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美國維吉尼亞州進行州長、副州長、州檢察長與州眾議員選舉,結果民主黨四仗全輸,州長更是大輸。一年後的期中選舉,民主黨在聯邦眾議院重挫63席,多數黨地位拱手讓給共和黨;參議院損失6席,勉強保住多數黨;37州的州長選舉只拿到13州(淨失6州)。對此,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坦承,這是一場「慘敗」(shellacking)。
將時鐘快轉12年,在中央完全執政的民主黨又在維吉尼亞州大翻船,州長、副州長與州檢察長三仗全輸,州眾議院的多數黨地位也岌岌可危。在鄰近的新澤西州,原本看似穩當的民主黨籍現任州長差一點馬失前提,民主黨籍州參議院議長輸給1名共和黨籍的卡車司機。一葉知秋,1年之後,又是決定國會掌控權的期中選舉。
維吉尼亞州有「懲罰現任總統所屬政黨」的傳統
19世紀中葉迄今,維吉尼亞州選舉都是在總統大選的隔年舉行,也往往被視為選民對現任總統與執政黨的「期中考」、隔年期中選舉的風向球與前哨戰,今年尤其如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拜登(Joe Biden)總統與民主黨被選民「死當」,雖然明年還有「補考」機會,但前景並不樂觀。
儘管維州州長選舉有「懲罰現任總統所屬政黨」的傳統,但民主黨今年推出64歲老將麥考里夫(Terry McAuliffe),他在政壇打滾多年,是民主黨內重量級人物,2014至2018年間就曾擔任州長,還曾出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主席、全國州長協會(NGA)主席。共和黨候選人楊格倫(Glenn Youngkin)則出身金融界,今年第一次投入公職選舉,參選之初沒有多少人看好。
結果,廣被看好的老將敗給初試啼聲的新秀,維州選出12年來第一位共和黨州長,而且拜登2020年在維州與新澤西州都以兩位數差距擊敗川普(Donald Trump)。民主黨真的問題大了。
拜登聲望開高走低,民主黨內鬥不休
拜登1月20日上任之初,美國百廢待興,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經濟情勢低迷渾沌,川普帶頭搧動暴亂破壞憲政,美國的國際地位淪入谷底,拜登及其團隊努力讓美國在內政與外交上「恢復正常」,推動全民接種疫苗以壓制疫情,實施大規模經濟紓困計畫,重建盟邦對美國的信心,政績頗獲民意肯定。
拜登進而展開雄心勃勃的立法工程,要全面擴大社會安全體系、正面迎戰氣候危機、推動大規模基礎建設、對金字塔頂端富人與大企業加稅。有分析家形容,年近八旬的拜登老驥伏櫪,儼然以21世紀的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自居,讓許多原本視他為「過渡總統」的人士跌破眼鏡。
然而入夏之後,拜登新政府的「蜜月期」戛然而止,變種病毒與保守派反疫苗勢力導致新冠疫情復熾,通貨膨脹與供應鏈失調衝擊人民生計,經濟與就業復甦趨緩,阿富汗撤軍之亂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大打折扣,共和黨積極以「文化戰爭」(種族、性別、教育、宗教、墮胎……)動員支持者。 (相關報導: 美國政局變天前兆?!維吉尼亞州長選戰落幕,拜登與民主黨遭遇重挫 | 更多文章 )
拜登擁有36年的聯邦參議員資歷,長於跨黨派溝通,然而民主黨在參眾兩院的多數優勢如履薄永(參院1席、眾院3席),共和黨重施歐巴馬時代的故技,將「反對黨」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拜登的立法雄心築起銅牆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