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陳秉逵觀點:印巴新一輪軍事衝突以及第三方的角色

2025年5月7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穆里德克鎮遭到印度飛彈襲擊後的廢墟。(美聯社)

三周前激進武裝份子在印控查謨喀什米爾的旅遊景點Pahalgam發動攻擊,造成26名遊客死亡及多人受傷。這是繼2019年Pulwama事件後該地區最嚴重的一次恐怖攻擊,該事件後續引發印巴空戰,是近年來印巴最嚴重的軍事衝突。Pahalgam事件背景極為類似,宣稱負責的抵抗陣線(The Resistance Front)是喀什米爾民兵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為了規避國際制裁而成立的分支,自2020年以來發動多次恐怖攻擊。印度向來指控巴基斯坦為這些民兵組織提供庇護與訓練,但巴基斯坦矢口否認。

恐攻事件後印巴關係急遽惡化,印度要求巴基斯坦負責,接連祭出數項報復措施,印度宣布暫停已實施65年的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s Treaty)、驅逐巴基斯坦駐印度的軍事顧問、縮減將近一半駐巴大使館人員、撤消簽證、封鎖領空、關閉邊界、中止貿易、試射導彈等等。巴基斯坦也不示弱,驅逐印度軍事人員與公民、禁運、中斷貿易,巴基斯坦外長警告攔截印度河水將被視為戰爭行為,並且會攻擊任何印度在河流上興建的建築。上週巴基斯坦宣布獲得可靠情資顯示印度即將發動軍事攻擊,為此巴軍開始演習、試射導彈。巴基斯坦並宣布中止所有與印度的雙邊協議,包括確立喀什米爾實控線的西姆拉協定。

印巴緊張受到各界關注,川普在事件發生後立即致電莫迪,譴責恐怖攻擊並表達對印度的支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致電雙方希望避免衝突,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致電印度外長以及巴基斯坦總理呼籲雙方克制。中國外長王毅在巴國請求下與其副總理以及外長通電,中方表示密切關注情勢、支持巴國主權與安全、並呼籲成立獨立調查團。然而軍事緊張沒有降溫跡象,雙方開始在喀什米爾實控線零星駁火。5月7日印度向巴控喀什米爾與巴基斯坦領土發動代號為Sindoor的空襲行動,轟炸九處恐怖分子據點。巴基斯坦宣稱擊落數架印度戰機,並矢言報復。此次交火無疑是近20年來最嚴重的軍事衝突,並仍有很大機會升級為戰爭。 (相關報導: 郭偉山觀點:中印關係逐漸破冰—以印度開放中國應用軟體做先期鋪墊說起 更多文章

2025年5月7日,穆斯林聯盟支持者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示威,焚燒印度國旗抗議印軍的飛彈襲擊。(美聯社)
2025年5月7日,穆斯林聯盟支持者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示威,焚燒印度國旗抗議印軍的飛彈襲擊。(美聯社)

印巴戰事再起,而最有能力克制雙方的無疑是美國,美國是巴基斯坦主要軍備來源國,並對巴國經濟有重要影響力。然而美國的影響力對巴基斯坦來說是一種風險,如果美國以斷絕軍事以及經濟援助要脅,巴國可能無法回應印度的攻擊,也無法為保衛自身主權出兵。這並非空穴來風,川普第一任時就以巴基斯坦未積極打擊恐怖主義為由擱置了三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第二任開始時又取消對巴的經濟援助,只留下維護F-16戰機的四億美元,美國對F-16設下只能用於反恐的限制,這可能會使巴基斯坦無法在對印戰事中使用F-16。加上美國在Pahalgam事件後支持印度的反恐立場,巴基斯坦同時遭受來自盟友與宿敵的壓力。這就是為什麼巴國尋求與中國談話,這可能是為了預防軍事與經濟支持在印巴開戰時中斷而使戰況不利於巴基斯坦。然而中國的立場並不明朗,北京從未承諾軍事援助,如彈藥以及後勤補給支援,雙方也沒有防禦義務。北京目前的立場看似是不願意捲入印巴衝突中,從而破壞剛恢復的中印關係,北京應該也擔心對巴國的公開承諾會使得巴國恣意升高衝突,從而損害中國在南亞的經濟利益,因此呼籲雙方要和平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