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國眾議院 文章列表
#
美國眾議院
約 1,67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蔡英文立陶宛發表演說 喊話堅守民主價值:絕不因威脅而畏懼
前總統蔡英文12日於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發表專題演講,重申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承諾,並強調面對威權擴張,台灣與歐洲必須攜手共築安全與自由的防線。她也與正在立陶宛訪問的美國眾議院跨黨派議員團會晤,雙方就區域局勢與台美合作深入交換意見。
黃信維
2025-05-13 10:23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人物》經歷中國文革批鬥的台灣將軍!孫立方哭聲改變一家「黑五類」命運
近年兩岸關係緊張,在這氛圍下,中國出生的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於2025年5月1日接任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晉任中將。鮮為人知的是,孫立方的母親張至雲(本名朱蓮華)是一位具有深厚藝術造詣與堅定信念的國劇名伶,其人生歷程跨越中國與台灣,充滿戲劇性與時代印記。孫立方創下政戰官科接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主任「大總管」的先例,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在這波人事異動上,引發議論。
張曜麟
2025-05-13 08:20
新聞
國際
美眾院通過法案,強調聯大2758決議「不涉台灣主權」
美國眾議院週一(5月5日)通過兩項對台法案,其中《台灣國際團結法》(TaiwanInternationalSolidarityAct)明確指出,1971年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但是「並未處理台灣和台灣人民在聯合國及任何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也沒有對中國和台灣關係採取立場、亦未涵蓋任何涉及台灣主權的敘述」。
德國之聲
2025-05-07 09:38
VIP
國際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澤倫斯基在華府鹹魚翻身?白宮罕見讓步簽下礦產協議,專家擔憂普京搞出「假和談」
4月30日深夜,在經歷了數月劍拔弩張的談判後,烏克蘭和美國終於敲定一項礦產協議,乍看是雙方的外交勝利:基輔保住資源主權、華盛頓則取得關鍵的供應練優勢;但這表示俄烏停火又有希望了嗎?倒也不盡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指出,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表面上可能會暫時「配合演出」,限制攻勢、釋出談和姿態,藉以改善與西方的關係,但外界普遍質疑,克里姆林宮並未放棄最大化戰果的野心,其真正的戰略意圖可能隱藏在檯面之下。
李岱青
2025-05-02 18:00
新聞
國際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川普執政百日顛覆美國,接下來呢?
在一百天內衝刺處理國內大事之後,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Trump)的重心將轉向國外,後續不僅要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進行大量貿易談判,還有實現烏克蘭和平的承諾尚未兌現。
Alex Leary
2025-04-30 11:22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舒緗家觀點:「中共≠中國」─中共僅剩「統治法理基礎」的「阿斯基里腱」
中共雖然經常踐踏民意,但這並不等於他在執政過程中完全不顧民意,否則他就不必搞「大內宣」。他還是需要得到民眾支持,越多越好,這是常識。
舒緗家
2025-04-30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凃京威觀點:教宗喪禮的「座位政治學」—教廷如何看待中華民國
4月26日上午,教廷舉行教宗方濟各殯葬彌撒,全世界共有130國出席教宗喪禮。在說明為什麼教宗喪禮是全球政治界角力場之前,我想可以先為讀者說明,教廷在座位排序的基本原則。
凃京威
2025-04-28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美中矛盾下的台灣—給台灣政府與人民的建議
美中關係在如今愈發的受到世界關注,甚至可以說世界不關注也不行。一個正要崛起的大國遇上一個已經稱霸幾十年的霸權,兩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再近幾年來不斷地推升。這體現在軍事的競爭、聯盟的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五眼聯盟」與「四方安全對話」vs以中國為首的「亞投行」與「北京香山論壇」)以及經濟的相互牽制(美中貿易戰)等等……。
黃凱祥
2025-04-26 06:00
新聞
國際
政治
有不明海外資金?川普下令調查民主黨主要募款平台 民主黨大罵「介選」
美國總統川普2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指示司法部對民主黨主要募款平台ActBlue展開調查,焦點鎖定涉嫌接收外國資金與假名捐款的可疑交易。這項命令迅速引發民主黨高層激烈反彈,指控川普以公權力干預選舉籌資活動,試圖削弱對手陣營的資金動能。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25 12:16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觀點
王慶民觀點:龍應台的呼籲與「中華民國」最大公約數
4月1日,知名作家、中華民國台灣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女士,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表達了對美國拋棄烏克蘭後可能再拋棄台灣的強烈擔憂,對民進黨當局激進台獨、對抗中國的立場政策做了批評,也回顧了馬英九時期兩岸和平穩定的關係、陸台人民密切的往來,呼籲台灣與大陸再次和解,避免戰爭。
王慶民
2025-04-13 06: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建議「趁反彈先減碼」扛關稅變化 專家提醒短線注意美國一法案:台美股市又崩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在對等關稅9日實施後不到一天,宣布推出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令,唯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高達145%的稅率,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升溫。財經作家狄驤在臉書提醒,如今不確定性依然很多,建議趁反彈先減碼,且在美國眾議院通過「這項」法案後,台美股又崩了,市場信心依然脆弱。
李瑋萱
2025-04-11 10:59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50年沒見過如此險境!」蘇起:民進黨操弄5大迷思,台灣危局已火燒眉毛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9日受民眾黨政策會邀請,在其主辦的諮詢會議以「川普新方針,『抗中不保台』」為題發表演講。蘇起直言,從蔡英文到賴清德,民進黨利用5大迷思操弄民意,致使台灣陷入他入行50年來沒見過的險境,不只美國救不了台灣,賴政府竟然連關稅風暴都毫無警覺,「台灣民眾只有自求多福了!」
兩岸中心
2025-04-09 20:16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文化
不捨陸配亞亞遭惡意霸凌離台 女研究生花6小時作畫,諷刺他是「自由男神」
陸配亞亞(劉振亞)因被政府認定「鼓吹武統」,遭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限期離境,於25日晚間搭機離台,但政治效應仍餘波盪漾。碩二研究生陳立君當晚看到新聞報導,不捨亞亞在台灣被惡意霸凌,連夜創作了名為《自由男神》的畫作,諷刺賴清德政府「用所謂的民主自由,行罪惡之實」。
張鈞凱
2025-03-28 21:32
新聞
國際
川普命令解散教育部,誰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3月20日)在白宮東廳舉辦簽署行政命令的儀式,現場還找了幾位學生坐在課桌前「觀禮」。他在演說中稱,教育部對美國「沒有好處」,因為美國在每個學生身上花費的資金比他國更多,「排名卻墊底」。
德國之聲
2025-03-22 12:01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國難・秘款・沈伯洋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的贊助金備受爭議,其所創辦的「黑熊學院」被爆出收受「境外勢力」資助,接受美國資金。根據錄音,沈伯洋自稱美國在台協會(AIT)匯入他的個人帳戶,會有AIT的人會過來看訓練結果。他還說:「中國飛彈打過來對我們有很大幫助!」聞之令人毛骨悚然——不只是因其收受贊助金,更在於他見獵心喜、大發國難財的心態。
主筆室
2025-03-12 0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馬斯克與國會議員會談亮「1兆美元」目標 準備推這法直接刪減更多浪費開支
美國政府效率部領導人伊隆.馬斯克於美國時間5日晚上與一小群美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議員舉行會面,討論如何有效節省政府開支,並尋找高達1兆美元的浪費空間。此次會議細節已由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3-06 11:54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沈伯洋的寬以待己
連日來,對立委沈伯洋過去收受境外資金的質疑,再度出現新事證。沈在2019年成立了「台灣民主實驗室」,後於2020年到2023年間,直接收受了「開放社會基金會」(OSF)將近135萬美金,對此沈不得不公開回應,卻暴露其雙重標準、縱放自己的醜態。
高毓安
2025-03-01 0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川普親自斡旋 美國眾議院以2票之差通過數兆美元預算案
美國眾議院在一場充滿戲劇性的投票中,以217票對215票的些微差距通過了一項決議,這將最終形成一項規模龐大的數兆美元法案,涵蓋美國總統川普在邊境安全、國防、能源與稅務方面的優先事項。這場投票成為共和黨眾議院領導層的一場重大勝利,但也凸顯了國會兩黨分歧與共和黨內部的張力。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2-26 11:19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經濟
AI
一文看懂烏克蘭的稀土礦藏:川普為何急欲掌控這些資源?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表示「我不能出售我們的國家」。此前,他拒絕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的一項提議,該提議要求烏克蘭將價值5000億美元的礦產開採權交給美國。
BBC News 中文
2025-02-23 11:22
財經
產業觀點
商業
證券投資
理財
搖搖欲墜的波音要怎麼救?一次看懂CEO、員工、供應鏈、同業高層給出的6大建議
這幾年,波音(Boeing)事件頻傳,從工廠狀況不斷、太空人被滯留在航空站、飛機艙門脫落、內部罷工……,還不算上2018、2019年發生在印尼及衣索比亞的兩起大型空難,就不難看出這間公司出了不小的問題,同時也讓它的名聲蒙塵。
黃知青
2025-02-21 09: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