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科技業龍頭爆欠薪裁員!「燒光240億融資」發不出薪水,富士康軟銀都曾投資

中國機器人獨角獸達闥科技,如今陷入資金鏈斷裂、員工欠薪風暴的危機。(示意圖/取自unsplash)

當紅一時的中國獨角獸企業「達闥機器人」,如今陷入資金鏈斷裂、員工欠薪風暴的危機,引發外界對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是否泡沫化的質疑。這家曾獲軟銀與富士康聯手注資、估值一度高達223億元人民幣的科技公司,從2024年初開始出現財務異常,如今總部僅剩一人留守,辦公場域冷清破敗,象徵這場資本狂熱的急凍。

達闥機器人爆欠薪裁員!「燒光240億融資」發不出薪水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達闥成立於2015年,由通信領域出身的黃曉慶創辦,聚焦於人形機器人與雲端智慧技術。公司一度備受市場追捧,連續獲得軟銀、富士康及中國多個國資基金注資,並於2023年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推出人形機器人「小紫」,首批預售百台,掀起搶購熱潮。然而好景不常,C輪融資完成後僅半年,公司即傳出延遲發薪、裁員與資金周轉困難。

報導指出,達闥多地辦公室斷水斷電、關門停擺,北京與深圳等地員工更在社群平台控訴長達逾400天的薪資拖欠。部分員工透過勞動仲裁與法院強制執行討薪,最終因帳戶無款而終止執行程序,象徵公司資金已見底。儘管黃曉慶對外表示仍在尋求新一輪融資、推動戰略重組與新合作,但多方跡象顯示,公司已步入危機深淵。

回顧達闥的發展歷程,2016年起軟銀與富士康接連注資,最高峰時軟銀持股超過創辦人黃曉慶。2019年,達闥試圖赴美上市遭美國政府封殺,2023年轉戰港交所亦因商業化進度不明而擱置。多年來共完成6輪融資、募得逾54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40億),但技術商品化進展有限,核心零組件如智慧柔性關節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穩定營收模式,終致資金耗盡。

針對經營困境,黃曉慶坦言,公司目前正面臨嚴峻挑戰,已進行裁員並調整發展策略,將重心放在人形機器人與雲端大腦領域。他表示,團隊正積極尋求融資,拓展市場,並努力解決員工欠薪問題,這是一場與時間競賽的硬仗,但他對產業未來仍充滿信心。黃曉慶認為,達闥只是中國眾多科技創新民營企業的縮影,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探索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他強調,只要堅持不懈就有機會走出低谷,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給予更多關注與支持。

整體而言,達闥的困境並非個案。2025年首季,中國人形機器人公司獲得約60億元融資,逼近2023全年總額,然而產業是否真有實質需求,已受到投資圈質疑。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直言,目前人形機器人成本過高、應用場景模糊,主要買家僅為科研機構與國企,商業模式尚未成熟,投資風險極高。高盛也預測,人形機器人距離真正取代人類工作還有至少5至10年。 (相關報導: 又1間知名銀行宣告關閉!虧損273億、60間分行熄燈,撐不住掀大規模裁員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