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超跑」今天要去哪?白沙屯媽祖圈粉年輕人:IG打卡、GPS也上場,緊跟鑾轎「像追寶可夢」

「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進入尾聲,陳其邁親臨扶轎回宮並出席媽祖回鑾安座儀式。隨後與多位民意代表共同發放壓轎金,讓排成長長人龍的民眾帶回家避凶化險、保平安。(圖/高市府提供)

「每次半夜我們點燃那道火,燒了壓轎金,幫孩子在身邊周圍圍繞,孩子就像被媽媽安撫過般安靜及冷靜,這才劃上休止符,才能去睡覺。」黃小姐,一位台灣苗栗縣通宵鎮白沙屯的媽祖廟「白沙屯拱天宮」的虔誠信徒說。

憂心與感恩

烈日下的新北土城街頭,剛滿30歲的黃小姐緊抱幼子,臉上汗水與淚水交織的她盼望著遠方傳來的鑼鼓聲。2022年,當年1歲半的兒子皮膚蕁麻疹與腸胃炎反覆發作,每晚啼哭讓夫妻倆難以成眠,「醫生診治不出原因,就會送到廟裡,你懂嗎?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我們只能祈求神明的幫助」。

憂心孩子與家務的日子幾乎壓垮她,「近三年,我們沒有一天睡好覺!很多夜裡我就是抱著小孩一起哭。」

也是2022年,白沙屯媽祖遶境至新北市土城,黃小姐帶著剛看完醫生的孩子趕往現場,心中默念:「媽祖,請救救我的孩子。」原以為人潮洶湧,自己的祈求或許難被聽見,丈夫也勸她到超商避暑休息。然而,當粉紅布幔的神轎在她面前停駐,彷彿回應她的呼喚,轎桿輕觸孩子的臉龐,黃小姐淚流滿面,感受到無形的溫暖。

她向BBC中文回憶說,取得壓轎金後,孩子當晚安穩入睡,體質逐漸好轉。如今,兒子健康活潑,黃小姐篤信這奇蹟歸於媽祖庇佑。自此,她年年加入白沙屯進香,徒步數百公里還願,每一步都滿載感恩。

黃小姐的經歷揭示了這場宗教盛事對台灣年輕世代的吸引力。過去,台灣宗教活動多以中老年信徒為主,但近年白沙屯進香現場湧現年輕面孔:來自高雄、台北等都會區的年輕男女,紛紛奔赴台灣中部參與這場信仰之旅,成為熱議話題。

白沙屯拱天宮透過臉書粉專與YouTube直播吸引逾10萬人線上觀看,年輕人則喜歡在Instagram與Threads分享進香動態與即時路線。

主辦單位還運用GPS定位與直播系統,讓信眾可以即時追蹤媽祖行蹤,開車的香客也能透過直播感受「媽祖與我同在路上」的共鳴。

2025年報名香燈腳(媽祖信眾的俗稱)達32.9萬人,較2024年的18萬人激增近一倍,創歷史新高。一名台灣網友在X平台分享稱,白沙屯進香不只是宗教盛事,更是心靈與身體的試煉,年輕人透過徒步找回對土地的連結。

這種現象反映年輕世代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認同,他們在進香中尋求心靈慰藉與社群連結,同時以科技放大信仰的影響。在台灣同婚受到熱議的時候,媽祖成為許多同志伴侶的寄託,他們以「媽祖的愛不分性別」向台灣社會及媽祖信眾遊說祈求支持。

對此,中興大學特聘教授廖振富在臉書分享:「白沙屯進香藉由網絡即時報導與民眾的親身見證,透過科技畫面的視覺撞擊,激發年輕人對台灣鄉土的熱愛。」

年輕信徒的故事

台灣約有3000座媽祖廟,信眾遍及各行各業,他們視媽祖為慈悲的母親,守護眾生度過風浪。

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台灣最具特色的宗教盛事之一。自清代以來,苗栗通霄拱天宮的媽祖神像每年乘粉紅鑾轎,徒步約400公里前往雲林北港朝天宮,路線與天數全憑媽祖「指引」,神轎因其鮮豔色彩與靈動步伐被暱稱「粉紅超跑」。 (相關報導: 美中貿易戰火暫歇,瑞士談判桌上煙硝濃!分析師:雙方若同意讓一步,關稅可望降到60% 更多文章

30多歲來自台北市的小高是今年的一位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