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任百日》內政表現獲高分,中國政策面臨考驗

美國總統拜登28日晚間發表國會聯席演說,他身後的是參眾兩院議長賀錦麗與裴洛西。(美聯社)

4月29日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100天的日子。三項美國民意調查近日顯示,大部分民眾對拜登在這一時期的施政表示滿意。拜登在民調上的表現遠高於上一任總統川普整個任期,但低於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和小布希(George W. Bush)同期表現。

與美國國內事務相比,拜登的對外政策並不是其上任100天的優先考慮。不過,國際局勢帶來的挑戰日益迫近,尤其是與中國的關係趨緊,這是其政府下面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對總統執政100天評價這一傳統是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首次引入。他在1933年總統任期中開了一個好頭,自那以後,這一傳統保留至今。

羅斯福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當選,他在1932年選舉日到次年3月4日就職典禮這段過渡時期中,實施了一系列大膽的立法和監管措施,為美國走出經濟蕭條打下堅實基礎。包括通過了緊急銀行法案,建立起由財政部監管銀行的健全系統;推動貨幣改革,禁止黃金出口;推出農民保障法案,通過減少農業總產出而抬高農業收入等。

在歐巴馬總統上任的100天中,公眾對其處理外交政策和經濟方面的支持率較高。在外交政策上,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歐巴馬在考慮美國利益和其盟友利益方面取得了平衡。經濟上,公眾贊同他對醫療保健、稅收政策和預算赤字的處理。

拜登
Getty Images
拜登

而對於上任總統川普,民調顯示,他上任100天後的公眾滿意程度是美國現代歷史上最低的。他上任後風波不斷,包括其國家安全顧問就職幾周後下台等,並且他也沒有取得重大的立法成就。

雖然有批評者認為, 用100天來評判一個總統是武斷的,但與羅斯福一樣,拜登在這100天內顯露出他獨有的執政風格,為未來四年定下基調。

前100天的施政成果並不一定決定總統四年任期的進程。比如卡特總統在上任100天內非常成功,但後來卻面臨政治垮台。而肯尼迪總統雖然起步緩慢,但最終表現強勁。

不管未來如何,到目前為止,拜登的總統任期給民主黨人帶來了活力,許多民主黨人對他推進重大承諾的意願感到驚喜。CNN的分析指出,拜登的持續聲望將加強他在黨內的地位。與此同時,拜登的成功可能會增強民主黨人進入2022年中期選舉的前景,並鞏固一個可能開啟美國自由主義新時代的政治聯盟。

在民意方面,蒙莫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總體而言,46%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一比例是十多年來最高的,為拜登政府的未來施政打下民意基礎。

4月29日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100天的日子。
Getty Images 4月29日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100天的日子。

新冠疫情和經濟紓困政策獲肯定

在這100天中,拜登將執政重心放在處理美國國內的新冠疫情上。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工作:疫苗推廣和經濟紓困。

科學家們在拜登上任之前就研製出了高效疫苗。上屆政府計劃採取不干涉的方式,將疫苗分配給各州處理。但拜登上台時說,他的目標是在100天內接種一億支疫苗。

4月21日,拜登宣佈已經接種了2億劑疫苗,這遠超他上台時定下的目標。 (相關報導: 「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台灣!避免兩岸開戰,《經濟學人》建議向鄧小平取經 更多文章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72%的美國人對拜登有關疫苗的處理給予了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