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日本友人宮崎滔天家藏兩件革命黨人題簽字幅,揭示了1914年孫中山與黃興分裂時革命黨人反應的新史實及新意義。孫中山、黃興領導革命黨人反對袁世凱獨裁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1914年6月,黃興由於對孫中山籌建中華革命黨採取集中權力的做法不滿,準備於30日離日赴美。這標誌著二人關係公開分裂,革命黨人也面臨分裂危機。
這兩張字幅反映了這樣的史實:6月27日,孫中山召集革命黨核心骨幹60餘人為黃興舉行集體送別宴會。席間,眾人揮毫在兩張大紙幅上題字簽名以為紀念,表明宴會氣氛融洽。題詞內容反映了眾人對黃興的尊重與友情,對其與孫中山分裂並出走多抱以諒解、包容態度。這一史實表明,革命黨核心骨幹群體在孫、黃二位領袖的示範和努力下,共同維護了革命黨的團結局面。二位領袖的分裂,在革命黨骨幹群體層面並未產生大規模、普遍性、公開化的分裂和衝突等負面效應。
筆者對兩紙幅上的文字作了辨識與梳理,共有67人的92組題簽,其中有2人只有簽名而無題詞。題詞內容多為古詩、名句、辭彙等,且多二字、四字等短語,內容多樣,雖然大多言簡意隱,但結合當時情境,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相近的意涵和情緒。下面主要按題詞的語義等梳理分為九個類別,並加注一些相關資訊列表如下,重複人名則後加(重複)。
以下內容按「題詞、 簽名、(籍貫及中華革命黨關係)」排列。
悲情與憂慮(14條)
文章有神交有道,新豐美酒鬥十千。人言愁我始欲愁,今宵清醒何處? 何天炯(廣東,廣東支部長)
世人皆醉我獨醒 黃興(湖南,4月30日未入黨「重要人物」)
均,天下之至理也。均發均懸,輕重而發絕,發不均也。均也,其絕也莫絕。人以為不然,自有知其然者。 黃複生(四川)
讚譽(26條)
肝膽照人 謝持(四川,4月30日未入黨「重要人物」總務部副部長)
浩然之氣 李貞白(雲南,4月30日未入黨「重要人物」)
還我本來 白逾垣(湖北,4月30日未入黨「重要人物」)
古道熱腸 柏文蔚(安徽,籌委會委員,黨內「重要人物」)
古道照顏色 胡漢民(廣東,4月30日未入黨「重要人物」籌委會委員、政治部長)
勸勉(11條)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竇家法(雲南,籌委會委員、政治部長)
俠義(6條)
友情(10條)
吾道不孤,齊王不忘一飯恩 戴天仇(戴季陶)(四川,黨內 「重要人物」、署理浙江支部長)
革命道路與志向(13條)
樹德務滋,除惡務盡。 淩鉞(河南,籌委會委員、黨務部第一局長、河南支部長)
興亡勝敗歎英雄,黃士俠骨荒丘,數千年後幾多為龍為狗。君不見,六朝煙草餘芳樂,幾片降旗上石頭。青天外,白洲,暮鴉斜照水悠悠。 熊克武(四川,黨內「重要人物」)
暫以匹夫好國難,艱於亂世取人才。每曾慮到難謀處,裂破肺肝天地哀。 熊克武(重複)
老白狼,白狼老,平民說我白狼好。二年來,三邊貧富均勻了。——錄白琅軍歌 彥章
先搜阪,後搜山,看你這些妖精往哪攢。——甲寅(1914) 夏月錄白琅軍歌。 彥章(2)(重複)
借景抒情
蓬萊清淺 楊庶堪(四川,籌委會委員、政治部副部長)
只有簽名無題詞
許崇智(廣東,4月30日未入黨「重要人物」軍務部長、福建支部長)
蔣中正(浙江,1914年7月6日奉孫中山派遣離日本返國赴東北策動反袁活動)
李烈鈞1924年補寫
謂之天均 李烈鈞(江西,1914年1月離日本赴歐,4月30日未入黨「重要人物」,1924年秋赴日)古道照顏色,從容為聖賢。李烈鈞 (重複)。
林振雄當時正好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顯然是受孫中山先生號召加入了中華革命黨也參與了該次聚會,並題寫了「色空」兩字。
「經日本神戶孫文紀念館主任研究員蔣海波老師幫助聯繫,我和東京大學在讀博士鐘周哲先生約定,於是日下午兩點,赴池袋拜訪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的好友宮崎滔天的曾孫宮崎黃石先生。此程主要目的,是希望邀請宮崎黃石先生參與《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專案。
宮崎黃石是宮崎滔天的後人,我進屋坐下後便向黃石先生較為詳細介紹自己:『在服務辛亥文化的工作中,我所擔虛職為辛亥革命網副總裁、臺灣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大陸地區代表、南京辛亥粥會會長。這次來到日本,一方面,與在這裡留學的孩子分別已近兩年,非常想念;既到了日本,也想如果可以完成一些辛亥相關的工作就好了。日本與中國辛亥革命的關係甚深,在這裡,也有很多對辛亥研究飽含熱情的老師。而這次來拜訪您,是辛亥工作中的核心一項。』我代表兩岸辛亥後裔向黃石先生與夫人致以問候。特別提到何天炯先生後人、北京近史所的李長莉老師,李烈鈞將軍在上海的孫兒李季平先生,林振雄將軍在澳門的孫兒林丹生先生……。他們都與宮崎家有深厚的世交之誼,為我的赴日之行給予了特別的祝福,祈禱與黃石先生的會面能順利。
9月中旬我已到日本,一日,看到林丹生先生發來的書法作品書寫了祖父林振雄先生題於宮崎家藏字幅上的『色空』二字,他認真裱好,掛在家中作為永恆之紀念。作品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宮崎家藏字幅的影印件;中部即是著力甚深的『色空』二字,丹生先生蓋了自己的名章及『火中蓮』閒章;下部書以細楷,注解歷史淵源。感動於他對家族史的不能忘情,遂與之商,可否再書一份寄到日本,若拜訪黃石先生的話,我便將此當作一份可紀念的禮物交呈於他,以後裔間的深情世誼相邀,也或許更容易為專案達成對他的邀請。林先生以為然,重寫一幅,按囑補書『祝中日友誼長遠 宮崎黃石先生惠存』,再次認真裝裱,不數日快遞到了日本。
藍薇薇(左)與宮崎黃石(中)、夫人(右)合照。(作者提供)
我取出林丹生先生特地從澳門寄贈的書法作品,遞呈給黃石先生。黃石先生與夫人小心翼翼展開,珍視地撫摩,細緻地觀看林丹生先生的墨蹟。他很熟悉家藏題詞幅中革命黨人們的題詞,以往看到的是林振雄將軍書於1914年的書法『色空』;今日,則看到了一百多年後林振雄孫兒所寫的『色空』,同樣跨越重洋來到了宮崎家族,可感受到黃石先生心中的波瀾。
藍薇薇女士對宮崎黃石夫婦的拜訪已持續了約兩個小時,離開時,回頭看了一眼帶來的林振雄將軍之孫林丹生先生的書法作品,正莊重地掛在孫中山先生所書『推心置腹』的左下方。一百多年後,血脈再連,適得其所」。
摘自〈藍薇薇|拜訪宮崎滔天後人宮崎黃石先生〉文章部分內容。
不久之前,見到一篇梅屋莊吉曾外孫女小坂文乃早前在網上發佈的文章,裡面的題字紙幅被製作成優雅風格的屏風樣式的圖片吸引了我。從題字的相關人員分析,推測時間大約也是在1914年左右,此時的革命黨人與梅屋莊吉往來甚是頻繁。
小坂文乃現在日本經營的高級餐廳「松本樓」,經常都有接待慕名而來的各國政要,極負盛名。二樓有一房間擺放著梅屋莊吉與民國時期政要的一些交往的珍貴照片和墨跡。
(相關報導:
林丹生專文:林振雄與李漢藩毆鬥之新證
|
更多文章
)
最近本人也撰寫了一篇廣州黃埔軍校紀念碑上面孫中山銅像的來由,詳細的介紹軍校教育長林振雄寫信給梅屋莊吉,請求他贈送銅像安放在軍校的過程。
林振雄寫信給梅屋莊吉,請求他贈送銅像安放在軍校。(作者提供)
相信小坂文乃手上也有當時的相關資料。若果他日有緣結識,再續先輩情緣,我一定會將梅屋莊吉護送銅像來軍校的詳細情形告知,重溫那段中、日革命先賢友誼的故事。
(相關報導:
林丹生專文:林振雄與李漢藩毆鬥之新證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