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川普掀起全球關稅戰風暴,對中國商品加徵最高達34%關稅,甚至對台灣部分特定產品也重課32%關稅,引發市場不安與各界關注。尤其美方針對中國發貨的小包裹擬課近50%重稅,導致大批中國製紡織品恐無法銷往美國,轉而傾銷至台灣市場,引發對本土紡織產業的沉重打擊。
川普關稅戰中國恐靠免運傾銷,台灣紡織業基本上被宣判死刑
前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直言,「台灣紡織業慘了!」他指出,受影響的不僅是中國企業如阿里巴巴、SHEIN等跨境電商平台,後續也將連帶衝擊台灣市場。因為這些本來要出口美國的陸製服飾、襪子、毛巾等商品,勢必會轉向其他市場清庫存,而台灣就是可能的主要去處。
若淘寶、京東等平台再推出「對台免運」等優惠措施,便會進一步壓縮本土業者的生存空間。王浩宇認為,這對本土紡織、毛巾與織襪等傳統產業來說,「基本上是宣判死刑」。他坦言,自家品牌主打機能性產品,受衝擊較小,但對於其他中小型紡織業者則是嚴峻挑戰。
他也呼籲,雖然可以期待政府出手透過關稅保護本地產業,但目前政府面對多方壓力,恐難即時介入。他憂心指出,如果台灣消費者不支持台灣製造,產業可能從最基層開始崩解。
為了因應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對台灣產業的影響,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宣布,政府已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提出9大面向、共20項具體措施,總預算達880億元,涵蓋工業700億元、農業180億元,以協助受衝擊產業因應挑戰。
卓榮泰表示,方案內容包括融資貸款優惠、加碼補助、租稅減免、協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與提升外銷競爭力等,特別針對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將給予優先扶持。此外,政府將啟動與美方交涉程序,針對此次關稅政策中「三大不合理、不公平之處」提出嚴正抗議,並強調台灣一直是美國可信賴的貿易夥伴,未來希望雙方能持續深化合作、追求雙贏。
目前評估顯示,台灣受關稅衝擊較大的產業包含電子資訊、鋼鐵、金屬、機械、汽車零組件、建材與家電等;農業方面則以蝴蝶蘭、毛豆、茶葉與漁業產品如吳郭魚、鬼頭刀、鱸魚等為主,政府將加強支援,降低市場衝擊與就業風險。 (相關報導: 汽車集團龍頭大裁員!「近千員工慘失業」工廠即刻停產,關稅衝擊股價大跌9%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