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社會轉角 文章列表
#
社會轉角
約 17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內
新新聞
醫療健康
讓過動兒接受專業診斷 別懷疑自己不會教、別讓自己成為施虐父母
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也能成為兒童受虐的原因!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2024)逾6000件家內受虐兒少個案中,就有約20%是發展遲緩尤其是過動症的孩子;施虐者則多半就是孩子的家長,事後他們常常泣訴,「我也不想動手,但這孩子就是講不聽,才會讓我的理智斷線。」而另一方面,在去年未成年兒少對直系尊親屬的暴力事件中,施暴者也有逼近70%是有特殊身心狀況的孩子,其中又以國小階段的ADHD最多。
黃天如
2025-05-09 09:10
VIP
國內
新新聞
醫療健康
防止塑膠入侵你的大腦 專家建議從飲食開始「自力救濟」
現代人的生活與塑膠密不可分,然而繼幾年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塑化劑議題,近期一再有重量級醫學期刊指出,不管含不含塑化劑,那些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本身,就是一個可怕的危險因子。它可以透過飲食甚至呼吸進入人體,然後隨著血液囤積在我們的肝、腎甚至大腦。科學家大膽預測,擁有一顆「塑膠腦」的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是失智、阿茲海默、過動、自閉等腦病的發生。
黃天如
2025-04-17 08:0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醫療健康
捐血王國不能說的秘密 全球捐血率最高靠員工血汗?
台灣是全球捐血率最高的國家,每逢大型捐血活動,捐血人總是大排長龍。惟台灣血液基金會企業工會理事長謝緹縈指出,礙於中心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援人力,導致捐血車上的工作人員,一遇大型活動工作時數就長達12到13小時。「台灣所謂『無償捐血』的奇蹟,實則是員工的血汗換來的。」對此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表示,去年地方舉辦大型捐血活動時,確曾不慎造成員工超工作違反勞基法。基金會日後將更嚴格督導地方,不得再讓員工超時工作。
黃天如
2025-03-24 09:10
VIP
政治
新新聞
比特犬飼主遭起底捲入經營權之爭 對手竟是綠委金主
台北比特犬連續咬人事件,由於全案傳出有市議員關說,引發網路撻伐,該犬飼主徐堂榮兒子、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徐書磊,為此代表父親致歉。不過徐堂榮又被媒體質疑,疑似為8億元債務「脫產」,整個事件又被拉回到2016年2月,徐堂榮以「黃總大車隊」法人代表身分,出任上市櫃公司華韡電子董事長的過往,有趣的是,質疑徐堂榮「脫產」的債權人「阿薩投資顧問」,竟然與立委蔡易餘家族有很深的淵源。
林上祚
2025-03-20 08:4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醫療健康
厭食症、暴食症風暴可能襲擊台灣青少年 憂鬱症伴隨而來
食物是維持生命的必要元素,除了營養均衡,「量」的控制也很重要,否則,就有可能衍生統稱「飲食障礙症」(eatingdisorders)的厭食症或暴食症。根據台灣某國立大學進行的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大學生罹患厭食症的比率約10.4%、暴食症比率1.1%,相關數據雖暫時不比英國、日本等國家的情況嚴重,但還是值得警覺。
黃天如
2025-03-07 08:20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科技
AI
醫療健康
從4成推升到6成 AI助力大腸息肉發現率創新高
國內每年平均有1.8萬人被新增發現罹患大腸癌,而及早發現大腸癌的利器就是接受大腸鏡檢查。但研究發現,傳統的充氣大腸鏡檢查,仍有26%的息肉不會被發現。有鑑於此,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自國外引進換水大腸鏡技術,再結合AI,開發出一套「人工智慧即時大腸息肉自動偵測系統」,讓大腸鏡在乾淨的腸道中,以及AI的精準協助之下,找到息肉,降低息肉發展為大腸癌的機會。
黃天如
2025-02-20 08:50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在無聲的世界裡向前衝 她只盼孩子的聽力健康受到重視
50歲的何心婕在一般人的眼裡再平凡不過,她有固定的工作,是兩個女兒的媽媽,最快樂的事就是聽到孩子對她說:「媽媽我愛妳」。因為她是一位聽障者,這讓她即使戴著助聽器,也必須仰賴讀唇語才能與人溝通。所以,她非常珍惜當下可以聽見的每一刻,對於聽障者的權益爭取,她更是永遠跑在第一線。她說:如果有一天,孩子能從學校帶著提醒家長應定期帶孩檢查聽力的單張回家,就是她最大的成功與驕傲。
黃天如
2025-02-01 08:50
新聞
國內
藝文
新新聞
國考求神有門道 考選部長親揭考試院周邊靈廟
受到少子化影響,原本被視為「鐵飯碗」的高普考報考人數,過去5年也呈現逐年下滑走勢,不過,國人求取公職的心,並未因此消減,國考錄取率仍只有14%左右,賴政府上台後接任考選部長的劉孟奇,假日常在考試院附近的仙跡岩爬山,也親眼看到考生們國考錄取後「還願」的現象,因此也把考生們求神的門道,分享給媒體參考。
林上祚
2025-01-30 09:40
新聞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他大學四年拿到128萬元獎學金 東吳林昱德:「我淋過雨,我要為別人打傘」
「你們曾經對自己的家庭感到不滿,或者覺得遺憾嗎?」東吳大學經濟系四年級的林昱德,上個月25日聖誕節,在金融總會舉辦的教育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上,一開口就尖銳提問。
陳怡慈
2025-01-29 10:10
新聞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她還沒畢業已有6張證照 政大洪榆閑:「我接受愛,希望可以傳遞愛」
金融總會上個月25日聖誕節舉辦教育獎助學金頒獎典禮,政大金融系四年級的洪榆閑出身單親弱勢家庭,大一開始打工補貼生活費用,大二起同時輔修法律系,大學還沒畢業已有6張金融證照在手,她說自己現在是接受愛的人,希望未來可以傳遞愛。
陳怡慈
2025-01-29 09: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外表可能看不出來!近9成失智者曾被歧視 「社會處方箋」盼助緩解苦楚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國際失智症協會去年(2024)年9月公布的《全球失智症報告》顯示,儘管全球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有所提高,但不代表對失智者及其照顧者汙名化態度減少。調查指出,逾64%的民眾認為失智者衝動且不可預測;另高達88%的失智者表示曾遭受歧視;逾50%失智者和照顧者經歷了「預期歧視」。顯示失智症仍遭受誤解和汙名化,將可能使失智者及其家庭難以尋求支持與資源。
黃天如
2025-01-26 09:4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VIP
臍帶血2-2》臍帶血非神丹妙藥 莫聽不肖業吹噓傷財又傷身
臍帶血富含造血幹細胞及間質幹細胞,造血幹細胞的再生、分化能力,可取代病人體內不健康的幹細胞,進而達成疾病治癒療效;間質幹細胞則可降低異體移植的排斥反應。惟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臍帶血在醫療常規上可以治療哪些疾病有一定的限制,業者若誇大其詞欺騙消費者,衛福部一定會援引最嚴厲的法律予以重罰。
黃天如
2025-01-21 10:00
財經
新新聞
VIP
臍帶血2-1》吳欣盈告超基因生技 揭臍帶血「潘朵拉之盒」
前(2023)年2月順利產下一子的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欣盈,今年5月就要滿47歲了,47是個關鍵年齡,她解釋,一般在國外,假設有不孕症的困擾,女性要是過了47歲,婦產科醫生通常不太願意接案治療。
陳怡慈
2025-01-21 09:48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KPI多巴胺上癮讓職場淪霸凌地獄 83.2%受訪上班族坦承曾受害
近期公務機關頻頻爆發職場霸凌事件,且被指涉霸凌者往往都是某機關單位的主管,霸凌下屬的手段包括辱罵、咆哮、半蹲等,甚至有被霸凌者因此犧牲生命。然而當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霸凌者時,專家提醒,不要忘了旁觀者的正義,若明知同儕長期被霸凌卻充耳不聞,放任霸凌者恣意妄為,這樣的旁觀者才是最大的加害者。
黃天如
2024-12-19 08:40
VIP
國內
新新聞
台電招考出現公平性爭議 遭爆料由工會理事帶頭偷跑
每年定期招考的台電等國營事業卻爆出考試不公平的情況,有員工爆料台電工會理事提前讓特定考生在術科考試前一天進入考場,影響其他考生權益,並認為身為工會成員,就更應該要克盡職守,替整體員工謀福利,而非為特定考生服務。
馮建棨
2024-11-26 09:1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用血再不「計較」恐陷危機?醫揭密台灣輸血文化:每次都2袋、4袋的叫
台灣長居世界捐血率冠軍,但受到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的影響,用血供需平衡仍是一個嚴肅的話題。針對謹慎用血,恐怕很少人知道WHO早在2011年就提出「病人血液管理」(PatientBloodManagement,PBM)的觀念,它的意思不是要醫界減少用血,而是應該落實適當用血,並據以增進病人健康。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麻醉科暨手術室主任林真福多年來在「用血如流水」的醫界默默努力,如今終於將該院打造成全台第一家將PBM全面引進手術室,並逐步推至全院各科的醫院。
黃天如
2024-11-26 08:5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讓師長心累急壞的疫後教室 回歸學校的學童躁動喪失專注力
隨著學校定期考試結束,許多國小老師不約而同提到,這幾年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力明顯變差,尤其是比較偏重理解的學科,孩子的心力留在課業上的時間縮短,變成每節課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孩子「找回來」。
馮建棨
2024-11-15 08: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生命最後,插管茍活還是放手?醫師社工揭殘酷現實:多數人沒準備好老、病、死
「聊1個多小時後,他太太從門內出來,說謝謝醫師、他生病以後我第一次聽到他講話講這麼久,3天後,病人過世了……我一直在想,那個下午的陽光,在太太與病人的記憶裡會是什麼樣子呢?」-安寧病房權威醫師,朱為民
謝孟穎
2024-10-17 09:20
VIP
國內
新新聞
你年過45了嗎?別輕忽意外事故死因第2位─跌倒
69歲資深名嘴張友驊日前晚間偕妻子在街旁散步,不慎跌倒重創頭部,經多日搶救,仍宣告不治。很多人都知道「老人摔不得」,一旦摔出腦震盪、腦出血,或造成髋骨骨折長期臥床,多數人的預後都不太樂觀。然而根據衛福部例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在意外事故部分,占各組包括45到64歲及65歲以上中高齡者死因第一位的原因雖然都是運輸事故,但唯獨這兩組人死因的第二位常年都是跌倒。由此可見。跌倒真的不是小事。
黃天如
2024-10-15 08:00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為何台灣幫派永遠不缺人?他們「上岸」10年笑談關鍵:有錢人不懂的平行世界
「很多孩子會加入幫派,我覺得不是『身不由己』,是沒能看見不同的『選擇』,他原本生活的世界就視野有限、選擇有限……一開始就不被期待出生,家裡已經有一堆哥哥姐姐、沒有人會去愛他,哭鬧的時候沒有任何人知道要怎麼教小孩,爸媽不會唱搖籃曲唸繪本,而是哭的時候就被打……」
謝孟穎
2024-10-14 09:1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