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印度政治 文章列表
#
印度政治
約 35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南亞宿敵的精神勝利法:印巴停火後各自宣稱「我們打贏了」,克什米爾民眾盼長遠解決方案
印度與巴基斯坦上週宣布停火,雖然雙方在克什米爾控制線附近仍傳出零星交火,但兩國並未宣布停火協議破裂、而是各自「宣稱勝利」、甚至在國內舉行慶祝活動。英國《衛報》指出,克什米爾當地居民呼籲,盼望能有更長遠的解決方案,終結長期以來的領土爭議。
國際中心
2025-05-12 09:49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白忙一場!?貼文邀功印巴談成「全面停火」—然後雙方又打起來了
美國總統川普10日貼文表示,經過美國居中調解的一整夜會談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巴基斯坦外交部也宣稱兩國同意「立即」停火,當地時間下午5點開始,雙方將停止陸、空、海上一切戰鬥和軍事行動。這代表印巴兩國在為期4天的交火之後願意放下武器,巴斯斯坦也重新開放領空。不過《華盛頓郵報》指出,印度很快就指責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雙方再次於克什米爾控制線一帶發生交火。
國際中心
2025-05-11 07:23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大國博弈
印巴空戰羅生門,中國軍武產業竟成最大贏家?克什米爾再成大國角力新戰場
2019年,印度對巴基斯坦西北方城市巴拉克特(Balakot)發動空襲,並宣稱擊落一架美製F-16戰機,但遭美軍否認;6年後,同樣的情節又再度上演。印度7日凌晨對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Kashmir)發動報復性空襲後,巴方聲稱使用中國製殲-10C戰機擊落5架印度軍機。儘管印度新聞局(PIB)不斷駁斥此為不實訊息,但中國官媒與軍事部落客仍紛紛在網路上高調祝賀。
李岱青
2025-05-09 16: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陳秉逵觀點:印巴新一輪軍事衝突以及第三方的角色
三周前激進武裝份子在印控查謨喀什米爾的旅遊景點Pahalgam發動攻擊,造成26名遊客死亡及多人受傷。這是繼2019年Pulwama事件後該地區最嚴重的一次恐怖攻擊,該事件後續引發印巴空戰,是近年來印巴最嚴重的軍事衝突。Pahalgam事件背景極為類似,宣稱負責的抵抗陣線(TheResistanceFront)是喀什米爾民兵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為了規避國際制裁而成立的分支,自2020年以來發動多次恐怖攻擊。印度向來指控巴基斯坦為這些民兵組織提供庇護與訓練,但巴基斯坦矢口否認。
陳秉逵
2025-05-09 07:1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南亞瀕臨核戰邊緣,全球剉咧等?!印度空襲巴國釀31死,巴基斯坦總理深夜怒吼「血債血償」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Sharif)7日深夜發表全國談話,誓言將為印軍空襲造成的31名死者「血債血償」。由於印巴兩個國家都擁有核子武器,國際社會擔心這個南亞火藥桶何時會引爆全面戰爭、甚至上演核戰爭。
國際中心
2025-05-08 13:48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印度、巴基斯坦又打起來了!「東方火藥庫」克什米爾,70年恩怨一次看懂
擁有核武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曾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兩場戰爭以及一場有限衝突。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5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核武陰影下走鋼索!克什米爾恐攻讓印巴關係冷凍,南亞火藥庫超緊繃
上週,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帕哈爾甘姆(Pahalgam)發生致命武裝襲擊,造成26名平民死亡,再次讓印度安全部隊和外交官一種似曾相識的不安感。
BBC News 中文
2025-05-05 15:48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王慶民觀點:沉寂熱點再度引爆─喀什米爾襲擊與印人黨民族政策連環反應
4月23日,印控喀什米爾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有武裝分子向遊客開火,已造成26人死亡,另有20多人受傷。喀什米爾地方民族主義組織「抵抗陣線」宣佈對此事負責。印度官方立即發表聲明譴責,並派遣軍警追捕槍手。印度官方還指責參與者包括巴基斯坦人,並誓言報復,南亞局勢驟然緊張。
王慶民
2025-05-03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巴基斯坦與印度對峙、阿富汗也參一腳 印度911血案引爆南亞緊張
南亞局勢急遽升溫。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哈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KhawajaMuhammadAsif)28日對外表示,印度有可能即將對巴基斯坦發動攻擊,並強調巴方已採取軍事強化措施,進入高度戒備。這番言論是在喀什米爾發生針對遊客的致命攻擊事件後提出,該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引發印度國內憤怒情緒,也再度點燃新德里對巴基斯坦的長期指控──支持喀什米爾地區的恐怖活動。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29 17:54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科技
笑蜀專文:馬斯克的戰爭─網路安⾝權,⼈類對抗矽基殖⺠的最後防線
當下美國正深陷一場前所未有的憲政危機。如果說美國憲法是自由革命的結晶,那麼當下的憲政危機,本質是一場緩慢而深遠的反革命復辟。它不以暴力現身,而是通過合法性話語的扭曲、制度設計的異化和社會文化的順從,悄然侵蝕民主根基。正如托克維爾警示:「民主不會死於暴君的一擊,而是毀於日常的腐蝕。」
笑蜀
2025-04-27 07:00
風生活
即時
「印度小瑞士」淪血谷!喀什米爾恐攻26人遭屠殺 槍手這句話洩出背後真兇
喀什米爾帕哈爾加姆(Pahalgam)的貝薩蘭山谷被封為「印度小瑞士」,然而22日卻發生大規模恐怖攻擊,一群正在觀光的遊客遭武裝份子開火,至少26人身亡、逾20人重傷,成為2019年以來最嚴重的平民襲擊。據當地目擊者描述,恐怖分子接近遊客後,要求他們報上姓名與宗教身分,隨即開槍射殺男性遊客,留下女性與兒童倖存,現場宛如人間煉獄,血泊與哀號聲交織,死者多為印度國內旅客,亦包含兩名外國遊客,包括來自尼泊爾與阿聯酋的個人。
周育信
2025-04-23 14:32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專欄
杜紫宸觀點:「脫中入北」不是萬靈丹,台灣需要的是戰略清醒
當「脫中入北」成為台灣政壇的熱門口號,當經濟政策不斷被包裝為價值選擇與意識形態表態,真正值得警惕的,恐怕不是台灣對中國的依賴未減,而是我們正在將國家未來的經濟布局,押注在一條政治掛帥、戰略單一的險路之上。
杜紫宸
2025-04-21 06:50
新聞
國際
歷史
真貪汙還是政治迫害?印度政府指控最大在野黨領袖甘地母子,涉嫌掏空當地媒體75億資產
印度最大反對勢力的國大黨(CongressParty)近日遭到搜查,因為該黨資深精神領袖桑妮雅・甘地(SoniaGandhi)與拉胡爾・甘地(RahulGandhi)母子,被該國金融犯罪調查機構指控涉嫌洗錢與掏空媒體公司資產,面對這一連串指控,國大黨高喊這是總理莫迪(NarendraModi)的「政治報復與威嚇行動」,他們將發起全國範圍的大型抗議。
李靖棠
2025-04-16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川普關稅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中國迅速反制,歐亞非各國回應態度分化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實施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其中包括對中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並擴大對歐盟、日本、印度、台灣等地出口產品的關稅措施,引發全球範圍的激烈反應。
德國之聲
2025-04-07 12:13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太天真!跟川普交好就能改變一切?「好朋友」印度照樣被美國課徵26%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大動作公告最新版本的各國關稅稅率,與先前各種臆測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想透過「與川普當好朋友」、換取稅率豁免和優惠的國家,在新稅率面前都被狠狠打臉。其中最尷尬的,莫過於被川普視為好友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因為兩人之間的良好關係,並沒能替印度帶來好運,新德里依然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必須面對最高關稅稅率的一位。
李靖棠
2025-04-03 11:21
新聞
國際
兩岸
莫迪對中國遞出橄欖枝!川普讓地緣政治陷入高度不確定,莫迪希望印中關係解凍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積極評價印度與其長期競爭對手中國的關係。他表示,中印爭議邊界已恢復正常,並呼籲加强兩國關係。
BBC News 中文
2025-03-24 20:10
VIP
國際
大國博弈
印度為何在「MAGA宇宙」混得如魚得水?《經濟學人》:懂得用「川普的語言」說話
當各國領袖都在摸索怎麼和川普2.0政府打交道時,印度早已在「MAGA」宇宙混得如魚得水。《經濟學人》13日指出,除了強調自己「不結盟」的外交立場與華府的新世界觀契合,印度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像川普一樣說話」;未來,美印關係可能會更加緊密。
李岱青
2025-03-18 20:00
評論
政治
吳典蓉專欄:當成為台灣的澤倫斯基不再是讚美
賴清德和蔡英文這兩位前後任總統行事作風迥異、更曾因英賴之爭導致兩人相敬如冰,然而,賴清德之前出席哈利法克斯台北論壇,面對川普2.0巨變所提出的因應對策,卻和蔡英文時代如出一轍,當「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已成國際媒體的焦點時,賴清德的發言著實令人有時空錯置之感。
吳典蓉
2025-02-27 06:20
評論
國際
專欄
陳偉華觀點:川普版門羅主義與印度避險戰略
2025年1月20日,川普總統第二屆任期正式拉開序幕,「新版門羅主義」(NewMonroeDoctrine)和「孤立主義」兩項政策原則預期將交織成為川普2.0的外交主旋律。過往,門羅主義的核心內涵強調拉丁美洲為美國勢力範圍,反對歐洲列強等外來勢力對美洲的干預,形塑美國外交傳統,而孤立主義代表著美國將減少對全球事務的直接干預,專注於拉丁美洲的內部整合。
陳偉華
2025-02-07 07: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陳秉逵觀點:印度太空計畫展現科技實力與商業潛力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SpaceResearchOrganisation,ISRO)於本月16日完成無人太空對接的任務,將兩個模組在太空中對接,並成功連結兩者的指揮系統。許多太空探索任務都需要此技術,比如登陸艇返程、太空站停泊、補充燃料以及檢測任務等。目前僅有美國、俄羅斯與中國曾完成太空對接。此次任務成功推動印度太空科技向前邁進一大步,是印度太空計畫的里程碑,與傳統太空大國並駕齊驅。
陳秉逵
2025-01-24 07: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