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本省人 文章列表
#
本省人
約 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中國難民有什麼臉跟本省人講話?」蔡正元又嗆曹興誠:還被陳水扁罵台奸
隨著大罷免打響,率領罷免團體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與前立委蔡正元近日不斷隔空交火,不斷以「爛咖」、「流氓」等語互相辱罵,砲火猛烈,而蔡正元今(5)日又在節目《蔡正元講座》上大罵,「曹興誠是中國難民、中國乞丐」,還稱自己家族來台400年,曹興誠卻是跟著蔣介石從中國內戰跑到台灣的難民,「難民就要知道難民的處境!」
張大任
2025-02-05 18:10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外省人遷台人數之謎:《臺灣族群解謎》選摘
臺灣社會中流傳許多關於族群的說法,然而想釐清這些說法的真相,卻不是簡單的事情。
葉高華
2024-08-07 05: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建煊專文: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不分本外省都是一家人
我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10歲來台灣,今年85歲,喝台灣水,吃台灣米已75年,我是外省人還是本省人?
王建煊
2023-03-27 13: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政治正確下的黃埔校慶,情何以堪!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在台陸軍官校校友要參加廣州黃埔軍校九十九周年的校慶,藍綠政治人物、媒體輿論或一般民眾觀點不一,有的反對,有的贊成。一個黃埔,兩岸年年都舉行黃埔校慶,都在爭正統,如何看待政治正確下的黃埔校慶呢。
謝國榮
2023-03-18 14: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關於日經報導九成退役軍官出賣國軍情報---一個本省人的看法
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的時候,時任野戰部隊上校參謀長的國防部長邱國正將軍,告訴他讀國中二年級的兒子說:「戰爭一觸即發,你將面臨兩種狀況,一是歡迎父親凱旋;二是到戰場尋找父親戰死的遺體。」。我當年讀了這篇報導,想起以前念書時,讀到國民革命先烈林覺民先生寫的〈與妻訣別書〉,不禁熱淚盈眶。
法蘭克
2023-03-07 14: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石之瑜觀點:比賽台灣化,外省人蔣萬安一定輸嗎?
蔣萬安市長任命蔡詩萍掌理文化局,讓外省人的台灣化又成話題。隨著世代轉移,所謂的外省人,愈來愈台灣化。可是,外省政客的台灣化,怎麼迄今鮮少成功?不過,若跟台獨政客滿口台灣價值比,蔣、蔡二人不算真的行屍走肉。
石之瑜
2022-12-19 14:50
新聞
政治
為何各方估算二二八死亡人數「差20倍」?蔡正元揪2大死因沒排除
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將近,3年前推出百萬字《台灣島史記》的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表示,1994年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彙整死亡人數850人、失蹤人數173人,合計1023人。蔡正元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推翻上述統計數字,這也是最接近二二八事件基金會截至2005年底認定的數字(本省死亡人數681人、失蹤人數177人),同時也最符合2017年時任台大社會所博士生林邑軒研究的推估模型。
潘維庭
2022-02-23 05:52
評論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姚人多專欄:幫台灣人找到自己是誰的總統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李登輝,我會這樣說:他是一位帶領台灣人找到自己身世的總統,他幫我們回答了我們是誰的問題,我們就是台灣人,句號。
姚人多
2020-08-06 06:50
新聞
政治
歷史
台灣的「外省人」還投國民黨嗎?BBC看外省第三代的台灣認同
1949年,國共內戰後,蔣介石政府撤退到台灣。120萬左右移居台灣的大陸居民被稱作「外省人」——他們多半來自江浙、福建、山東等大陸省份,抵台後也多半從軍或從事公務員以及教師職位。因為歷史因素,早期他們對國民黨政府及領袖十分忠誠,並期盼兩岸統一,這種傾向也一直表現在選票上。
BBC News 中文
2019-12-17 15:47
新聞
兩岸
國內
歷史
BBC專訪平路、胡敏越 談台灣外省人的身世與國家認同
編者按:1949年,國共內戰後國民黨蔣介石政府撤退到台灣,除了少數高官家庭搭飛機來台之外,眾多逃難以及軍官家庭搭渡輪來到台灣,計有120萬左右的大陸居民成為島上的「外省人」。原以為跟隨國民黨「反共復國」的夢想,也因為歷史政治變遷,最終從居住的眷村開始在台灣安居,「日久他鄉是故鄉」——休養生息,繁衍後代。也有許多人移民到美國,成為美國人。
BBC News 中文
2019-10-03 15:27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靠二七精神對抗共軍?論台灣統獨兩派的思想混亂
4月13日,為了抗議統派團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與台灣紅黨在台中市舉辦遊行,並請來主張武力統一的旅美大陸學者李毅發表演說,包括好民文化協會及公投護台灣聯盟等20個獨派團體走上街頭反制。不過因為政府即時驅逐李毅出境的影響,統派陣營宣告遊行取消。
許劍虹
2019-04-21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司馬亮觀點:國民政府遷台七十年─無知政客別毀了台灣
最近看到朋友傳來YouTube上的「遷台歷史紀憶庫搶救計畫」,不由得感慨萬分;不但是重新回想當年上一代的犠牲和苦難,也挑起了對今天台灣面臨困境的焦慮,和政党、政策無能的失望。為什麼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這樣奇跡式的逃難後,還能在台灣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和繁榮的國家,可是為什麼現在台灣卻會面臨到毀滅的命運?
司馬亮
2018-12-23 07:2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中華街的拉拉:《無國籍》選摘(1)
我的父親出生於中國的黑龍江省,母親則來自湖南省,在那廣闊無垠的中國土地上,一個在國之最北端,一個在南方,二人相遇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家父生於一九二二年,家母則是晚了十年才出生,二人均為經歷過戰爭的世代;此外,我的外祖父官拜國民黨將軍,母親每每在送我外祖父上戰場時,都有一種不知他何時才能回來的淒涼感,對我的母親來說,戰爭是再熟悉不過的事了。
陳天璽
2016-07-31 05: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不要再讓省籍情結綁架台灣
很多自稱台灣人的人從來不去了解台灣的故事,所以我要講一個以我為主體的台灣本省二代的故事,我是台灣本省第三代(數不清),我的爺爺在皇民化時期,在台灣過著被日本欺壓的日子,台灣人當時產糖、米、肉,但卻被日本運到前線使用,台灣人幾乎都沒有東西吃,家裡的竹子、動物、米都需要被登記,不可隨意使用,最常吃的大概是番薯了,上學時老師一一檢查便當盒,看有沒有偷藏肉在裡面,最開心的日子大概就是拜拜了,只有拜拜台灣人才可以享用一些比較好的米、肉品。
王孝仁
2016-06-11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