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坐擁北市6千萬房產,卻只能靠老人年金過活!專家教2招,增加被動收入順便省下遺產稅

許多人好不容易掙得一筆價值可觀的房地產,只是,手中卻沒有其他恆產,可以過上無虞的退休生活。(示意圖 / 取自Pexels)

一對70、80歲,在台北市擁有一、二、三樓透天厝的侯姓老夫婦。儘管坐擁高價不動產,但很遺憾的是,兩夫妻之前沒有存到多少退休金。所以,兩老現在每月,就是依賴老人年金,以及手中不多的現金老本,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

且更麻煩的是:由於透天厝已經非常老舊,要完全配合兩老的退休安養,還必須花點錢,將房子重新整修為更適宜退休居住的處所。但,兩夫妻已經沒有固定現金流了,更何況是「另外掏錢出來裝修老房子」?

老夫妻其實有兩個兒子,但都因為在中、南部工作,沒有同住在一起。而且,由於兩個兒子的工作收入不是很理想,對於兩老的日常生活及老屋裝修的費用,也沒有太多能力可以「提供資助」。

事實上,像老夫妻這樣的案例,特別是在大都會「蛋黃區」中非常常見—屋主辛苦打拚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掙得一筆價值可觀的房地產。只是,手中卻沒有其他恆產,可以讓他們過上無虞的退休生活。

雖然兩老能把名下唯一一棟最值錢資產,變現出一大筆退休金,但他們說什麼也不願意搬遷。因為,他們已經在現址,生活了五、六十年,完全不想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住。

既然賣屋養老走不通,也許很多人,很快就想到:可以把這位於北市「蛋黃區」的房子,拿去「以房養老」。但是,儘管以房養老,可以解決他們「沒有固定現金流」的問題,卻得不到兩個兒子的支持。

理由很簡單,他們還希望能順利繼承這棟透天厝。且原本生活就不是頂好的兩個兒子,未來也不見得有那麼多錢,可以將進行逆向房貸的透天厝「贖回來」。

建議做法

針對這位老夫妻的各項需求,提供以下兩大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1.將三層透天厝做「建物分割」

一間房子,就是一個「建物權狀」(土地及房屋各一張權狀)。根據目前法規,透天的房子只要符合消防,以及建管的相關規定時,就可以做建物分割。當建物分割之後,透天厝就會變成三間房子,分別擁有獨立的產權、獨立的門牌號碼,以及獨立的建號。如此,屋主就可以單獨地進行買賣及處理。

(1)藉由「建物分割」,其實會對當事人(老夫妻)有兩大優點:其一是一棟房子變成三間房子,老夫妻就可以住在一樓、不用搬離原址,順利解決了他們習慣住在原來生活環境的需求。且由於三間房子,都有獨立的進出口,也不會影響老夫妻平日的生活作息。

2.解決兩夫妻「沒有充足固定現金流(退休金)」的問題

先把三戶中的一戶(三樓)賣掉,就可以把一部分的錢,將二樓則隔成套房出租,以便讓老夫婦擁有「被動收入」。當然在此同時,也得記得把這筆定期租金收入,成立一個(金錢)信託,才能確保二樓出租收益,都能「專款專用」在兩老身上,細節請見(表3-4-1)。

表3-4-1。(圖/時報出版提供)
表3-4-1。(圖/時報出版提供)

(2)其次,則是要替沒有多少現金的子女,預先考慮高額遺產稅的問題。以位在台北市精華區的透天厝為例,小孩的遺產稅,有可能會「繳不完」。如果把三樓透天厝「化整為零」,對屋主而言,是有「節稅」機會的。 (相關報導: 夫妻寧可省吃儉用也要送兒子去國外讀書!資深工程師一席話,道盡窮人和富人金錢觀最大差異 更多文章

一般以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為例,公告現值,大約是市價的6折。以三樓(間)房子地坪50坪為例,若公告現值是每坪120萬元時,這一棟三樓透天厝的公告現值就是6,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