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不會挑人,但會找到這個社會最弱的點進行攻擊……」近日萬華疫情持續爆發,而昨(17)日以《做工的人》一書聞名、前監工作家林立青在個人臉書發文揭露,短短幾天內社會弱勢就將成為疫情最大犧牲者的現實──公共場所大量關閉讓街友無處上廁所、公共飲水機都關閉更是沒水可以喝,獨居老人、經濟弱勢家庭的食物來源更是堪憂。
儘管近日雙北各處都淪為「重災區」、疾病也不會挑人,林立青坦言,疾病「會找到這個社會最弱的點進行攻擊,最包容弱勢的區域會先成為傳播口」,而弱勢者往往難以有足夠聲量,因此會被污名得最慘──例如街友,雖然街友難以出國、感染源不太可能從街友身上來,但疫情來臨時街友總是最先受抨擊、生活無隱私、資訊接收得也慢:「他們會全部曝光,畢竟太好拍攝了,鏡頭照過去就隨時可以說成故事,也隨時可以吸引人注意……」
街友面臨的衝擊不只隱私全曝光、一整天被媒體拍攝盯秩序,林立青說,最大影響就是公共場所全面關閉、連超商內用區都封:「三級防疫封閉的廟宇、圖書館、運動中心、地下街和公有商圈,這些對於台灣有家可歸的人來說只是娛樂空間,但對年老的性工作者和街友來說,是生活重要的場域……」
過去曾於工地工作,林立青說,這些平常對外開放的空間對於做工與弱勢者來說本來是「福音」,例如夏天可以給冰水、冬天可以給熱水的公共飲水機簡直比捷運建設還有感──然而,這些本來能庇護街友躲太陽、看書報、擦澡清潔、取得飲用水的地方全關了, 沒有取水點、沒有乾淨廁所可以上、沒有可以沖泡麵的地方,衝擊非同小可。
「昨天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看到年老的女性悄悄走到旁邊垃圾桶裡快速撿起一個口罩,戴上後走入便利超商,買一罐水和一個麵包出來,離開……」林立青說:「看這種事情發生,會覺得很痛苦,很無奈。」受衝擊的不只街友,經濟弱勢家庭也會開始發現生活遇到困難、開始求助,各地社工會開始忙亂、而紓困方案推測最快也要半個月才能出現。

在疫情困境下,能為弱勢者做些什麼?林立青直言,大家其實不是沒有物資也不是沒有錢、只是不知該捐到哪去,因此這時刻必須珍惜「還能夠找方法的人」,如果老人據點無法繼續供餐,就需要有人可以送物資送餐、盤點最弱勢的單位與需求,而以下都是可以幫助到弱勢者的方法──
1. 捐款: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
由服務獨居老人超過20年的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經營,設有物資供應站、中央廚房,一方面收蔬果生鮮做便當送餐給獨居老人、一方面也募集「物資包」送至每個需要的家庭。
林立青提醒,若買了很多物資、大量泡麵罐頭,其中難免有不太愛吃的類型,這時也可以做成「食物包」捐贈給服務貧困家庭、街友、獨居長者的社福單位;據安德烈食物銀行與方荷生過去提出的「食物包」配比,以下是多年來最有用的比例──
「泡麵3袋共15包(或麵條15把、或蘋果麵包5包);魚或肉罐頭3罐;即開即時的八寶粥6罐;沖泡的飲料或燕麥2袋;土豆麵筋3罐;肉鬆或魚鬆1罐;小包裝保久乳1組6罐;蘇打餅乾或無調味餅乾3罐;食物調理包3包」。
林立青提醒,這「食物包」的比例也可用在一般人因應被隔離的存糧準備,但切記「不要亂買,超過的數量也可以捐出」。
(提醒:捐贈食糧物資前,請務必先確認各社福單位需求)
3. 捐贈酒精消毒噴霧:萬華社福中心
酒精消毒噴霧是居家照服員、送餐志工、照顧及輔導的第一線社工最需要的物資,目前「萬華社福中心」正大量的收集發送給各組織,有多的也可以捐出。
4. 便利商店100元「商品卡」:重修舊好
林立青表示,便利商店「商品卡」、多以小面額一張100元為主,這物資形同另類現金、受贈的經濟弱勢者也較不會抗拒,社工發送同時也可以發口罩進行防疫衛教,「與其說是發商品卡,不如說這是建立聯繫的管道,用商品卡建立與弱勢者之間的連結,並且同時給予幫助。」目前服務街友的團體「重修舊好」正在想辦法募集,等著連同口罩和噴霧一起送出。 (相關報導: 台灣模範!謹記17年前SARS橫掃社區教訓,「台北最窮」資深里長自掏腰包打造最強防疫戰線 | 更多文章 )
最後,林立青提醒:「疫情讓人忙亂,我的作法是冷靜下來,只看記者會,少看即時新聞,少看政治評論,把時間用在聯繫和幫忙上,這是我能選擇,也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