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加薩 文章列表
#
加薩
約 1,3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被質疑「川普家族賺好賺滿」!當「美國優先」碰上石油王子的AI野心:川普中東行預計帶回上兆美元投資大禮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將在13日飛往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並計劃在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停留,進行為期3天的中東行程。《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12日指出,此趟出訪預計會促成一連串科技與商業投資協議,3國政府準備砸下大筆資金,幫助川普帶著「經濟碩果」回到美國,以換取更多美國的科技資源。
李岱青
2025-05-13 14:53
新聞
國際
財經
軍事
川普中東行前國務院批准13.3億美元軍售案 含契努克直升機和F-16升級服務
美國國務院於5月12日宣布正式批准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出售價值約13.3億美元的重要軍事裝備,包括6架CH-47F契努克重型運輸直升機及相關配套設施。此項重大軍售決定的時機引人注目,恰逢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展開其第二任期首次中東外交之旅前夕。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5-13 14:31
新聞
國際
財經
軍事
經濟
打破美國總統首訪慣例,這次川普又要去中東!BBC:他想大撈一筆、鞏固盟友,還是另有盤算
美國總統首次出訪的地點,往往被視為外交政策優先次序的風向標。
BBC News 中文
2025-05-12 20: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優先接收南非白人難民 川普政府挨批「種族歧視」
一架載有49名南非白人的私人包機於當地時間11日深夜自約翰尼斯堡起飛,預計於12日上午抵達美國華府郊區的杜勒斯國際機場。這批旅客為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即源自荷蘭與法國殖民者的南非白人少數族群,是根據美國總統川普今年2月簽署的行政命令,成為首批被以「難民」身分重新安置至美國的個人與家庭。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5-12 11:57
新聞
政治
外館雙標發聲?朱立倫「希特勒說」言論惹議 蔡正元舉例批評:柿子挑軟的吃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拿希特勒比喻總統賴清德,遭德國、以色列在台協會公開譴責,而歐盟多國駐台單位也表達強烈不滿,對此,前立委蔡正元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批判,以色列跟德國很無聊,民進黨也說過時任總統馬英九是希特勒,為什麼沒有抗議?蔡正元更直言,以色列在加薩走廊殺了那麼多人,有什麼資格對國民黨講這種話。
蔣帆威
2025-05-11 20:2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川普私下坦承「結束烏克蘭戰爭,比我想像的困難得多」,抱怨普京「根本不想和談」
美國總統川普正面臨跳票危機!據《華爾街日報》獨家取得閉門談話紀錄,川普上週在海湖莊園向頂級金主坦承,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的複雜程度遠超預期,更私下抱怨俄羅斯總統普京「想要整個烏克蘭」,才會讓斡旋停火陷入僵局。這與他競選時宣稱「24小時解決俄烏戰爭」的豪語形成強烈對比。
國際中心
2025-05-11 10:3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林金順觀點:用極而絕,雖勝必蹶─冷眼看以、美極絕戰略與賴政府戰道之偏失
自古為政之道,都依「世道法則」而行,自然法則貴在均衡不偏,守中不極,乃能持衡與持久不絕,以色列對巴國的種族滅絕,以及美國稱霸百年而驟衰,就是違逆此一法則,足以做為民進黨當前執政之鑑誡。
林金順
2025-05-11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風評
文化
風評:紀念歐戰不提抗戰,賴清德自我矮化?
總統賴清德8日上午出席外交部主辦的「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茶會」,開頭便強調這是台灣首次紀念歐戰,「象徵我們與國際社會更緊密的連結」。茶會前播放的影片,細數歐戰期間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領導人「奮戰到底」的發言,贏得勝利後,才有戰後團結的「民主陣營」。這段影片反映了賴政府舉辦這場活動的主旋律:自由必勝、侵略必敗。
主筆室
2025-05-09 07:2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南亞瀕臨核戰邊緣,全球剉咧等?!印度空襲巴國釀31死,巴基斯坦總理深夜怒吼「血債血償」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Sharif)7日深夜發表全國談話,誓言將為印軍空襲造成的31名死者「血債血償」。由於印巴兩個國家都擁有核子武器,國際社會擔心這個南亞火藥桶何時會引爆全面戰爭、甚至上演核戰爭。
國際中心
2025-05-08 13:48
新聞
國際
文化
梵蒂岡這次會選出亞洲教宗嗎?盤點15位接班人選:誰能修補分裂的教會
梵蒂岡7日準備選出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繼任者。133位樞機主教先在聖伯多祿大教堂集會彌撒,然後在使徒宮保祿小堂誦念諸聖禱文,然後前往西斯汀教堂(SistineChapel)召開樞密會議,準備投票。
李岱青
2025-05-07 17:33
新聞
國際
軍事
阿曼斡旋成功!美國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川普宣稱「他們投降了」
調停方6日宣布,美國和葉門叛軍「青年運動」已達成停火協議,可確保紅海「航行自由」;獲伊朗撐腰的青年運動連月來在這片海域攻擊往來船運。
中央社
2025-05-07 13: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出訪中東前夕,納坦雅胡拍板「征服加薩」!未見以色列停火跡象,加薩戰事恐再升級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5月5日召集安全內閣,批准代號「基甸戰車」(Gideon'sChariots)的軍事行動,旨在「對加薩走廊擴大攻勢」。儘管官方未明言「佔領加薩」,但行動目標與規模已引發外媒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以國官員透露,在川普5月13日至16日出訪中東國家前,將保留具體行動。經歷了19個月的衝突,仍看不見停火曙光。
吳辰君
2025-05-07 08:32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TikTok世代」想法變了!年輕世代撼動華府支持以色列傳統,越來越多美國人同情巴勒斯坦
那天我從白宮簡報室一路奔跑,穿過西廂門廊,趕到我們在草坪上的攝影機位置,戴上連接演播室的耳機。
BBC News 中文
2025-05-06 15:31
新聞
國際
BBC看新加坡大選:全球局勢動盪之際,選民打破「新總理效應」、全力支持黃循財
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eople'sActionParty,PAP)在選舉中以壓倒性姿態獲勝,是次選舉議題主要集中在生活成本和國家未來經濟穩定。
BBC News 中文
2025-05-05 10:55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危害教育中立,臺美難弟難兄
臺灣從反中、仇中成為政治主旋律,到中國大陸成為境外敵對勢力,教育首當其衝,繼歷史課綱修改,預料還會有後續由政府意識形態主導史觀教育的事件。日前批判課綱「去中化」的高中國文老師區桂芝接受央視訪問遭到檢舉調查,教育部三月底遂發函各地方政府轉知各級學校應依《教育基本法》規定,落實「教育中立」原則並強化教師專業自主,部長旋即又強調:教師教學應「謹守分際」,「國家主權、國家安全與國家認同」是學校人才培育的核心,教育現場的所有人員應致力於讓青少年建立「正確認知」,成為具有「正確國家認同」的新世代。
諄筆群
2025-05-05 05:50
新聞
國際
川普攪亂澳洲大選!親美候選人慘兮兮 ,三分之二澳洲民眾「不信任美國」
在雪梨西部,一群戴著牛仔帽的澳洲人坐在摺疊露營椅上,大口喝著啤酒,一邊吃著被稱為「棒棒薯」的螺旋狀炸馬鈴薯串。
BBC News 中文
2025-05-04 13:20
評論
國際
軍事
藝文
歷史
專欄
謝錦芳專欄:大屠殺記憶—祖母的橘背心
戰爭與屠殺是殘酷的,不能被遺忘。來自以色列的瑟拉(OrlySela)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後代,她帶著祖母在集中營親手織的橘色背心,說出祖母從匈牙利逃難到以色列的故事,提醒世人,絕不能再發生大屠殺。然而,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加薩戰爭持續迄今逾18個月。悲劇一再發生,人們總是無法從歷史學到教訓?
謝錦芳
2025-05-04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全球戰火未歇!各國軍備競賽愈發惡化,中共解放軍連30年調高軍費支出
烏克蘭和加薩走廊的兵燹之禍沒有戢止跡象、從歐洲到亞洲軍事緊張態勢急劇升高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根據最新報告,世界正以自從冷戰結束以來最快速度在自我武裝。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瑞典權威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InternationalPeaceResearchInstitute)年度報告指出,去年全球軍事支出年增9.4%,來到2兆7180億美元,創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中央社
2025-05-01 10:40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伊拉克逮捕疑涉案ISIS高層成員 年初紐奧良卡車攻擊案延燒
2025年元旦凌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最熱鬧的波本街(BourbonStreet)發生一起震驚全球的卡車衝撞事件,造成14人死亡、57人受傷。時隔近4個月,伊拉克當局於29日宣布,已在境內逮捕一名疑似伊斯蘭國(ISIS)成員,涉嫌煽動此次攻擊事件。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30 14:16
新聞
國際
政治
公共政策
川普凍結哈佛補助效應?耶魯大學撤銷親巴勒斯坦團體資格
2025年4月23日,耶魯大學本科生學院宣布撤銷親巴勒斯坦學生團體Yalies4Palestine的註冊資格,原因是該團體涉嫌參與校園抗議活動,針對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本.吉維爾(ItamarBen-Gvir)的演講。該決定引發了對校園言論自由、反猶太主義指控以及美國高校政治壓力的廣泛討論。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24 13: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