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陳秉逵觀點:印度太空計畫展現科技實力與商業潛力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印度總理莫迪上台後大力支持太空計畫,在低軌衛星、官民共用商業市場的蓬勃發展,已然擠身太空科技強國之林。(資料照,AP)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 ISRO)於本月16日完成無人太空對接的任務,將兩個模組在太空中對接,並成功連結兩者的指揮系統。許多太空探索任務都需要此技術,比如登陸艇返程、太空站停泊、補充燃料以及檢測任務等。目前僅有美國、俄羅斯與中國曾完成太空對接。此次任務成功推動印度太空科技向前邁進一大步,是印度太空計畫的里程碑,與傳統太空大國並駕齊驅。

印度太空科技發展得相當早,1972年ISRO成立,3年後印度就完成自製衛星並交由蘇聯成功發射。印度擁有自己的火箭發射技術,並不斷依照時代改進,除了可以搭載大型衛星,也能運送小型衛星。1980年代印度成功發射多用途衛星系統Indian National Satellite (INSAT),1988年建置遙感衛星系統Indian Remote Sensing (IRS)。ISRO與負責導彈技術的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 (DRDO)合作密切,兩者共同發展了烈火系列(Agni)洲際彈道飛彈。2019年印度成功測試反衛星導彈,是全球唯四擁有反衛星能力的國家。印度自2013年起建設區域導航衛星系統NavIC(舊稱為IRNSS),與GPS、伽利略等系統並駕齊驅,從今年開始,印度政府要求所有在印度販售的手機都必須支援NavIC。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