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國總統首訪慣例,這次川普又要去中東!BBC:他想大撈一筆、鞏固盟友,還是另有盤算

美沙關係。2017年5月20日,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在利雅德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勒曼會晤。(美聯社)

美國總統首次出訪的地點,往往被視為外交政策優先次序的風向標。

2017年5月,川普打破現代美國總統慣例,未有首先造訪加拿大、墨西哥或歐洲,而是選擇石油資源豐富的沙烏地阿拉伯作為其首個任期的首次外訪地點。

在重返白宮後,川普本週(5月13至16日)再次出訪海灣地區,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本應是其第二任期的首次外訪,但他上月突然前往梵蒂岡,出席教宗方濟各的葬禮,成為其首個國際行程。

川普再次選擇造訪海灣地區並早早留下外交印記,也讓人們可從中窺見其思路。

專研海灣事務的阿曼學者阿布杜拉·巴布德教授(Abdullah Baabood)向BBC表示,川普深知與海灣領袖建立牢固關係,能帶來可觀的政治與經濟利益,因為他們不僅在地區以至全球具影響力,亦有能力向美國注入大量投資。

龐大生意

川普於3月公布初步行程時明確表示,與富裕的阿拉伯國家達成經濟協議是首要任務。

他指出,作出這項決定,是因為對方承諾,將與「為沙烏地阿拉伯及中東其他地區生產設備的美國企業」簽訂「數千億美元」的合約。

巴布德教授表示:「憑藉其財政儲備、主權財富基金及龐大的投資潛力,海灣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扮演關鍵角色。」

他補充說,考慮到美國國內面臨經濟挑戰,川普深知與富裕的海灣國家維持良好關係所帶來的優勢。

2017年,川普曾誇口達成總值超過4,500億美元的協議,包括價值1,100億美元的軍售合約。

今次他再度造訪海灣地區,聲稱將促成規模更龐大的交易,並希望從沙烏地拉伯爭取高達1萬億美元的投資。

此外,白宮表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已承諾在未來10年內向美國投資1.4萬億美元。

專研中東與美國事務的華盛頓分析員哈桑·穆奈姆內(Hassan Mneimneh)內向BBC表示,川普總統此行希望展示「即時成果」。

他指出,川普希望這些鉅額投資承諾,特別是軍事合約能盡快落實,好讓他能以此作為其對外貿易政策成功的證明。

動盪的中東

加薩戰後重建計劃以及與伊朗的核談判未取得進展,現時位列美國外交政策的優先事項,而海灣盟友在這兩方面均可發揮作用。

川普在新任期初期震驚全球,聲稱美國有意接管加薩,將其打造成「中東版蔚藍海岸」(Riviera,里維埃拉,海濱度假勝地)。

他建議將當地大部分210萬人口遷離,並表示相關費用可由「鄰近的富裕國家」承擔。

此構想在國際間廣受譴責,而一項由阿拉伯國家提出的加薩戰後重建替代方案則遭到美國與以色列否決。

巴布德教授指出,川普此行可能會尋求海灣國家為重建戰火蹂躪的加薩地區提供資金支持,但他或許更關注當前的緊急事務。

「目前預料川普會敦促海灣盟友,協助完成餘下人質在加薩的獲釋事宜,」巴布德教授表示。

這亦是海灣國家早已涉足的工作。中東地區最大美軍空軍基地所在地卡達,在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人質交換及停火安排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近期,美國加強在中東的軍事部署,並空襲葉門胡塞武裝目標,以阻止其攻擊紅海航運。 (相關報導: 紐西蘭正在「被掏空」!經濟困境+生活壓力,引爆史上最大「出走潮」:各年齡層都奔向澳洲淘金 更多文章

就在川普出訪前一週,阿曼成功斡旋,促使華盛頓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