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產業慘陷寒冬!業者認倒閉潮「全國剩10家苦撐」,50年龍頭也逃不過陣亡

昇漢旅行社宣布將於4月底歇業,標誌著台灣觀光業一個時代的結束,第二代負責人柯牧洲表示,面對產業困境,能夠「安全下莊」已經是幸運。(示意圖/取自pixabay)

近年來台灣觀光業面臨巨大挑戰,連老字號旅行社也難逃寒冬。成立逾50年的「昇漢旅行社」近日宣布將於4月30日歇業,震撼整個旅遊圈。第二代負責人柯牧洲坦言,產業環境早已惡化至難以為繼,歇業反而是「安全下莊」。他指出,旅行社過去主要接待日客與陸客,尤其2008年陸客開放來台後,營收大幅成長,陸客占比一度達七成,年利潤高達三千萬元。然而,2016年兩岸關係轉趨緊張後,陸客大幅減少,業績直線下滑,最終無力回天。

儘管曾努力轉型開拓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昇漢的收入始終無法回到過去水準。柯牧洲透露,目前本土接待陸客的旅行社,從高峰期的約80家萎縮至不到10家。他直言,現今旅遊業講求「誰掌握客源誰就是老大」,外資以「一條龍」模式包辦旅行社、飯店、遊覽車到購物點,本土地接業者被擠壓到毫無利基。即使未來陸客解封,也未必能恢復獲利,「這一行早就沒有未來了。」

台灣1產業慘陷寒冬!業者認倒閉潮「全國剩10家苦撐」

根據《CTWANT》報導,整體而言,台灣觀光業復甦腳步緩慢,結構性問題浮現。台灣國際觀光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玉華指出,相較於越南佛手橋、泰國富國島等知名景點,台灣缺乏具代表性的「記憶點」,難以吸引國際目光。若不積極開發亮點景區並強化行銷推廣,台灣在國際觀光市場中的吸引力將持續走弱。

此外,兩岸觀光尚未解封,也讓台灣旅行社間競爭更形激烈。林玉華指出,雖然日韓與東南亞旅客成為目前主力,但與高利潤的出境團相比,入境旅客每人僅能帶來數百元收入,難以支撐業者營運。若無法切入高端旅客與獎勵旅遊市場,許多旅行社將更難生存。

報導中,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也提醒,國際觀光雖已恢復八成,但仍短少200至300萬陸客的流量,加上外部市場尚未有效補足,台灣距離「千萬人次」的年度觀光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靜宜大學副教授黃正聰則進一步指出,全球經濟受關稅戰衝擊轉弱,人民旅遊支出減少,不只入境,連出境市場未來也可能出現負成長,亞洲各大觀光國恐怕都難以倖免。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