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拒服兵役會怎樣?罰款近17萬,終身不得擔任公務員

針對蔡政府處理兩岸關係,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四成四基本上滿意、四成三不滿意。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資料照,中國軍網)

中國江西省吉水縣12日通報拒服兵役的懲戒措施,包括罰款人民幣38011.2元,不得錄用為公務員與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港媒《南華早報》稱,中國政府一直對軍隊未能足額招募的情況表示擔憂,​這次懲處是今年公布的首例,目前北京正面臨來自美國的激烈軍事競爭。

根據江西省吉水縣政府的通報,大專學歷的劉某於2025年1月透過全國徵兵網自願報名,在身體檢查、政治考核合格後,今年3月上旬獲準至武警部隊服現役。但劉某下部隊後在思想、情緒方面極不穩定,先後5次遞交離隊申請,經武警支隊新訓幹部骨幹及縣徵兵辦工作人員及該新兵家長、親屬多次談心教育無果,仍拒絕履行兵役義務。 4月19日,劉某被武警部隊作除名處理。

吉水縣政府稱,為維護依法服兵役的嚴肅性,幫助全縣適齡青年進一步樹立依法服兵役意識,依法將劉某納入「履行國防義務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實施聯合懲戒,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不得招錄、聘用為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依2025年吉水縣義務兵家庭優待金(19005.6元)2倍的標準處一次性罰款38011.2元,罰款上交縣財政,列入徵兵經費款項。罰款由文峰鎮武裝部3個月內追繳後交縣財政局。如當事人拒不執行,移交縣民法院強制執行。

《南華早報》指出​,劉男的案例是中國今年首度公開的逃兵處分。目前解放軍正積極推動軍隊現代化、力拚2027年解放軍建軍百年目標,每年全國各地都會公布部分新兵退役遭到處罰的案例,藉以震懾潛在逃兵。中國每年分兩次徵兵,吸引青年入伍一直是長期挑戰。當局不僅透過宣傳片、標語、徵兵廣告加強徵兵氛圍,還提供多項包括醫療福利、學費補貼、一次性獎勵金等優惠政策。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分析,官方公開處罰劉男,顯示中國徵兵面臨的壓力與留才的緊迫性。吳木鑾指出:「隨著國際局勢複雜、戰爭風險升高,中國希望服役者明白逃兵代價高昂。」不過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處罰仍屬輕微,例如新加坡逃兵最高可判三年徒刑並處高額罰款。不過也有軍事專家指出,劉男所受到的處罰過於嚴厲,這也反映出目前北京軍事優先的政策取向。

《南華早報》指出,中國目前實行混合式徵兵制,理論上18歲以上男性皆須登記,但平時志願者已足夠,實際上並不強制徵召。​不過中國正加快軍事現代化步伐,面對美國等國軍事競爭壓力,對兵源的穩定與質量更為重視。未來,如何在嚴懲逃兵與吸引人才間取得平衡,將是中國徵兵體系的重要課題。

軍事專家曾志平表示,他不認為應該以嚴刑峻法來解決徵兵問題,而是應該仰賴「全社會對國防事業的認同」。他強調:「你需要正面的力量,包括愛國主義,來激勵年輕人完成兵役。」早在2015年,《解放軍報》就曾引述軍方人士說法,稱報名參軍的人數正逐年減少,並分析原因包括:人口減少、經濟好轉帶來更好的就業機會、升學人數增加、長期和平導致國防意識薄弱,以及部分軍隊優待政策未能落實,降低了軍隊的吸引力。

《南華早報》稱,中國近年加強對青少年的軍事教育,部分大學已將無人機、火箭發射等納入戰鬥訓練內容,甚至連幼兒園也被安排參觀軍營,軍方希望藉此「播下強軍種子」。此外,中國也在尋求透過修法來提升國防教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去年表示,正研究如何加強青少年的實戰技能培訓,以因應「複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

(相關報導: 黃仁勳仍看好中國市場!FT:輝達將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深入瞭解當地客戶需求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