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國立場 文章列表
#
美國立場
約 1,1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可以討厭中國,但不該拒絕中國市場
在一個世界巨變的時代中,更可以凸顯國家執政者的遠見與智慧,尤其臺灣長期夾在美中兩大強權的推擠中,執政者更需要有超乎其他國家領袖的能力,才能在這種詭譎的政治環境中安身立命,但是我們看到國內的政治局勢,卻不禁感到憂心忡忡。因為民進黨過去幾次是靠「反中」才保有執政的權力,而現在「反美」卻是一股國際的潮流,如果民進黨還是堅持一貫的支持美國立場,在可預見的國際兩大強權對抗中,對於臺灣的未來發展恐怕是弊大於利的。
李坤隆
2025-05-13 05:40
VIP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BBC大哉問:華府與北京終於開始談判,但為什麼是現在?
在雙方相互放話、對嗆的階段過後,全球兩大經濟體終於在瑞士開始會談,世界各國無不希望美中貿易戰出現緩和跡象。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美中雙方都試圖將對方形塑得更為窘迫,但這個星期兩國代表卻都坐到了談判桌上,並且宣稱「是對方要求這麼做的」。既然自己底氣十足、是別人哭天搶地,那麼為什麼還要配合對方進行協商呢?
國際中心
2025-05-11 13:28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台灣總統首次紀念歐戰勝利,BBC大哉問:賴清德的政治盤算是什麼?
5月8日二戰歐洲戰場結束戰事80週年,台灣官方首度舉行相關紀念活動,總統賴清德接待歐盟、英國等外國代表並發表演說。
BBC News 中文
2025-05-09 09:19
新聞
政治
中文課變政治課?清大師要求學生拍「罷免宣傳片」 校方回應了
藍綠罷免進入二階尾聲,罷團皆積極宣傳,豈料,有一名國立清華大學的學生指出,在中文系的選修課程「基礎影像敘事」,授課講師要求的作業是設計大罷免宣傳影片,更將分數定為總成績的30%,讓不少學生決定退課;對此,清大中文系回應,尊重教學自主,但已請該課程教師進行適當的調整。
傅乙珮
2025-05-08 21:0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川普對中貿易戰進化史:從2000億美元到145%全面開打,「鴿派抬頭」是煙霧彈還是轉機浮現?
5月7日,距離川普宣佈「解放日」關稅超過一月,中美政府各自宣佈將派代表在瑞士舉行會談。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美中貿易談判 北京學者:不相信很快有成果,關鍵要看「這場會談」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關稅戰後,美中貿易談判出現「重大轉折」,美中官方同時宣布,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Bessent)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5月10至11日將於瑞士展開貿易談判。中國學者分析,中國一直「堅決反對」川普發起的貿易戰,但「問題最終還是要解決」,他補充說,美中談判不可取代,但也不相信很快會有成果,還是要看美中元首「這場會談」,也就是「川習會」。
兩岸中心
2025-05-07 13:54
新聞
國際
美眾院通過法案,強調聯大2758決議「不涉台灣主權」
美國眾議院週一(5月5日)通過兩項對台法案,其中《台灣國際團結法》(TaiwanInternationalSolidarityAct)明確指出,1971年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但是「並未處理台灣和台灣人民在聯合國及任何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也沒有對中國和台灣關係採取立場、亦未涵蓋任何涉及台灣主權的敘述」。
德國之聲
2025-05-07 09:38
新聞
政治
曝關稅談判「誰先談誰倒楣」!郭正亮指將被美國狠狠割肉:政府急什麼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3日指出,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領下,政府團隊已於美東時間5月1日,結束在華府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與美方的首輪實體磋商。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上指出,現在局勢非常清楚,「誰當第一個誰倒楣」,站在美國立場看,第一個談判國一定要「狠狠割肉」,才能夠作為示範。
陳明遠
2025-05-05 23: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談,還是不談?美中「膽小鬼賽局」,到底誰會先讓步
週五上午,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宣布,北京正在評估與美國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的可能性。
BBC News 中文
2025-05-04 12:03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賴清德罷免聲浪,拆解臺灣民主的韌性與危機
2025年春,高雄的午後,一場悄悄進行的連署行動在青年公園旁展開。幾張簡陋的摺疊桌,幾把藍色陽傘,一疊疊白色紙本上寫著斗大的字:「罷免賴清德,還我未來。」來往的行人,有些匆匆一瞥,有些停下詢問,有些遲疑再三後,拿起筆簽了名。「不是說支持誰的問題,是我們生活真的太難了。」一位年約三十的男子苦笑說。
徐聖傑
2025-05-03 05:4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這次台灣擺明要把我們變成中國香港人!」居台港人大失所望,台灣現在還撐香港嗎?
移居台灣快5年的香港人小波(化名),4月的一天正漫無目的地刷著手機。當看到一則有關當局要收緊港澳人士移台政策的貼文時,她脫口而出說了一句廣東話粗口。
BBC News 中文
2025-05-01 19:39
風生活
國際
政治
即時
「出口4.5兆元」都要課125%關稅!1產業成最大苦主,86萬職缺要成空了
貿易戰沒有贏家!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指出,因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關稅戰,以及中國的強力反制,已對美國出口商造成重創,影響範圍涵蓋超過86萬個就業崗位,尤以農業最為嚴重。
黃卓霖
2025-05-01 14:54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與他無關卻處處有其蹤跡:川普關稅衝擊星、澳、日、韓亞太四國大選,唯獨菲律賓不受影響
亞太多國即將在未來數個月舉行選舉,雖然像是新加坡、澳洲、菲律賓、南韓和日本的競選話題,主要還是圍繞在地方議題,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拋出的關稅震撼彈,卻真實地在各國選舉中,投下沉重的陰影和影響。
李靖棠
2025-04-29 17:50
新聞
國際
總統換人做,就能彌合分歧嗎?學者:韓國的世代矛盾與政治極化,已來到歷史最嚴重的時刻
距離韓國總統大選還有六周,這場選舉將決定誰來接替遭罷免的尹錫悅。整個社會依舊嚴重分裂,幾乎看不到在即將上台的新政府領導下,為國家利益實現團結的跡象。
德國之聲
2025-04-27 18: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美中矛盾下的台灣—給台灣政府與人民的建議
美中關係在如今愈發的受到世界關注,甚至可以說世界不關注也不行。一個正要崛起的大國遇上一個已經稱霸幾十年的霸權,兩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再近幾年來不斷地推升。這體現在軍事的競爭、聯盟的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五眼聯盟」與「四方安全對話」vs以中國為首的「亞投行」與「北京香山論壇」)以及經濟的相互牽制(美中貿易戰)等等……。
黃凱祥
2025-04-26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美中談判羅生門:北京剛說雙方「任何談判進展都不是事實」,川普卻稱「早上才跟他們談過,但我不能說他們是誰」
在北京否認與美方正在進行貿易談判後,美國總統川普24日再度表示,雙方確實針對貿易問題正在進行對話,而且「今天早上他們才開過會」。但是當媒體追問有哪些官員參與談判時,川普卻說「『他們』是誰不重要,我們晚點可能會透露,但今天早上確實有開會,我們一直在與中國接觸」。
國際中心
2025-04-25 11:09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專欄
王義雄觀點:關稅戰促使美國加速衰敗,中國趁勢崛起
2025年4月,全球市場因美國關稅政策的反復無常陷入劇烈震盪。川普政府自年初以來不斷加碼關稅,甚至推出「對等關稅」政策,試圖以單邊主義重塑國際貿易規則。然而,這一政策不僅未能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反而將美國推入多重經濟困局。
王義雄
2025-04-24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張登及觀點:總統應擱置民進黨主席「脫中入北」政策評論
媒體報導,執政黨於4月9日舉行中常會,援例邀請知名學者提出專題報告。之後執政黨發言人轉述主席談話,表示他跟應邀主講學人的想法「比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這個過程是很正面的」。筆者聞知一則以喜,三則以憂,願有司決策時三思。
張登及
2025-04-21 06:30
風生活
即時
習近平卡關了!中國商品太多沒地方去 全世界怕爆「同一件事」
隨著美中貿易戰加劇,中國試圖透過深化與東南亞及歐洲的合作來突破出口困境。習近平近期密集出訪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盼借助區域盟友緩解美國145%高關稅的重壓。然而,在中國尋求新機會的同時,全球多國卻對中國商品的流入感到高度警戒。
周育信
2025-04-15 15:04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鄧聿文觀點:北京不忍了!川普善變,與其退讓不如硬扛
川普的對等關稅強度超出了市場預期,第一個出來反制的是北京。雖然外界預期北京會有不滿,然而,北京對美國全部輸華產品加徵同等程度的關稅,並綜合運用出口管制、不可靠實體清單、反壟斷調查等非關稅工具,在多個領域對美國進行系統性的反擊,其力度之強同樣超出市場預期,導致美股在第二天再次暴跌。
德國之聲
2025-04-10 0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