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深夜,在經歷了數月劍拔弩張的談判後,烏克蘭和美國終於敲定一項礦產協議,乍看是雙方的外交勝利:基輔保住資源主權、華盛頓則取得關鍵的供應練優勢;但這表示俄烏停火又有希望了嗎?倒也不盡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指出,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表面上可能會暫時「配合演出」,限制攻勢、釋出談和姿態,藉以改善與西方的關係,但外界普遍質疑,克里姆林宮並未放棄最大化戰果的野心,其真正的戰略意圖可能隱藏在檯面之下。
2025年2月28日對烏克蘭而言,可說是俄羅斯入侵三年來最黑暗的時刻之一。當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原定要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簽署協議,沒想到會面最後演變成一場大災難,川普和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不只當面數落澤倫斯基並把他趕出白宮,之後更中斷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與情報共享。
不過,這段尷尬的過去如今被3份新協議所取代。根據《經濟學人》,這3份協議是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烏克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所簽署。其中一份是政府間的協議,需經過烏克蘭國會批准,其餘則是爭論到最後一刻才敲定的商業協議,主要針對投資架構和其條件。
前線的交火仍在進行,目前還不確定這3份協議能否真正全面落實,且雙方依舊對烏克蘭能提供多少稀有且關鍵的礦產存在爭議。不過華府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所長波利亞可娃(Alina Polyakova)認為這筆礦產協議是雙贏:「這是非常正面的訊號,看起來川普政府的態度跟以前不一樣了。」並稱讚烏克蘭的談判表現很聰明。一位接近白宮的消息人士告訴《經濟學人》,這項協議有助於軟化MAGA中「烏克蘭只是民主黨的事」的態度。
2025年5月1日。救援人員在烏克蘭札波羅熱(Zaporizhzhia)被俄羅斯襲擊摧毀的一棟住宅樓現場工作。(AP)
協議內容有哪些?
援助:最重要的是,該協議並未要求基輔償還已經收到的美國援助,這是川普的一大讓步,因為他長期以來都主張烏克蘭應該要「還錢」。華盛頓最初索要5000億美元的烏克蘭稀土和其他礦產份額,當作過去美援的回報,而在澤倫斯基拒絕後,川普還批評他為「獨裁者」。
根據CNN,最終在週三簽署的協議刪除了將軍援視為債務的說法,並建立一個由美國和烏克蘭共同管理的投資基金,專門投資烏克蘭「新開發」的自然資源項目,包括礦產、石油和天然氣;理論上,這將是一個五五分的合作夥伴關係。
根據《紐約時報》,外界普遍認為,這項協議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在於,它讓川普正式與烏克蘭的未來綁在一起。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這份協議「明確向俄羅斯傳遞訊息,川普政府將長期支持一個自由、主權獨立且繁榮的烏克蘭」。分析人士也認為,既然川普是個商人,對自己「投資」的事就會更上心,烏克蘭政治分析家費森科(Volodymyr Fesenko)說:「他是個懂得算數的人,這種商業心態也影響了他的政治行為,因此有助於美國持續關注烏克蘭。」
自然資源:根據CNN,這項協議賦予美國在烏克蘭採礦的優先權,但仍由基輔決定哪些礦物在哪裡開採,且烏克蘭也將保留地下資源的所有權。代表烏克蘭簽署協議的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表示:「我們領土和領海中的所有資源都屬於烏克蘭。由我們決定在哪裡、開採什麼。」儘管川普稱這是「稀土協議」,但實際上涵蓋的範圍更廣,包括石油、天然氣、金、銅等其他自然資源。
語氣:對烏克蘭來說,這項協議帶來的另一個勝利是「明確指出俄羅斯是侵略方」,這與川普今年初曾錯誤地指責烏克蘭與澤倫斯基應對戰爭負起責任的說法大相徑庭。該協議還明確表明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和平、主權獨立和具有韌性的烏克蘭」,這與川普今年初曾說的「烏克蘭未來可能變成俄羅斯的一部分」形成鮮明對比。此外,協議也強調這是「雙方長期戰略合作的表現」,並明確指出未來重建時,「曾在戰爭中對烏克蘭不利的國家(也就是俄羅斯)不得從中獲益。」
歐盟前景:這項協議也保留了烏克蘭未來加入歐盟(EU)的可能性,並指出所有投資行為需要符合烏克蘭作為歐盟候選國的義務來進行。若烏克蘭將來加入歐盟,這份協議將「本於誠信」重新談判。
對美國的好處:美國財長貝森特稱這是「歷史性的經濟夥伴關係」,表明「川普政府對一個自由、獨立且繁榮的烏克蘭所做出的和平承諾」。CNN指出,美國根據協議所獲得的收益將免稅,不需繳交任何烏克蘭的稅款或費用。該協議還規定,若協議條款的措辭與烏克蘭的法律有所衝突,該協議享有優先的法律效力。
2025年4月29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白宮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美烏協議缺了什麼?
安全承諾:烏克蘭仍未爭取到美國的安全保證,也就是萬一俄羅斯在停火後再度發動攻擊,美國是否會保護烏克蘭。CNN指出,正是這一要求導致雙方2月時在白宮鬧僵:當時川普拒絕提供安全保障,他說他希望烏克蘭先簽署協議,然後再談保障問題,遭澤倫斯基當場回絕。但烏克蘭官員事後表示,他們相信美國的投資和美國公司在烏克蘭的存在,會使華盛頓更關心烏克蘭的安全。
2025年4月30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第聶伯羅市(Dnipro)的空襲摧毀了居民的家園。(Ukrainian Emergency Service via AP)
排他性和現有資源:協議雖然給予美國優先開採烏克蘭礦藏的權利,但並未保證美國能獨佔。此外,這份協議也只適用於未來的新投資,不涵蓋現有的礦產項目。這替美國能獲得多少利益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雖然烏克蘭擁有大量有價值的礦藏,但開採成本高、技術門檻也高。
基輔重見希望的曙光?
CNN指出,基輔曾主張其礦藏是西方應支持烏克蘭的原因之一,以免這些戰略資源落入俄羅斯之手。經濟學者也贊同此一觀點,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表示,這份協議透露出川普政府仍有意支持烏克蘭,不會完全拋棄他們。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s Eurasia Center)的馬吉德(Shelby Magid)則認為,這份協議讓烏克蘭「自川普上任以來首次在華盛頓站上最有利的位置」。
2025年4月26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出席已故教宗方濟各的葬禮時交談。(AP)
不過《紐約時報》也提醒,現在就斷言川普真正的想法恐怕還太早,除了他的態度說變就變外,他身邊的幕僚對於應該怎麼處理俄烏戰爭的分歧也很大。白宮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多次與普京會面,其立場常常與克里姆林宮一致;相較之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過去在參議院時就常批評普京,現在也對俄羅斯抱持較為懷疑的看法。
許多烏克蘭的支持者也還在觀望白宮的下一步,畢竟川普過去一直在幫普京講話,甚至否認普京涉及貪腐、謀殺與戰爭罪。此外,這份美烏協議在烏克蘭境內也並非人人滿意,一名住在常被俄軍轟炸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市民告訴《紐約時報》,他擔心這份協議會讓烏克蘭的資源被美國企業掏空,拖垮烏克蘭的未來。
普京惹到川普了
川普曾揚言「24小時內解決烏俄戰爭」,如今他已上任超過100天,卻連一個暫時的停火協議都談不出來,這讓川普本人很焦躁。《紐約時報》指出,目前看來,川普已經把怒氣從澤倫斯基轉到普京身上。
普京起初對川普的外交努力很熱絡,也樂見美俄關係「轉型」,但他對結束戰爭的態度卻非常曖昧;許多專家認為,普京自認俄羅斯在戰場上佔上風,想要更多好處才願意罷手。《紐約時報》表示,普京可能也覺得川普一向對他很友善,便有恃無恐。但近來普京似乎踩到川普的底線;上週俄羅斯對基輔發動猛烈飛彈攻擊後,川普罕見地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斥責:「普京,夠了!趕快把和平協議談成!」
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泰勒(William B. Taylor, Jr.)說:「川普現在對普京的耐性真的到極限了,」他也表示川普已經不像第一任期時那樣「崇拜」普京,現在比較敢挑戰他:「現在的川普跟普京比,更佔上風。俄羅斯的經濟很糟,還淪為中國的小老弟。」川普在國會的盟友、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也表示,他即將推動一項對俄國加重制裁的法案,還可能加徵能源消費關稅,預計將獲得跨黨派的支持。
俄羅斯的下一步是?
根據美國與西方官員近期掌握的新情報顯示,普京可能已經將戰爭的重點,轉向鞏固已經佔領的地區,以及提振陷入俄羅斯經濟的短期目標。。一名西方資深的情報官員告訴CNN:「我認為普京現在在想的是什麼是比較『務實』的短期目標,不是說目標變小了,而是更務實了。」CNN指出,這與過去的情報——普京認為戰況對他有利,可以打一場長期戰——有所不同。這一轉變讓川普和他的談判團隊相信,普京現在比過去更可能接受停火協議。
(相關報導:
川普與澤倫斯基會晤敲定!美國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美方未納入烏國安全保證
|
更多文章
)
不過,美方高層對普京一再聲稱想要和平協議仍持懷疑態度,許多人也相信即使俄羅斯暫時接受停火協議,也可能在之後恢復戰事,繼續進攻烏克蘭其他地區。一名歐洲高層官員同意,俄羅斯眼下可能會「配合演出」,暫時限制攻勢,以改善與美國的關係,但俄方顯然並未放棄他們最大化戰果的終極目標,該官員說:「克里姆林宮打的如意算盤是,在暫時休戰後分散國際注意力,之後再用軍事、經濟、資訊與政治手段,一步步達成普京原本的全部目標。」
2025年4月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聽取俄羅斯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報告。(Kremlin Pool Photo via AP)
今年初,美國情報官員曾警告川普政府的新顧問們,普京最重要的目標是控制烏克蘭,僅次於維持政權穩定。但美國眾議員、民主黨籍的情報委員會成員柯羅(Jason Crow)表示:「普京的想法已經變了,因為他認為美國現在有一位不太懂事、只想獲得短期勝利的總統⋯⋯普京覺得現在可以達成協議,反正最後也不會有人真的執行。」
美方對普京誠意仍深感懷疑
美國烏克蘭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4月29日表示,現在只等俄羅斯點頭,美方和烏克蘭已經準備好進行停火談判了,他對《福斯新聞》說:「現在一方(烏克蘭)已經就定位了,接下來就看另一方。我認為我們已經很接近了。這就像軍事行動的最後一百碼,最難打,但快到了。」
不過CNN指出,無論政治還是情報圈,普遍仍認為普京和其核心圈子並未真正有意談判,而是想拖延時間、繼續戰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韋克爾(Roger Wicker)本週也表示:「現在是時候把普京當作一個詭詐的戰犯看待,不能讓他牽著美國的鼻子走。」
《紐約時報》指出,川普現在面臨的其中一個難題就是:要不要正面對抗普京?畢竟莫斯科提出的和平條件,包括要烏克蘭承認俄羅斯對5個佔領區的主權,並停止接受西方軍援,都是澤倫斯基絕對不可能接受的。《經濟學人》認為,接下來就看川普會如何運用美烏礦產協議來與普京談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