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好好利用晨間時間有多重要?她用這7個步驟,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劇本

妳必須相信美好的早晨會是成功的重要基礎之一,事實真的是如此。(圖/pakutaso)

為了讓我從現在所處的位置到達想到的地方,我必須學著認識習慣,學著改掉自己的壞習慣,還有怎麼養成好習慣。我必須把握時間,越快養成好習慣越好。許多人認為一件事情或一個機會就能讓自己一帆風順,做什麼都能成功。但在現實狀況裡,成功其實來自一直重複做相同的五十件事。強度比不上持續性來得重要。關於持續性這件事,就像妳做了某一件事,但是似乎沒有任何的迴響,什麼也沒有、依然沒有、還是沒有……然後有一天妳突然覺得:我的老天,這是從哪冒出來的?

現在的妳有哪些習慣能夠幫妳抵達想到的地方?擁有美好的生活需要先養成好的習慣。但到底什麼才是習慣?習慣是一系列的三件事情:

1.提示

2.行動

3.獎勵

提示的意思,是某件事情的發生引起妳的注意,這件事向妳的大腦傳遞出信號,告訴妳現在該採取行動。然後當妳開始有所行動(在完全無意識的狀態下)之後,就會得到一些回應,也就是獎勵。就這樣從提示到行動,再到獎勵。

舉個例子,我有好幾年的時間都陷在情緒化進食裡,任何情緒都會激起我想吃東西的慾望,傷心時想吃、開心時也想吃,焦慮時想吃、生氣時更想吃,而且最想吃奧利奧夾心餅乾,因為食物是最容易取得、也能讓我心情變好的東西。長大後,每當我感到焦慮或是擔心,我就會在半夜十一點在廚房裡大吃特吃。

焦慮感就是我的提示,吃東西是我的行動,獎勵就是我會感覺好多了。我會因為吃很多食物覺得很快樂,但是這種感覺維持不了多久,就像大多數可怕的習慣一樣,當獎勵的快感逐漸減弱甚至消失之後,會再度激起妳的焦慮(提示)。所以我會吃掉一整條餅乾、半盒乳酪,然後覺得很快樂。

但是二十分鐘之後會開始責怪自己:「妳這個廢物,節食計畫又搞砸了,妳努力了這麼久竟然就這樣放棄,真沒用!」這種負面的自我對話會在我的腦海裡打轉,然後我又會想:「管他的,既然已經這樣了,就再吃個甜點吧!」吃了甜點後,我的心情又會好轉,但最後還是又回到焦慮的狀況,就這樣一直循環。

我會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這樣的循環,直到明白真正的問題不在壓力本身,而是我在無意識下選擇回應壓力的行動。我無法改變生命中那些會讓我感到害怕、悲傷或焦慮的事,但是我能改變的,是回應這些情緒的行動。

現在當我感到焦慮時,我會選擇去跑步或是健身。順帶一提,我曾經對有些人說「如果壓力大,我會去運動」這樣的話很不以為然,我會在心裡想:「去你的,不是每個人都跟妳一樣好嗎?!」但就連說這句話的人也不是天生就這樣,她只是選擇一個更好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感受,她讓自己養成了一個好的習慣。

改變其實很簡單,減重很簡單、身材變好很簡單、存錢也很簡單,這些全部都很簡單,但不容易馬上做到。因為這些事無法一蹴而就,沒辦法立即獲得成效,而生活中大多數事情的問題,就在於妳想做的事(壞習慣)的獎勵,通常來得比對妳有益的事還快。 (相關報導: 當情緒莫名激起的時候,該怎麼快速走出來?檢視自己這五件事,就能把平靜還給你 更多文章

想要改變很困難,因為壞選擇比好選擇更容易,妳也因此自然而然地養成了做壞選擇的習慣。無論妳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或許是需要把身材練得更有型、希望有健康的飲食習慣,或是有心想要維繫和另一半的感情、當個更好的媽媽,或者想要讓自己的個性更沉穩,或是想要戰勝焦慮、憂鬱,還是想用感恩與快樂來戰勝憂鬱,又或許以上說的這些妳通通都想做到。也許妳已經有一年、十年或一輩子都生活在憤怒、拒絕別人、暴食、酗酒、忽略孩子、工作過度的壞選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