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其實是留給「還沒」準備好的人!IG創辦人教我們創造好機會的「5分鐘法則」

機會是留給「還没」準備好的人,如果有完全把握才去做,那沒有幾件事可以做得成...(圖/取自pixabay)

成功人士的命不一定比較好,但運氣肯定比別人佳,因為他們有不想告訴你的造運秘訣。例如,機會是留給「還沒」準備好的人,用5分鐘開始做大事,以及不必隱藏嫉妒心等,都顛覆大眾的思維。只要你學會了這五個方法,相信必能在新的一年,「豬」事順遂,五福臨門。

創新點:機會是留給「還沒」準備好的人,如果有完全把握才去做,那沒有幾件事可以做得成。

「命」是天生的,例如有人是含金湯匙出生,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運」是後天的,可以藉由努力讓它變得更好。許多人認為成功人士一定是比別人幸運,其實不然,他們只不過是比別人懂得製造更多機會,然後把握機會,進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運氣罷了。

創新拿鐵在「成功要靠運氣,而運氣是可以製造的!史丹佛教授:做這3件事情,就可以創造好運!」的這篇文章裡,已經告訴大家製造好運氣的3種方法。現在,創新拿鐵蒐集了更多這方面的資料,要讓大家在歲末年初脫胎換骨,搖身一變,成為集好運於一身的幸運兒。

機會是留給「還沒」準備好的人

有句話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很多人準備好了才會開始行動,但成功人士勇於嘗試,不會等準備好了才開始行動,對他們而言,機會是留給還没準備好的人。

2016年1月,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完成了一天内從台北騎單車到高雄,總共380公里的挑戰,面對媒體詢問做了什麼準備,這位56歲的「阿北」在臉書中說:「如果有完全把握才去做,那沒有幾件事可以做得成。不管會不會成功,只要開始做,就有一半的機會成功。面對困難,應該要問『怎麼做到?』不怕失敗,才有機會成功。成功和失敗唯一的差別,就是意志力而已。」

2018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前往非洲考查,在南非金山大學發表演說表示,企業家不會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才開始行動,因為覺得準備好了才行動,時機上已經晚了。因此馬雲說:「此時不做,更待何時」(If not now, when?)

所以,機會是留給勇於嘗試,大膽行動的人。凡事去做了才有機會,當機會多了,碰到好運氣的次數才會增加。但許多人仍會用「準備好了,再開始行動」做為拖延的藉口,Instagram共同創辦人凱文·西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教我們可以用「5分鐘法則」來改變拖延的習慣。

用「5分鐘法則」開始做大事

對多數人而言,「5分鐘」做不了什麼事情,不如拿來上網或隨便打發。但西斯特羅姆卻覺得「5分鐘」很好用,可以克服對夢想及重要計畫起頭的恐懼,改變拖延的習慣。他說:「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就跟自己約定,做5分鐘就好。等5分鐘過後,你可能已將整件事做完了。」而西斯特羅姆的這套法則,其實有一些科學根據。

首先,我們通常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拖延重要事情。例如寫小說是你的夢想,但你怕做不到,所以一直沒有開始。如何克服?就從每次寫5分鐘開始,將大計畫拆成小細步,壓力就不會那麼大。 (相關報導: 一個人能夠成功,都是因為他很努力?瑞士CEO:醒醒吧!你只是中了「卵巢樂透」 更多文章

雖然「萬事起頭難」,但起步之後,通常就會覺得事情没有想像中困難。與其不斷在拖延中自責,不如早點起個頭,讓自己覺得已在進行中。心理學有個「蔡氏效應(Zeigarnik Effect)」,意指相較於已經完成的工作,人們比較容易記得未完成,或被打斷的工作。所以如果把事情放入「待辦清單(To-Do List),會讓你覺得對事情已經有了交待而一直放著。但如果先花「5分鐘」將事情起個頭,你就會一直記得這件事情,它被完成的機會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