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諾貝爾和平獎 文章列表
#
諾貝爾和平獎
約 1,26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商業
新知
世界
1產業龍頭將掀倒閉潮!上百間工廠全倒光「400萬人慘被裁員失業」,8成出口完蛋、經濟退回原點
美國川普政府針對亞洲成衣出口國孟加拉的商品加徵37%關稅,儘管川普隨後暫緩對孟加拉及數十個國家的關稅措施,但這些關稅隨時可能恢復,這對成衣業佔出口總額逾8成、面臨數百萬工人生計重大威脅的孟加拉更是沉重打擊。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11 16:20
新聞
國際
「反民主的第一步,就是攻擊媒體跟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痛批川普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Stiglitz)日前接受《Intercept》專訪,對川普政府對民主、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攻擊提出嚴厲批評,並譴責哥倫比亞大學在面對聯邦資金壓力時的妥協行為。
國際中心
2025-05-05 17:31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MIT既是麻省理工•也是臺灣製造引導
上周四月三十日,美國大學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頂級期刊《MIT史隆管理評論MITSloanManagementReview》,在臺北舉行臺灣版創刊酒會,由原文版發行人蓋德寶女士DeborahGallagher與臺灣版發行人吳嘉璘董事長主持,我受邀擔任英語致詞人。
吳統雄
2025-05-05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韋安觀點: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的槓桿與關鍵支點
「和平從來不是承諾的產物,而是交易、妥協、戰略平衡下的結果。」
韋安
2025-04-05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華盛頓、莫斯科、北京與特拉維夫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
——「秩序不是保障,而是實力的制衡與妥協」。
韋安
2025-04-04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沈雲驄觀點:偽言論自由社會
參與支持巴勒斯坦抗議運動的哥倫比亞大學生哈里爾(MahmoudKhalil)遭川普政府遣返事件,引發美國「言論自由」爭議,聯邦法院即將於近日做出裁決。但退一萬步問,即便不遣返,能算言論自由的勝利嗎?人民從此生活在一個能自在發表、充分交換意見的社會嗎?
沈雲驄
2025-04-02 07:00
新聞
國內
財經
光材料就破75萬!媲美諾貝爾獎「唐獎獎章」金價水漲船高 由日本設計大師操刀
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獎章(150克、18K金)拍賣出新台幣31億元(1.035億美元)為烏克蘭孩子們籌款,創下百倍諾獎獎金的歷史天價;媲美諾貝爾獎的唐獎獎章究竟價值多少?隨著近日金價再創新高,214克由9999純金打造的唐獎獎章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上周現貨金價每盎司漲至3038美元,每枚唐獎獎章光是材料本身即價值75.8萬元,閃耀得主姓名的世界大獎榮耀加上自國際競賽脫穎而出,無與倫比的設計創意與工藝水準,均為唐獎獎章增添傳世價值。
李孟恩
2025-03-28 08: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盧倩儀觀點:一窺美國黑錢陰影下的跨國認知操弄網絡─以《報導者》為例
藉歌頌烏克蘭民族主義—包括極端民族主義—來激發台灣國族主義是台灣綠媒談論俄烏戰爭的一條隱約但固定的軸線。近日《報導者》做了一系列〈基輔現場〉「深度報導」,這些報導疑似為了煽動民族主義而不惜宣揚另類事實,甚至傳達「和平的條件若不夠『好』還不如不要和平」此般鼓吹延續戰爭的訊息,將不斷被送上前線絞肉機的年輕生命視為糞土。
盧倩儀
2025-03-27 07:1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美國優先」的戰爭與和平:美國人支持川普對中國開戰嗎?
美國總統川普向來以「不可預測」、甚至是「施政的不連貫性」著稱,不過許多人認為川普不願意捲入軍事衝突,倒是川普相對確定的特色。當美俄關係迅速升溫,川普也意圖儘速結束烏克蘭戰爭,似乎更印證了這一點。不過多位美國學者指出,川普其實是「孤立主義」與「好戰領導人」的矛盾結合,加上美國民眾表面上傾向和平,最新民調顯示他們其實也非常願意使用武力,美國可能在必要時對中國也不惜一戰。
國際中心
2025-03-24 07:31
新聞
政治
幫郭台銘擬稿上書習近平?張顯耀控報導不實:有心人士搞政治操弄
前國民黨立委張顯耀在2024總統大選期間,被控受中國指示力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搭檔參選,被依涉《反滲透法》罪嫌起訴。有媒體曝光起訴書內容指出,郭台銘曾透過張顯耀草擬文件上書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信中表示希望與中國簽定「永久和平協議」,還強調自己「願意俯下身子」成為徹底和平解決台海問題、從而榮膺諾貝爾平和獎的墊腳石;對此,張顯耀發聲明澄清絕無此事,並表示有心人士刻意利用媒體放出完全悖離事實的新聞。
李孟恩
2025-03-22 20:24
新聞
國際
財經
軍事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川普正在顛覆美國建立的世界秩序
八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一個相對仁慈的霸主,吸引著眾多願與美國結為夥伴和盟友的國家。這一切都植根於美國為應對二戰亂局而發起的兩項重要舉措。
Yaroslav Trofimov
2025-03-18 12:10
評論
國際
專欄
呂恆君觀點:范斯的外交—威權與「規訓」
范斯的成名作是其2016年所出版的自傳性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Elegy:AMemoirofaFamilyandCultureinCrisis)。這是一部關於美國鐵鏽地帶底層貧困白人階層的危機錄:作者不僅以親身經歷刻畫了他們的無望與無助,同時亦以「規訓」之目光處處審視著他們的不堪,譬如粗魯、缺乏責任感、不夠勤奮努力等。
德國之聲
2025-03-07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呂恆君觀點:川普的外交策略—一朵「惡之花」?
在美國大選兩黨激烈對峙之際,一向關心國際事務的羅馬教宗方濟各曾敦促選民們「憑良心思考與選擇」,就墮胎及移民等敏感問題「兩害相權取其輕」。顯然,就大部分中間選民及觀察者而言,川普即使再度當選,亦有望於美國憲政框架之下節制其權力,更有機會汲取首次執政經驗的教訓與不足。
德國之聲
2025-02-26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冀證其非「網路漢奸」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兩黨領袖宣布,將提名營運社交媒體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李穎,以及人權組織「維吾爾運動」(CampaignforUyghurs)為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以表彰他們為維護人民權利和尊嚴所做的不懈努力。李穎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中文組電話訪問時表示,這一提名令他既感到榮幸,表示會決心繼續推動中國社會管理的改善。
自由亞洲電台
2025-02-10 11:30
VIP
國際
歷史
大國博弈
川普的「接管加薩」計畫被罵臭頭,但《經濟學人》認為「他的確說對了幾件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4日晚間突襲宣布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使其成為中東的「海濱度假村」,並表示要讓200萬名巴勒斯坦人遷出這片土地。此言論不僅震驚全球,就連許多共和黨人都感到意外。儘管川普的計畫簡直是天方夜譚,但《經濟學人》6日指出,他對加薩的看法也不完全是錯的。
李岱青
2025-02-07 17:22
風生活
美食
新知
奇異果不必用刀削、湯匙挖!內行教簡單1招「果皮秒脫落」,不費力快速又光滑
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許多人食用時會對半切開,用湯匙挖,或是用刀削皮,甚至一片片剝。不過,旅居日本的台灣作家「魚漿夫婦」分享了一種日本網友的獨特去皮法,只需熱水和冰水,就能輕鬆去皮,讓奇異果保持完整外型。這種方法曝光後,立刻引發熱議。有網友驚呼這樣的處理方式讓奇異果光滑到「還以為是棗子」,也有人躍躍欲試,想親自體驗這個快速的去皮技巧。
施俞婷
2025-02-07 14:39
新聞
國際
川普要「接管」加薩走廊?BBC直言「做不到」,但以色列極右翼已打蛇隨棍上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川普)聲稱計畫讓美國「接管」並「擁有」加薩(Gaza),並在此過程中重新安置當地居民。他的計劃不會實現,因為這需要阿拉伯國家的合作,而這些國家已經拒絕了該提議。
BBC News 中文
2025-02-07 10: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林基興觀點:卡特的疑問─兩岸為何不坐下來談?
古希臘神話,主神宙斯送盒子給潘朵拉,叮嚀不可開,潘朵拉不敵好奇心誘惑而偷開,頓時盒中不幸的事物飛往人間,她趕緊蓋上,盒內只剩「希望」。海內外喜歡猜測大陸武統台灣的時間,為何不將力氣花在「希望」兩岸和平呢?一步一腳印,多一分力氣即多近和平一步。
林基興
2025-01-26 07:1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重磅專訪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2.0時代,中東恐再掀波瀾?耶路撒冷郵報前總編預言2大進展
「川普2.0」時代正式來臨,中東局將出現什麼變化?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前總編輯雅科夫.卡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預言,「川普不僅想徹底終止以哈戰爭,還想推動更大規模的《亞伯拉罕協議》,讓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正常化。這不僅將徹底改變中東局勢,還將為以色列打開伊斯蘭世界的大門。」
王秋燕
2025-01-24 09: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科技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中國前景好壞,佛里曼打臉經濟學人
曾經在2021年將台灣定調為「世界上最危險地方」的《經濟學人》,隔(2022)年也曾對中國大陸的發展前景做出預判。當時《經濟學人》認定美中關係恐已無法用「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Trap)來形容,原因在於中國崛起已達到高峰,而且開始衰退走下坡,因此「才會急著挑戰美國,試圖奮力一搏」。
張鈞凱
2025-01-13 06: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