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靠二七精神對抗共軍?論台灣統獨兩派的思想混亂

當年的共產黨為了革命,是秩序的顛覆者,二二八事件時支持一切民眾的打砸搶,可是在1979年後卻實施改革開放,成為秩序的捍衛者,反而得到過去反共的保守右派支持,這是何以今日台灣統派不再反共的原因。(攝於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許劍虹提供)

4月13日,為了抗議統派團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與台灣紅黨在台中市舉辦遊行,並請來主張武力統一的旅美大陸學者李毅發表演說,包括好民文化協會及公投護台灣聯盟等20個獨派團體走上街頭反制。不過因為政府即時驅逐李毅出境的影響,統派陣營宣告遊行取消。

最後統獨兩派在台中街頭大打出手的畫面,也因為統派取消遊行的關係沒有發生。但是獨派並沒有跟著統派一起取消遊行,相反他們慷慨激昂的走上街頭宣揚自己「不想當中國人」的決心。不過最讓筆者難以理解的,是這些獨派年輕男男女女高喊的「二七精神」口號。

 

台灣民主聯軍

所謂「二七精神」的口號,其實就跟其字面上的意義一樣,是為了紀念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在中部組織暴動,簡稱為「二七部隊」的台灣民主聯軍。「二七部隊」因為採用武裝手段抵抗國軍,被示威群眾視為台灣人民反抗中國併吞的象徵。

隨著民進黨由在野黨變成執政黨,獨派的「主要敵人」由國民黨轉變為大陸的中國共產黨,「二七部隊」仿佛成為台灣人民「反抗共黨」與「抗拒統一」的象徵。就如同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森林兄弟」一樣,是一群奮力一搏反抗赤色強權,卻不幸遭到反撲失敗的悲劇英雄。

遊行發起人楊宗澧,就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對台灣民主聯軍的崇拜:「選在火車站前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要發揮「二七精神」,所謂二七精神,就是在72年前,有一群年輕人誓死抵抗國民黨威權體制,如今呢,還是抗爭威權體制,只是對象換成大陸。」

可事實上,只要稍微對歷史有瞭解者,就知道台灣民主聯軍的性質與「森林兄弟」截然相反。台灣民主聯軍不只不反中反共,而且其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收復台灣」做準備。關於這點,其實從台灣民主聯軍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

因為抗戰勝利以後,整個東亞唯一可以與台灣民主聯軍相對應的部隊,就是林彪在東北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即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野戰軍。且據參加台灣民主聯軍的長者陳明忠老先生回憶,他們在台中起來反抗台灣行政長官陳儀的時候,高歌的曲子就是《義勇軍進行曲》,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20190418-二七部隊老兵陳明忠與他的妻子馮守娥,都是堅決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左翼統派份子,不只反對台獨,也反對兩位蔣總統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將之視為"美帝走狗"看待。(許劍虹提供)
二七部隊老兵陳明忠與他的妻子馮守娥,都是堅決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左翼統派份子,不只反對台獨,也反對兩位蔣總統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將之視為"美帝走狗"看待。(許劍虹提供)

且台灣民主聯軍的最高領袖謝雪紅、楊克煌與古瑞雲等人事後都逃亡中國大陸。其中謝雪紅,更出席了1949年10月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更有意思的是,台灣民主聯軍後來還與嘉義張志忠的台灣自治聯軍結合,改稱台灣民主自治聯軍,正是今日大陸「民主黨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的前身。

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台灣民主聯軍成立的目的既不反中也不反共,唯一反的是當時統治中國的國民政府。若「二七部隊」真的成功,台灣的結局只會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二七部隊」也極有可能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6個野戰軍。

 

台共對上中共?

可見走上街頭抗議統派的獨派人士,對於戰後台灣與東亞歷史的發展脈絡缺乏瞭解,不知道真正抵禦中共解放台灣的力量,就是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國軍。戰後台澎金馬地區真的能夠與「森林兄弟」相提並論者,只有與中央情報局合作的東南反共救國軍。 (相關報導: 統促會「和平統一」遊行取消 但「護台抗中」照常舉行 更多文章

然而東南反共救國軍的老兵,大多又是來自對岸的外省族群,今日在政治光譜上偏向「深藍」統派,又怎麼能為獨派的「政治正確」所接受呢?於是就出現了獨派人士走上街頭,一邊高喊要傳承共軍精神,同時又反對解放軍統一台灣的可笑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