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發起關稅戰後,美中貿易談判出現「重大轉折」,美中官方同時宣布,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5月10至11日將於瑞士展開貿易談判。中國學者分析,中國一直「堅決反對」川普發起的貿易戰,但「問題最終還是要解決」,他補充說,美中談判不可取代,但也不相信很快會有成果,還是要看美中元首「這場會談」,也就是「川習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美方近期不斷地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的會談是「應美方的請求舉行」,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 同時中方也多次說過,中方對於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施壓、脅迫對中國都是行不通的。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維護國際的公平正義。
香港《南華早報》7日報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表示,中美在瑞士舉行會談,這一聲明標誌著中國立場的「重大轉變」,取消對中國商品的極高關稅「不再是中美貿易談判的先決條件」。時殷弘表示,這意味著「中美經貿關係在經歷了三個月的動盪之後,情況終於開始和緩,但能否達成經貿協議,仍有待觀察。」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表示,這次會談發出了一個正面訊號,「無論貿易戰持續多久,接觸對話都是不可避免的選擇」。朱鋒表示,中國一直「堅決反對」川普發起的貿易戰,但「問題最終還是要解決」,他進一步說,瑞士的對話將使雙方走上「實質性協商的軌道」。
然而,朱鋒指出,美國與日本、印度、韓國和加拿大的貿易談判迄今尚未取得任何「實質成果」,並補充說,他不相信美中對話「很快就會取得成果」。 (相關報導: 美國財長貝森特對上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美中貿易談判將在瑞士舉行會談 | 更多文章 )
朱鋒表示,儘管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長貝森特的會晤將對恢復中美高層對話產生積極影響,但「兩國元首(川習會)之間的直接溝通與交流仍是不可替代的」。朱鋒說,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對話也將對「全球經濟穩定」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