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富士康 文章列表
#
富士康
約 7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商業
汽車
三菱和鴻華先進簽署MOU合作備忘錄,很可能由裕隆生產Model B,將於2026下半年在紐澳大洋洲區推出!
先前富士康就有透露將會有新的合作夥伴,外界就在猜測應該就是Nissan和Mitsubishi,而近日Mitsubishi就公布已和富士康鴻華先進簽署MOU合作備忘錄,雖未說明但預計鴻華先進會提供的車型就是ModelB,而之後ModelB將會由裕隆負責生產,預計2026年下半年推出。
Carture車勢文化
2025-05-08 10:50
新聞
國際
國內
財經
科技
經濟
國際EV市場跨出重要一步!鴻海與三菱合作,將在台灣生產供應紐澳市場電動車
從iPhone代工跨足電動車(EV)市場的鴻海,除了想自主研發相關設備與車輛,同時也透過和外國品牌合作結盟,擴大自身的技術能力與影響力。先前在日系車廠日產(Nissan),要進行合併前夕,就傳出鴻海有意入股該品牌的傳聞。只是沒想到,鴻海第一個正式合作的日系車廠並不是日產,而是三菱(MitsubishiMotors)。
李靖棠
2025-05-07 16:47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鄧哲偉觀點:台積電,能否成為台灣品牌的最高象徵?
最近在抖音上刷到一支影片,一位年輕女生說她每天在工廠替名牌包代工。包包一個賣好幾萬,她拿到的工資卻只有幾百塊人民幣。這不是我們整個產業的縮影嗎?
鄧哲偉
2025-05-01 06:40
風生活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熱議華爾街
商業熱議》輝達答應川普的5千億投資到底為何?最可能建「超級電腦」的地方,為何不在矽谷?
川普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興奮地表示,輝達(Nvidia)將在美國建造「AI超級電腦」。輝達表示,該公司已找到超過100萬平方英尺的空間,在亞利桑那州製造和測試其Blackwell晶片,但會在德州製造AI電腦,富士康(Foxconn)將在休斯頓建廠,緯創資通(Wistron)則在達拉斯建廠。
金牛幫幫忙
2025-04-25 11:30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川普關稅陰影籠罩 宋濤:製造兩岸對立終將玩火自焚
2025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四川交流會4月21日至27日在四川成都舉行。在賴清德就職周年前夕、中美關稅戰和陸配風波的影響下,本屆交流會聚焦兩岸經濟如何更高品質發展的問題。中共台辦主任宋濤、前行政院院長,兩岸企業家峰會台方理事長劉兆玄和前北京市市長兩岸企業家峰會陸方理事長郭金龍出席並講話。
田暢
2025-04-23 15:05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科技
AI
台灣痛失半導體王牌!科技立委:台美關稅談判有「3大弱點」,還有「2張牌」可打
總統賴清德22日表示將提高對美天然氣、石油採購,令人關注美台後續關稅談判。被封為「寶博士」的科技立委葛如鈞表示,台灣在談判過程中,除了擴大採購美國商品外,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更在意美債問題能否得到紓解,所有項目都會包在一起談。但如今美國本土已可生產最新的晶片,不見得要向台灣採購,台灣談判王牌消失了。
楊騰凱
2025-04-23 14:2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美國設計、中國製造的iPhone,如何成為美中科技大戰的祭品
每部iPhone上都有一個標籤,寫著「加州設計」。
BBC News 中文
2025-04-21 09: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災難或機遇?川普關稅大棒一揮,重擊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連結
當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在他的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實施關稅時,越南企業家黎浩(HaoLe,音譯)看到了商機。
BBC News 中文
2025-04-19 10:40
財經
贏得川普青睞!輝達躲掉關稅、不禁H20晶片輸中 學者稱讚:黃仁勳是策略高手
晶片巨頭輝達(NVIDIA)昨(14)日宣布將首度在美國本土全面生產AI超級電腦,並攜手台積電、富士康、緯創等來自台灣的頂尖合作夥伴,在亞利桑那州與德州建立完整的晶片與超級電腦製造生態系統,美國總統川普當然樂此不疲,且不忘邀功說企業此舉正是因為他的勝選和關稅政策。旅美學者翁履中指出,跟美國人打交道,還是要有國際戰場歷練的人才懂門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作為華裔美籍企業家,對美中台3邊的產業與政治氛圍可說拿捏得當。
李孟恩
2025-04-16 08:1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關稅戰─從iPhone談起
談川普的關稅戰、中美螺旋式升溫的貿易熱戰,從iPhone談起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參考點。
呂紹煒
2025-04-16 06:20
風生活
理財
商業
世界
知名科技業龍頭爆欠薪裁員!「燒光240億融資」發不出薪水,富士康軟銀都曾投資
當紅一時的中國獨角獸企業「達闥機器人」,如今陷入資金鏈斷裂、員工欠薪風暴的危機,引發外界對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是否泡沫化的質疑。這家曾獲軟銀與富士康聯手注資、估值一度高達223億元人民幣的科技公司,從2024年初開始出現財務異常,如今總部僅剩一人留守,辦公場域冷清破敗,象徵這場資本狂熱的急凍。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5 15:5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中美關稅戰》蘋果手機供應鏈加速從中國轉移,在印度產量增近6成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累計關稅高達145%,儘管暫時豁免包括手機和電腦在內的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但仍可能迫使蘋果等公司加強供應鏈的轉移。美國蘋果手機的供應鏈加速從中國轉移,截至今(2025)年3月在印度組裝總計220億美元(289億新元)的iPhone手機,產量同比增加近六成。
兩岸中心
2025-04-14 11:53
風生活
即時
週一是台股上車時機?她看好「3大科技股」有望漲停…對等關稅大轉彎「不是川普退讓」揭內情
美國總統川普上演「川劇」變臉秀,關稅政策急轉彎,宣布實施為期90天的暫緩令,但仍將對中國課徵145%高關稅,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ustomsandBorderProtection,CBP)昨(12)日也發布最新指引,其中20項條目產品在報關時免適用於對等關稅,包括電腦及其周邊配件,二極體、電晶體等半導體元件,半導體製造相關設備、智慧型手機等。對此,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更認為,週一台股應會迎來一波漲停潮。
古靜兒
2025-04-13 14:47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川普喊話讓iPhone回家造!專家搖頭:比教一隻鳥用螺絲起子還難
時間來到2030年。蘋果公司(Apple)執行長蒂姆・庫克(TimCook)登上舞臺,揮舞著新款蘋果魔杖——AppleMagicWand,大喊一聲「Apple-cadabra!」,隨即猛地掀開一塊黑布。
Joanna Stern
2025-04-11 10:39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身為美國總統,川普想「讓美國再度偉大」,他錯了嗎?
早在2004年台灣中央銀行的「美國經常帳逆差問題之研析」報告,就已經指出美國經常帳逆差(國內儲蓄-投資)持續增加,使得美國外債高達GDP的26%。造成經常帳逆差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貿易入超所致,也就是進口大於出口。
法蘭克
2025-04-09 05: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對等關稅後側翼忙洗地「晶片沒事」?郭正亮揭出口美國占比:台灣這次可能特別慘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對等關稅措施3日出爐,他在「解放日」當天,宣布台灣將被課徵32%重稅,這也讓前一晚要國人安心睡覺的行政院長卓榮泰臉書被灌爆。前立委郭正亮除大酸「有政府,會睡覺」外,也提到部分側翼在洗「沒課晶片稅」,但事實上,台灣最大的晶片出口國根本不是美國。
李瑋萱
2025-04-04 13:14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越南好慘!遭課46%對等關稅,專家建議解套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越南實施46%對等關稅。專家表示,木材、紡織製鞋及電子產品被鎖定,將對越南帶來影響。越方透過承諾擴大購買美國產品、向川普及其重要幕僚輸送利益與多元化出口市場,盼抵銷關稅衝擊。
中央社
2025-04-03 10:30
新聞
政治
75學者聲援亞亞挨批親共 發起人提2事反擊:我曾怒槓中國當局、砲轟郭台銘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名學者26日發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提及總統賴清德就任後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使台灣言論自由遭到壓縮,而此聲明也引來綠營人士砲轟親共,為何富察、李明哲案時不出面聲援?對此,聲明發起人、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提到過往曾聲援過2事,若用這樣的理由來批判他人,不是怪就是壞。
張庭維
2025-03-27 19:4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商業
汽車
德國 ZF Group 公布 2024 年銷售額達 414 億歐元
全球知名汽車研發製造商ZFGroup近日公佈2024年財報。官方表示2024年銷售額達414億歐元,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為15億歐元,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率3.6%。這些數據符合公司2024年9月發布的預測水準。ZFGroup在2023年開始實施績效計畫和策略調整,透過在相關業務領域開放合作夥伴關係,獲得了更多發展機會。
小七車觀點
2025-03-24 11:05
風生活
職場
商業
世界
又有3產業不敵中國夾殺!轉型慘失敗「230億補貼計畫夭折」,經濟占比反下滑
根據路透社報導,印度總理莫迪已經決定放棄推行230億美元(約台幣7500億元)的「國內製造業生產獎勵計畫」,因為在鋼鐵、紡織和太陽能板製造等領域,印度業者仍難以與中國進行價格競爭。在美中貿易戰與中國的價格競爭夾殺下,印度可能錯失發展製造業的關鍵時機面臨挑戰。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3 16: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