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戒嚴時代 文章列表
#
戒嚴時代
約 76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專欄
鄭兆希觀點:雙標民眾與錯誤的政治制度是兩黨惡鬥的溫床
韓國民主政治早已進入超越全球兩黨惡鬥的激烈大亂鬥泥淖,造成許多總統下台後就入獄或自殺,但是卻又如飛蛾撲火般吸引許多人競相進入這個擂台,一旦進入後才發現這個擂台的殘忍,猶如古代進入後宮的嬪妃,選民就是那個皇上,後宮就是一個人性本惡的鬥爭舞台,殘忍的零和遊戲,讓所有女人進入後都變成異常殘忍,為了生存使盡各種手段,例如:
鄭兆希
2025-05-14 06:30
評論
政治
財經
專欄
國際
許詠翔觀點:以為人人都可以是李珠珢,讓台灣搞不出蘋果、三星
今年台灣職棒開打一個多月,沒打幾場「邦邦」富邦悍將就「又」回到墊底的位置,位居職棒二年級生「啾啾」台鋼雄鷹之後──事實上去年下半球季,邦邦就已經被當時還是初入職棒的菜兵啾啾超過去、站上墊底之位了。
許詠翔
2025-05-11 06:20
新聞
政治
納粹歷史有必要成禁忌?朱立倫「希特勒說」挨批 醫:綠營就只是政治操作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將總統賴清德比喻為納粹領袖希特勒,遭德國在台協會點名譴責,然而,朱立倫痛批,各國不該成為迫害民主的幫凶,更不應該干預內政。時常批判時事的醫師沈政男表示,此事的本質是,台灣人普遍認知的希特勒與納粹,跟德國人不一樣,台灣社會就只是把他們當成獨裁者與屠殺的一個代名詞,而不是德國人心中大寫字眼的納粹大屠殺,與那段沉痛的歷史教訓。
李孟恩
2025-05-09 15:51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帝國邊陲的無奈:「敵人」還是「同胞」?台籍日本兵的身份認同悲歌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之際,當時仍在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日媒投書,公開了自己二戰期間作為台籍日本兵被派往日本作戰的經歷。他提到:「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是以『日本人』的身份,為了祖國而戰。」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台灣註定不會有另一個連戰?
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於20年前的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這場「連胡會」,是國共兩黨領導人自1945年蔣毛重慶會談後,相隔60年的會晤,當時兩岸分隔業已56年。
主筆室
2025-05-02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看不見的獨裁,需要看得見的正義
426的凱道集結眾多許久未歸的藍營,還有眾多民眾黨支持者一同參與。相較於上周419反統戰大遊行,這場活動所創造的聲勢無疑是巨大的。作為沉默已久的藍營站出來,以及分裂的在野再次團結,這場罷免戰爭,不再只是綠營的主場。
潘科伸
2025-04-30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426反獨裁大遊行 壓過大濫權、大恐嚇
賴清德的意圖獨裁大濫權激出了426大遊行,對426前的密集大恐嚇,更激起了民眾的大參與。
吳統雄
2025-04-28 06:3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成束的雷射光在總統府投射一個大腳印 這場遊行改變了台灣的街頭示威
反制執政黨「大罷免」的反制罷免,在各地黨部引來檢調「辦案」,一項極少上街、甚至打從內心不喜歡街頭群眾運動的國民黨,總算認清自己已經在野的身分,在4月26日上街抗議民進黨政府的「司法追殺」。
陳建勳
2025-04-26 08:5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蔣介石的中華民國為美國奠定戰後亞太秩序
參觀完了位於德州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後,筆者再度驅車到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參觀另外一座規模更大,內容更為豐富,有美國國會支持並且由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經營的國家二戰博物館(NationalWorldWarIIMuseum)。該館成立的時候還只是國家D日博物館(NationalDDayMuseum),以紀念二戰歐洲戰場為主,專門與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打對台。
許劍虹
2025-04-06 07:2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大罷免找「蔣公」背書?台大教授:應該同時尊榮他的歷史地位
今年是蔣介石逝世50周年,總統賴清德在2月28日出席二二八事件78周年中樞紀念儀式,致詞時他以威權之於民主的基礎出發,抨擊「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下,為了確保來台灣統治,所以犯下滔天罪行。」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表示,如果國民黨與民進黨能誠懇面對蔣公帶給台灣的資產與教訓,也許就能打敗各種撕裂與仇恨,帶領台灣走向「夜盡天明」的時刻。
李孟恩
2025-04-04 17:28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趕出亞亞後民進黨立委憂心忡忡!言論自由之戰 中間選民動了
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在社群媒體上發表涉及「武統台灣」的言論,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其居留許可並要求離境,劉振亞認為移民署侵害其言論自由,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被駁回,於3月25日離台。總統賴清德表示,鼓吹戰爭仇恨、暴力罪行,傷害國家和國人,這些都不是言論自由,若有人做出傷害國家利益行為及言論,就不會被這土地上的國人接受。
賴慧津
2025-03-31 08: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風評:劉振亞、區桂芝、翁曉玲─走在民主的暴政邊緣
「驅逐一位陸配之後」,一鍋翻翻的沸水並未因此平息,相反的,台灣言論自由的邊界是否倒退到戒嚴時代?成為過去一週政、學界的「風暴」,這股籠罩在台灣言論空間的低氣壓,一路擴散,從陸配亞亞、北一女教師區桂芝、乃至立委翁曉玲,正反意見對立、炎上、加上朝野「大罷免」的政治動員,社會撕裂的程度,比想像更深也更痛。
主筆室
2025-03-31 07:20
新聞
政治
誰要辦區桂芝登央視批賴清德?沈政男曝「配合演出」的源頭不是北市府
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曾公開批評108課綱去中國化,認為大幅刪減文言文比例,會削弱學生國文能力和史觀,導致道德弱化,當時引發熱烈討論。日前她接受中國央視訪問,抨擊總統賴清德將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被民眾向教育部等單位檢舉,有人猜測是台北市政府約談區桂芝;對此,時常批判時事的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指出,源頭就是有人向民進黨的中央政府檢舉,然後交辦給台北市政府。
李孟恩
2025-03-28 19:37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風評:學者們的真心話,賴清德的大冒險
由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6人發起的《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在陸配亞亞(劉振亞)離境的翌(26)日對外發表。該聲明表達了對於「賴17條」的不滿和憂慮,認為台灣言論自由的空間正在快速遭到壓縮,直言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機制已經快速降臨台灣上空,嚴重破壞了「依法而治」的憲政體制,從而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主筆室
2025-03-28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國民黨兩公投與民進黨大罷免之對比
國民黨近日在立法院推動「反廢死」、「反戒嚴」兩大公投,獲民眾黨支持。此間適逢民進黨號召的「大罷免」,進行得如火如荼。公投與罷免,皆是直接民權之展現,象徵藍綠民意之直球對決。然而,兩者的目的與意義卻是截然不同。
陳翰勻
2025-03-28 05:30
新聞
政治
兩岸
網紅八炯堪比納粹「衝鋒隊」 黃德北:台灣集體沉默將走向極權獨裁深淵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26日提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聲明發起人、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接受《風傳媒》專訪時,他以德國經歷納粹政權為例子,指出集體沉默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深淵,而賴總統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大陸、戴紅帽子方式打壓不同意見,進一步激化台灣社會對立,以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他警告,台灣面臨「以戰謀獨」風險,執政者可能認為「久拖不利」,當下是個可能成功的時機點。
林庭瑤
2025-03-27 08:00
新聞
政治
陳培哲等75學者聲明遭刪改 許甫:「戒嚴」太刺耳成禁語?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26日連署提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指總統賴清德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中國、以戴紅帽子方式打壓不同意見,進一步激化台灣社會對立,呼籲民進黨政府不要為短期政黨利益,再做出危害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事。然而,《中央社》引述院士聲明時,將「戒嚴」2字刪去,對此,民眾黨副祕書長許甫質疑,難道戒嚴已成了「正在做不能說」的禁語?
李孟恩
2025-03-26 23:23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文化
獨家》質問賴清德「良心何在」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遭檢舉「2罪名」,被控「不適任老師」
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日前接受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先聲奪人》節目訪問,評論總統賴清德將對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一事,質疑此做法讓人如何面對大陸親人,痛批「良心何在」,「讓我們繼續做悲劇的主角嗎?」《風傳媒》獨家獲悉,有民眾寫信給校方,指區桂芝「不適任教師」;台北市教育局也接到檢舉,稱其「接受中國官媒採訪」,「在課堂上違反教育中立」,要求校方「瞭解上述情形」。
張鈞凱
2025-03-26 21:34
新聞
政治
兩岸
「台灣正在步烏克蘭的後塵!」盧倩儀:想製造台海事端的是「這個國家」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多位學者26日提出聲明指出,總統賴清德祭出「國安17條」,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快速遭到壓縮,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已降臨台灣上空。參與連署的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警告,「台灣正在步烏克蘭的後塵」,美國扶植台灣NGO、台灣民防組織,現在熱炒「中美必然一戰」,真想製造事端的是美國;不再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而是變成了「昨日烏克蘭,今日台灣」,台灣要有這個警覺,一定要「小心美國」。
林庭瑤
2025-03-26 18:25
新聞
政治
「政府應懸崖勒馬」 中研院士陳培哲等75學者發聲明:戒嚴思想審查已降臨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多位學者今(26)日提出聲明,指總統賴清德就任後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快速遭到壓縮,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已降臨台灣上空,並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中央社
2025-03-26 13: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