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想親手殺了凶手」被害人家屬首登釋憲!30年前阿嬤慘死,為何他走上廢死之路?

28年前失去至親阿嬤的「被害人家屬」、律師李宣毅,成了死刑釋憲的重大焦點...(李宣毅為左圖小男孩、右圖右下角者,翻攝自司法院直播)

「我當下有個很強烈的意圖、我想親手殺了犯罪行為人,為我阿嬤復仇,但後來警方連行為人都找不到、我阿嬤只剩個報紙上的文字框,我好羨慕其他被害人至少還有人可以咒罵……從事發的『殺』到28年後的『不殺』,這是我的轉變,但創傷不會消失、會狡詐地跟被害人共存……」-律師李宣毅,台中某強盜致死案被害人家屬

一個被害人家屬,為何支持廢除死刑?4月23日「死刑釋憲」(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於憲法法庭展開言詞辯論、37名死刑犯全聲請釋憲、代理人(律師)高達16位,但其中最特殊者,或許是律師團隊經討論後推派一名「被害人家屬」作為所有聲請人代表,28年前失去至親的律師李宣毅。

據了解,李宣毅於高一升高二的暑假,阿嬤(母親的媽媽)因遭搶匪攻擊、推倒在地撞傷腦部、顱內出血、送醫後死亡,在死刑釋憲言詞辯論時,李宣毅坦言自己當年一心想殺了凶手,但警方調查能量有限,28年來他連真相都未能得知、連凶手是「誰」都不知道。

0423-死刑辯論-聲請人律師方李念祖(前右二)、 李劍非(前左二)。(取自司法院YouTube影音)
37名死刑犯全聲請釋憲、代理人律師高達16位,包括28年前失去至親的律師李宣毅(右下,取自司法院YouTube影音)

一個被害人家屬走上廢除死刑之路,就李宣毅自述,當然並非因高貴的情懷、文青的論述,而是一個被害人家屬最迫切的心願──防止悲劇再發生。

「我漸漸意識到,我想追殺的並不是被告,而是那個『犯罪成因』…」

李宣毅於4月23日「死刑釋憲」言詞辯論開審陳述提及,1996年夏天他還在讀高中,卻沒想到突然接到噩耗,阿媽過世了:「把我養大的阿嬤被搶劫,一個人孤伶伶死在街頭,我還記得在醫院看到的、阿嬤冰冷僵硬的表情,是多麼驚恐……」李宣毅的母親雖然一開始看似平靜、不曾表露出任何情緒,但終於有一天,她大哭:「我沒有媽媽了!」

看著母親泣不成聲的模樣,李宣毅曾經想過要親手殺了那個犯罪者、為阿嬤復仇,卻沒想到最後連凶手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最疼愛他的阿嬤變成了報紙上小小一格的文字框,標題寫著〈打劫模範母親 推倒人致死-被害人林李娥 來台中做復健 途中出意外〉。

「我好羨慕其他人(被害人),至少他們還有人(加害人)可以咒罵……」

究竟是誰殺了阿嬤?李宣毅的阿嬤並非死於蓄意殺人、是被意外推倒在地死亡,不會符合《刑法》第271條的殺人罪,但相信任誰都會覺得他的阿嬤是被殺害了。而李宣毅自述,後來上了大學、為了阿嬤去讀法律系,他原本燃燒的仇恨之火,因為知識被解放。

例如,李宣毅開始可以揣測,那個犯罪者可能當時是去賭場拚一波、可能酒喝多了、也可能是各種意外,他更進一步想,是家庭、學校、部隊、職場、還是哪個環節,讓這些犯罪行為人就此與社會脫節、鑄下大錯?

「我們社會產生的、那個罪大惡極的人,原本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讓他免於被撒旦誘惑,而我漸漸意識到,我想追殺的並不是被告,而是那個『犯罪成因』……」-律師李宣毅,2024年4月23日「死刑釋獻」開審陳述

隨著5月份母親節即將到來,李宣毅沒有忘記每一年的母親節、「阿嬤是給我安全感與幸福感的人」,也因此,李宣毅的盼望是:「她的死因不該被掩蓋掉。」 (相關報導: 大法官廢死嗎》憲法法庭非終點:無論死刑是否合憲 都將更限縮判死範圍 更多文章

作為一個法律系畢業生、律師、為許多重刑案件辯護過的人,李宣毅於開審陳述提醒,唯有這個社會能緊密聯繫、不放棄身邊的每個人,才有可能去滅絕「犯罪成因」,否則從犯罪到國家戰爭等,皆永遠無法止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