地、食物銀行,所到之處都受到民眾熱情歡迎,高喊「總統好」。侯友宜說,中正、萬華區是他成家立業的地方,目前國家面臨不安全、人民不安心的狀況,他從基層公務人員開始,歷經15個職位,到現在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目標始終一致,一定扛起保家衛國的責任,還給所有人民一個安全、公平、正義的台灣。
李梅瑛
2023-09-25 15:41
即時
風生活
國內
精障兒伴母屍半年!床上留下「屍身印痕」 遺屋清理者嘆:拯救不了人間悲劇
因著作《做工的人》聲名大噪的作家林立青,近年來帶著「無家者」(街友)從事洗地、清潔的工作,協助街友們脫貧,更著手協助處理「遺屋」案件,26日分享了一則「遺屋」案件,幫助了一名精障者陪伴亡母半年的屋子,親眼見到慘況,與知曉其中故事後感到相當難過、心疼。
陳亭伃
2023-05-27 17:21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台灣中油台北營業處柚香傳愛慶中秋
中秋節快到了,台灣中油公司油銷事業部台北營業處今(6)日捐贈40箱柚子給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由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理事長方荷生代表接受,將在中秋節前轉贈並關懷弱勢家庭。
陳逸群
2022-09-07 00:03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在野法潮》打開社會安全網─疫情之下的弱勢關懷
新冠疫情肆虐,全世界將對抗疫情的解方寄託於疫苗施打。疫苗搶奪下,國力強弱高下立判。但世人也明白,只有施打疫苗越普遍,對疫情控制才有利,讓全世界公平獲取疫苗的平台COVAX應運而生。保護弱勢就是保護社會、當然也保護了自己。在台灣,疫情之下的弱勢族群如何求生,有哪些資源支撐他們呢?
許慈倩
2021-10-23 05:30
新聞
國內
調查
一罐奶粉成單親媽媽疫情奢求!從業7年看遍貧窮哀歌 酒店小姐力組「救命物資隊」救上百家庭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需要幫助,單親媽媽OK、帶兩個孩子OK、還要養自己的媽媽OK,社會大眾很同情她們──但,如果說她本來是做酒店、做八大的,瞬間污名就來了,要求助會有相當巨大的困境……」-作家林立青
謝孟穎
2021-08-12 08:40
風生活
新冠肺炎》中正區南機場附近國宅累積10例確診!柯文哲:本週將進行大規模普篩
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長方荷生昨(4)日說,里內某國宅已累積10幾例確診,正協助居民造冊,盼市府能來設置篩檢站。市府證實,該國宅確實有一波感染,更多細節將在適當時機對外宣布。
中央社
2021-07-05 10:16
新聞
國內
調查
義氣撐萬華》苦撐虧損也不讓弱勢餓肚子 在地店家告白:其實是我要感謝他們…
「對我們萬華人來講,幫助人是很隨手的事情、每個人都很願意──照顧好社區的小孩是我們身為社區長輩要做的事,你看到一個孩子吃飯有問題,不拉他一把怎麼說得過去?或許孩子哪天長大了,他也有能力幫助人、把善意擴散出去,並不是每個在萬華的弱勢都一輩子要受幫助……」
謝孟穎
2021-06-30 09:50
新聞
國內
最暖里長募5000份物資包助全國弱勢 宅神感佩加碼捐3萬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嚴峻,不少民眾經濟受到衝擊,街友、老者等弱勢族群也十分艱難,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為幫助弱勢,近日募集到5000份食物救援包捐贈給老弱婦孺,對此,宅神朱學恒表示感佩,同時捐贈3萬元給方荷生,希望能多幫助一些人。
羅立邦
2021-06-16 17:58
新聞
國內
調查
義氣撐萬華》見街友「挖垃圾桶也沒東西吃」 萬華60年小店撐出最強口罩物資隊
「有大哥說他看到有人餓到去挖垃圾桶、但挖了也沒東西吃,我聽到滿難過的……如果『放生』他們,疫情真的會變比較好嗎?大家沒口罩可以戴,真的比較好嗎?我們不如發餐同時把正確觀念告訴大家,如果有足夠口罩也不會髒兮兮還戴,與其批評窮人是『防疫破口』,不如我們幫大家生活度過難關……」
謝孟穎
2021-05-27 09:1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學生不吃飯,廚工沒飯吃!停課8天團膳業損失逾7億,時薪員工恐斷炊
我國防守將近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近來猛然升溫,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後,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19日起全面停止到校、改為線上授課至28日,25日又延到6月14日;首度遭遇停課的高中以下學校,也因此瞬間陷入慌亂,不僅教師、學生、家長受到波及。尤其我國總共3368間國中小,每天有177萬名學生等著吃飯,圍繞營養午餐的所有環節,不論是團膳業者或學校廚房的基層員工,在這段期間都受到莫大衝擊。
吳尚軒
2021-05-26 09:3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疫情悲歌》街友從垃圾桶裡翻口罩、有錢人卻到超市亂買一通⋯揭萬華重災區真實現況
這次疫情爆發,到處都成為重災區,在我看來,疾病不會挑人,但會找到這個社會最弱的點進行攻擊,最包容弱勢的區域會先成為傳播口,又因為這些地方容易被攻擊,難以有足夠的聲量,所以會被汙名的最慘。
林立青
2021-05-21 15:33
新聞
國內
「現在全沒水可以喝了!」萬華街友成疫情最大犧牲者 做工的人揭露底層重災區
「疾病不會挑人,但會找到這個社會最弱的點進行攻擊……」近日萬華疫情持續爆發,而昨(17)日以《做工的人》一書聞名、前監工作家林立青在個人臉書發文揭露,短短幾天內社會弱勢就將成為疫情最大犧牲者的現實──公共場所大量關閉讓街友無處上廁所、公共飲水機都關閉更是沒水可以喝,獨居老人、經濟弱勢家庭的食物來源更是堪憂。
謝孟穎
2021-05-18 08:40
新聞
國內
調查
比病毒更可怕的事》學者看台灣抗疫遺憾:談社會付出什麼代價,不等於去批評防疫成果…
「談我們社會付出什麼代價,不等於去批評防疫的成果──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的防疫、任何政治都會付出代價,只是那代價是大是小、誰來處理我們公平正義的問題……我們要找出來是哪些人替社會付出代價,而主流社會沒看見……」
謝孟穎
2020-12-08 10:15
新聞
國內
調查
迷途少年「越關越大尾」、單親媽上法庭求助無門 一線法官道出「貧窮困境」問題所在
「你窮困時無法顧慮那麼多事情,也許國家有提供一些機制,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怎麼去運用、可能受迫於生活沒有心思好好處理,就擱在那,他無法找到資源去法律體系、無法把事情說清楚……我們希望讓民眾理解司法、讓法官了解司法有很多可以更好的或不足的,法官也在學習一種對話的方式……」
謝孟穎
2020-11-09 09:00
新聞
國內
調查
單親媽媽心聲!離婚曾月收入5000養兩幼子 她卻坦言「比以前快樂」:再苦,我也要把小孩照顧好
「事情走到這裡也不是我想的……我哥曾經打電話過來問我:妳幹嘛這麼苦?小孩為什麼不留給他顧?妳接下來生什麼病的話怎麼辦?我說沒辦法,我再苦,也要把小孩照顧好……」
謝孟穎
2020-11-03 09:40
新聞
國內
調查
座位被老師丟走廊、痛罵「智障」!少年斷人兩根指,他們卻看見「菁英教育」如何逼人上絕路
到19歲認識的字還不到100個、被老師痛罵「智障」,這樣的孩子,真的是不想改變嗎?大稻埕一處老公寓的「逆風劇團」3個創辦人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昔日是在暗夜裡用拳頭傷害其他生命、看著跟他們一樣的年輕人販毒、一個接一個被抓、學長姐甚至在獄中自殺,他們在社工陪伴下改變、立志拉一樣迷路的孩子一把,然而他們也看見,其他仍在暗夜裡鬥毆、吸毒、甚至斷人兩根指頭的孩子難以脫身的原因。
謝孟穎
2020-04-07 09:10
新聞
國內
調查
台灣模範!謹記17年前SARS橫掃社區教訓,「台北最窮」資深里長自掏腰包打造最強防疫戰線
當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橫掃全台、人人恐慌如世界末日,一處號稱「台北最窮社區」之地,卻意外穩住了浮躁的人心──這裡是台北市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曾於20年前見過無數獨居老人病死家中悲歌、自掏腰包甘心負債千萬送餐,也曾於17年前經歷社區被SARS橫掃、封國宅又封校之衝擊,如今新的瘟疫再度來襲,方荷生早已淡定做好每個老人的旅遊史與接觸史、備好消毒漂白水與酒精、持續穩定供餐給老人與低收入戶,打造防疫典範。
謝孟穎
2020-03-13 08:50
新聞
國內
調查
萬華最強咖啡廳改變犯罪少年人生:不要因為犯一次錯就沒辦法翻轉,孩子只是生錯家庭
「這裡碰到有吸毒的、輟學的、偷竊的,我讓他們願意走進來……讓孩子翻轉自己,不要因為犯一次錯就沒辦法翻轉,孩子只是生錯家庭,能不能有機會讓他們翻轉?」
謝孟穎
2019-11-27 09: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