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外籍看護工早供不應求 放寬巴氏量表也難解的長照問題不只是缺工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陳建仁內閣力拚一個月內要讓巴氏量表適用新制上路。(資料照,陳思明攝)

政府日前宣布擴大免評巴氏量表得直接申請聘僱外籍看護族群,並宣稱相關政策將於1個月內上路,令許多失能家庭喜出望外。然而在人口老化、少子化與疫情衝擊下,移工人力早就供不應求,如今可以請外籍看護工的人驟然爆增,對於有需求的家庭看起來是好事;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增加的人力究竟要從哪裡來?政府卻未清楚交代。更別提屆時因疾病嚴重程度高而相對難照顧的病人,請不到外籍看護的困境,恐怕只會更嚴重。

巴氏量表是申請聘僱外籍看護工的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之下,病人須在家屬陪同下親赴醫院接受醫師評估,在內含10大項、總分100分的生活自理能力評估中,獲得35(含)以下(分數愈低代表自理生活能力愈差),才能取得申請聘僱外籍看護工的資格。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