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拜登新政府 文章列表
#
拜登新政府
約 36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專欄
閻紀宇專欄:拜登與民主黨「期中考」成績慘澹,2022國會之戰大勢不妙
2009年11月美國維吉尼亞州進行州長、副州長、州檢察長與州眾議員選舉,結果民主黨四仗全輸,州長更是大輸。一年後的期中選舉,民主黨在聯邦眾議院重挫63席,多數黨地位拱手讓給共和黨;參議院損失6席,勉強保住多數黨;37州的州長選舉只拿到13州(淨失6州)。對此,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Obama)坦承,這是一場「慘敗」(shellacking)。
閻紀宇
2021-11-09 06:10
VIP
評論
國際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呂紹煒專欄:拜登宣布─安息吧,華盛頓共識!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宣告:安息吧,華盛頓共識!這個曾是美國在全球主推的經濟政策與意識型態,隨著拜登上台後的政策與作為,與雷根主義一樣,已形同被宣告死亡了,而且,這次應該是「死透」了。
呂紹煒
2021-08-04 14:2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今日北京如何看待華府、盱衡世局?國際關係權威學者閻學通解析「後疫情時代」中國外交政策
全球近年經歷川普人主華府力推「美國優先」、新冠肺炎從中國蔓延全球的劇烈振盪,進入一段漫長的調整期,其中最關鍵的變數則是美中雙邊關係的發展。從華府看北京,無論鷹派鴿派,精闢獨到的分析比比皆是;但吾人也非常需要「從北京看華府」的視角,理解習近平決策圈是如何看待美國、中美關係、中國在今日世局的位置、中國國家發展的真正目標。
閻紀宇
2021-07-19 18:00
新聞
國際
美國疫情復燃》假訊息泛濫,拜登痛批「社群媒體殺人」!臉書高姿態反嗆:這是不實指控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力推新冠疫苗接種,迄今已有55.8%民眾接種至少1劑,48.4%已完全接種,然而這樣的成績距離「群體免疫」仍有一段距離。近來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拜登16日批評臉書、推特等社群媒體縱容有心人士散播關於疫苗、病毒的錯假訊息,導致許多民眾不去接種,拜登痛斥:「這些公司正在殺人!」
閻紀宇
2021-07-17 14:4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學人》點評拜登中國政策:50年來美國外交政策最劇烈的轉變,盟邦恐怕難以接受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Nixon)訪問北京,為抗衡蘇聯而敲開中國大門,明年正逢此一歷史事件50周年,然而無論是北京抑或華府,「檢討」恐怕更多於「慶祝」。半世紀來位居主流的美中「接觸」(engagement,交往)政策──接納中國進入全球經濟體系,會讓北京當局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responsiblestakeholder),進而促成政治改革──如今已淪為一廂情願、已經破滅的幻想。
閻紀宇
2021-07-17 09:15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中高層對話有望恢復,華府中國政策共識日漸明朗,尋求競爭、合作與對抗的平衡點
在拜登總統完成了上任以來一系列與美國印太和歐洲盟友的會晤後,華盛頓現在似乎有意推動美中之間的高層對話。
美國之音
2021-06-28 18:00
新聞
國際
一場沒有贏家、全民皆輸的大選 伊朗總統選舉今天登場
中東大國伊朗18日將舉行4年一度的總統大選投票,堪稱今年中東最重要的一場選舉。儘管有5名候選人「競爭」,但在伊朗伊斯蘭教什葉派教士費心安排之下,誰勝誰負早已決定:強硬保守派司法總監萊希將擊敗前中央銀行總裁赫馬蒂,當選伊朗第8位總統。但萊希雖然擁有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的全力支持,上任後恐怕無力帶領伊朗脫離通膨失控、匯率崩盤、失業率高漲的絕境。
閻紀宇
2021-06-17 18:00
新聞
國際
歷史
2021美俄峰會》拜登與普京王見王:氣氛據稱良好,分歧仍然巨大
美國總統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在瑞士日內瓦會面,舉世矚目。在會後記者會上,拜登表示這場峰會「氣氛良好、正面」,普京更聲稱「有成果、有建設性」。不過美俄雙方在駭客攻擊、侵害人權、干預選舉、烏克蘭安全等重大議題上,顯然仍有巨大分歧。
閻紀宇
2021-06-17 09:59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觀點
閻紀宇專欄:綿綿無絕期,巴勒斯坦人的抗爭與悲情
「締約國選擇的未來,能夠讓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穆斯林、猶太人與基督徒共同生活、共同祈禱、共同逐夢,共享和諧、社群與和平。」
閻紀宇
2021-05-18 14:10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北京到底會不會打台灣?《經濟學人》從兩次美軍馳援台海談起:中國的軍事自信讓台灣身處險境
美軍第七艦隊曾在1950與1995年兩度派出航空母艦巡弋台海,以強大實力將海峽對岸的解放軍攻勢化解於無形。除了保住台灣,《經濟學人》更形容「一個由美國所主導的亞洲安全局勢,在航母身後迎浪展開」。隨著兩岸局勢與中美對立再次升高,台灣海峽近來又成為全球關注的衝突熱點:但解放軍這回還會動武嗎?美軍還會全力馳援嗎?台灣人會抵抗到底嗎?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嘗試回答了這些敏感的問題。
李忠謙
2021-05-10 18:39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觀點
下班經濟學
閻紀宇專欄:拜登百日維新,傳承羅斯福「大政府」、詹森「大社會」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就任美國第32位總統,面對史無前例的經濟大蕭條危機,他矢言要以史無前例的速度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短短100天之內(3月4日─6月11日),羅斯福政府讓國會通過了76項法案,其中15項攸關重大國政,包括整頓銀行體系、建立存款保險、廢除金本位制度、推出大規模就業方案、推動電力基礎建設等等。
閻紀宇
2021-05-04 14: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拜登上任百日》內政表現獲高分,中國政策面臨考驗
4月29日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100天的日子。三項美國民意調查近日顯示,大部分民眾對拜登在這一時期的施政表示滿意。拜登在民調上的表現遠高於上一任總統川普整個任期,但低於前總統歐巴馬(BarackObama)和小布希(GeorgeW.Bush)同期表現。
BBC News 中文
2021-04-30 11:00
新聞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台灣與烏克蘭問題同時湧上並非巧合:拜登上任第二個百日面臨的考驗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上任百日的主要作為是抗擊新冠疫情和刺激國內經濟。
Gerald F. Seib
2021-04-29 09:54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科技
五角大廈職位最高的台裔官員是她!拜登提名美國國防部次長:中華民國空軍副總司令孫女、雷神「F-35研發總監」徐若冰
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即將屆滿一百天的前夕,宣佈追加提名11位國安官員。其中最受矚目者,首推台北出生、祖父官拜中華民國空軍副總司令、並且曾在雷神公司主持F-35研發工作的徐若冰(HeidiShyu)。如果國會通過徐若冰擔任國防部次長,她將是在美國國安體系官階最高的亞裔美國人,也是傅洛諾伊(MichèleFlournoy)之後第二位出任國防部次長的女性。
李忠謙
2021-04-28 14:0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新新聞
專欄
觀點
閻紀宇專欄:烏克蘭vs.俄羅斯,台灣vs.中國,21世紀的「東邪西毒」
「西方會如何對付俄羅斯,將樹立重要先例。中國的領導階層一定緊盯著,如果拜登總統任由俄羅斯欺凌烏克蘭,他們可能因此認定可以對台灣動手。」
閻紀宇
2021-04-27 14:10
新聞
國際
百日維新》拜登執政第一份「里程碑」民調成績單出爐!亮點與痛點一覽無遺
美國現任總統1月20日上任,4月29日執政將滿百日。《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25日公布的民調顯示,過半數美國民眾對他的執政表現、重大政策感到滿意。不過,拜登的「蜜月期」滿意度雖然大贏前任川普,但仍低於近代大部分的總統。
閻紀宇
2021-04-26 11:00
VIP
國際
歷史
新新聞
華府最有權勢的「Joe」除了Joe Biden,更不能忽略這位Joe Manchin
「Joe」(喬)作為「Joseph」(約瑟夫)暱稱,是美國男性的「菜市仔名」之一,甚至成為日常慣用語:「AverageJoe」、「OrdinaryJoe」、「JoeSix-Pack」、「JoeLunchbucket」指的都是凡夫俗子、張三李四,「G.I.Joe」則代表美國大兵。不過,今日華府卻有兩位一點也不平凡的「Joe」,他們動見觀瞻,舉足輕重,深刻影響全球超級強權的走向。
閻紀宇
2021-04-23 16:10
華府最有權勢的「Joe」除了Joe Biden,還有這位Joe Manchin
早安!今天《世界走走》帶各位來到華府,一探美國政壇最高層的特殊生態。
閻紀宇
2021-04-21 10:0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觀點
閻紀宇專欄:離開「帝國的墳場」阿富汗,拜登帶領美國告別「無止境的戰爭」
「我們在越南學到非常重要的教訓,如今這是一場不同類型的戰爭,需要不同類型的作法、不同類型的心態。」
閻紀宇
2021-04-20 14: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美日峰會最敏感議題是台海安全!日本夾縫中處境微妙:既要配合美國,不想觸怒中國
美日峰會4月16日於美國白宮登場。日本首相菅義偉成為拜登任內第一位受邀訪問華府的外國領袖。分析人士指出,從3月份美國國安高層的亞洲之行,到眾所矚目的美日2+2會談,一連串的鋪墊顯示出,亞洲已經成為拜登外交政策的重點,而日本是美國的關鍵盟友,美日同盟自然成為印太安全最重要的基石。對於日本,美國自然有許多期待,其中又以台海議題最引人注目。
美國之音
2021-04-16 21: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