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還是不談?美中「膽小鬼賽局」,到底誰會先讓步

川普亞洲行第三站來到中國,習近平在紫禁城內設宴款待,並安排京劇演出。(美聯社)

週五上午,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宣布,北京正在評估與美國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的可能性。

這是一項全球期待已久的消息——美國對中國徵收高達245%的進口關稅,正在大幅壓縮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往來,引發經濟衰退的陰影。

「美方多次表達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的意願,」發言人對媒體表示。

「中方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打,中方將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美方想談就應拿出談的誠意,要在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單邊加徵關稅。」

這一聲明發布前一天,中國官媒相關的微博帳號曾表示,美方一直在尋求對話。而在這一週前,川普聲稱雙方已經開始談判,但這一說法遭到中方否認。

「中國沒有必要與美國對話,」與中央電視台(CCTV)有關聯的微博帳號「玉淵譚天」於週四發文表示,「從談判角度看,目前更著急的應該是美國。」

類似的評論是在中美之間不斷的互相試探與否認之後出現,中美雙方皆不願意主動在公開場合提出對話。

問題不在於會談會否發生,而在於何時、在什麼條件下、以及由誰主動提出。

「膽小鬼賽局」

專家將這場較量比喻為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之間的「膽小鬼賽局」(game of chicken),雙方試圖在不失面子的情況下,悄然尋求互利的結果——也就是讓貿易戰降級。

「我預期雙方會來來回回,因為華盛頓與北京都不希望被看成先讓步的一方,」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莊嘉穎(Ja Ian Chong)表示。

「但整體而言,貿易戰降溫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因此雙方有共同的動機。」

澳洲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學者宋文笛(Wen-Ti Sung)則用另一種方式說明:「就像兩輛賽車迎面而去,看誰先轉彎就被視為較弱的一方。而這一刻,雙方都不想顯得軟弱。」

率承認自己啟動關稅談判的領導人,可能被視為在談判中妥協。

「誰顯得更絕望,誰就在談判中喪失籌碼,」宋文笛說,「雙方都希望塑造對方才是更急於談判的那個。」

這種雙方都想要同一結果,但誰都不願先開口,這種奇怪的僵局促使所謂「建設性模糊」策略——故意使用模稜兩可的語言,令各自都能聲稱自己是對的。

宋文笛用這種策略解釋「玉淵譚天」的微博貼文。

「這是北京正在探索利用語言遊戲,來給雙方一個下台階的可能性,這樣雙方能逐步擺脫升級的對抗。」

擺脫這場「膽小鬼賽局」的方式之一,是由第三方出面調解,為雙方創造下台階。宋文笛說另一種方式,則是對「對方已經伸出援手」採取更寬鬆的解釋。

在這方式,率先上談判桌的一方也可以將此舉定義為「回應」,而非「主動」。

對川普與習近平而言,這也意味著雙方可以同時宣稱自己在貿易戰中取得了勝利,並進入談判。

內部勝利

在這場對峙中,視覺觀感至關重要。莊嘉穎指出,貿易戰降溫是一回事,但川普與習近平還有另項首要任務——「對內交出一份勝利的成績單」。

「川普當然希望展示自己讓北京屈服;而對中國而言,習近平很可能也想讓國內民眾與國際社會看到,他成功讓川普變得更加理性、溫和與可商量,」莊嘉穎說。 (相關報導: 中國海警直升機侵入日本領空 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應對 更多文章

然而在國內,兩位領導人都面臨關稅帶來的經濟壓力。川普本週試圖平息外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因為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在第一季度出現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