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王滬寧 文章列表
#
王滬寧
約 40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吳典蓉專欄:《經濟學人》的大外宣為何讓綠營不爽
這個世界有許多例外論,如美國例外論、中國例外論等,例外論通常是強權的產物,但不算大國的台灣也有一種例外論,那就是民主例外論,各種民主標準放到台灣都不適用;這一期台灣再度躍上《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主題是台灣面對中美擠壓的困境,但專題文中不能免俗的提到台灣政治嚴重對立現況,其立論基礎就是典型的台灣民主例外論。
吳典蓉
2025-05-08 06:2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VIP
大國博弈
逝者》「老爹」許歷農黃埔百年「曲線現身」北京 獨家揭露親簽寄語,400字成為遺願
賴清德政府收緊兩岸交流,軍系人士首當其衝。3月13日推出的「賴17條」擬恢復現役軍人軍法審判,官方聲稱「為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不過,從臧幼俠到高安國,民進黨政府對於統派退將的整肅早已是進行式。去(2024)年黃埔軍校百年校慶,更讓兩岸黃埔歷史話語權的爭奪拉扯,以及幕後暗潮洶湧躍上檯面。
張鈞凱
2025-05-06 08:00
新聞
政治
轟藍白附和反分裂法、赴中朝拜 民進黨痛批:有這種立委還需要敵人嗎?
針對民眾黨立委劉書彬22日在國會質詢時,指行政院應依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分裂國家法》,以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稱「紅共」要毀滅中華民國,但同時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卻又前往中國訪問共產黨,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23)日召開「藍白,為什麼到現在還不反共?」記者會,痛批藍白無視中共對台極限施壓,持續和中國沆瀣一氣替中說話,甚至又在立法院擋國安法案的誇張行徑,呼籲國人看清並抵制不保台、不支持強化國安的藍白立委。
黃信維
2025-04-23 16:10
新聞
政治
林右昌宣講砲轟藍營:國民黨主席是朱立倫還是王滬寧?傅崐萁是立委還是政協?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13)日出席「人民是頭家」台北場宣講活動時表示,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自去年從中國回來之後,「立法院就全亂了」,他已經不知道現在國民黨主席是朱立倫,還是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也分不清國民黨、民眾黨立委這些「傅隨組織」所跟隨的傅崐萁,是立法委員還是政協委員;看不出是藍色,還是紅色的。
黃信維
2025-04-13 19:58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砍國防預算美國施壓軍系也震動 國民黨立委調轉槍口入陣備戰演習
中共解放軍在4月1日愚人節起,連兩日在台海周圍發動軍演,宣傳影片鎖定範圍納入台北市,目標更瞄準台北101、漢口街。對此,國民黨台北市立委王鴻薇、羅智強、徐巧芯、李彥秀、賴士葆召開記者會,聯合要求國防部做出立即因應,啟動應變機制,更呼籲國防部舉行備戰演習,一定要正視國安危機,確保首都相安全捍衛人民。
賴慧津
2025-04-06 08: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鄧聿文觀點:北京對賴清德會採取什麼「斷然措施」
賴清德的「國安17條」推出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都引起巨大反響。這是賴迄今為止最赤裸裸的「台獨」表述,尤其是他第一次把中國定義「境外敵對勢力」,在大陸內部更是掀起了一股衝擊波。以前在台灣的政治人物中,有不少人有這種看法,包括藍營,然而公開講出來,且以台灣領導人的身份,賴是第一個,等於捅破了窗戶紙,現在就看北京怎麼辦。
德國之聲
2025-03-19 0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VIP
觀點投書:王滬寧的政治思想─新威權主義與現代化治理的反思
王滬寧作為中國的政治理論家和思想家,一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他的政治主張,尤其是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角色,對習近平時代的政治哲學、治理模式及其對外政策有著深遠的影響。王滬寧的理論理念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新威權主義,以及強化黨的領導等方面展開,這些思想不僅對習近平的政治實踐起到了引導作用,也成為理解中國政治發展的關鍵。
邱泰達
2025-03-17 05:30
新聞
政治
劍指傅崐萁、國民黨? 賴清德要求立委、官員赴中國 應將資訊公開透明
中共對台滲透威脅日益嚴峻,先前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率團訪香港,外界幾乎不知道其行程,是被爆出後,傅崐萁才親自說明,沒想到傅崐萁卻在活動中自稱代表「中央政府」,而在去年,傅崐萁甚至到中國與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面,屢屢大踩紅線。對此,總統賴清德今(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指出各級公職人員赴中交流,從行政官員到民意代表,從立法委員到村里長,皆應將交流資訊公開化、透明化,以向國民負責。
張曜麟
2025-03-13 15:17
新聞
兩岸
財經
解析》李強政府工作報告有「6大變化」 瑞銀:A股、AI、電動車和家電可能受惠於兩會政策
中國大陸2025年全國兩會閉幕,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10日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今年兩會傳遞出的訊息基本符合預期,但報告同時點出李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六大變化」,與去年有顯著差異。
兩岸中心
2025-03-10 16:51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王滬寧政協閉幕談「四個凝聚」 學者:「提線木偶」效應更明顯
大陸政協會議10日上午閉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發表講話稱「堅持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紮實做好『四個凝聚』工作。」大陸政協向來有統戰之意,王滬寧的閉幕講話意在為中共未來一年對外統戰的定調子,北京觀察人士表示,未來中國社會將呈現「對內鬥爭、對外統戰」的局面。
田暢
2025-03-10 14:39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獨家》賴清德揮劍花蓮!高層震怒調查局撤換傅崐萁「好朋友」 檢方布重兵準備大戰
法務部調查局近日發布有關花蓮縣調查站正副主任的人事命令,令人不解的是,調查局前兩天才發布一波18人名單,局長陳白立又突然神來一筆,引起調查局內部譁然。花蓮剛好是最近在國會呼風喚雨,有「花蓮王」之稱的國民黨立法院總召傅崐萁的本命區,陳白立為什麼急急如侓令對「後山」走馬換將?格外引人矚目。
林益民
2025-03-10 08:2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風評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風評:「拚經濟」穩坐中國兩會C位
在台灣沉浸於台積電大規模投資美國引發的論戰,以及搶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國會演講的吃瓜群眾時,2025年中國大陸的「兩會時刻」就此展開。其中以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全國人大會議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最為關鍵,體現了接下來一年中國大陸傾全國之力要完成的發展任務與目標。
主筆室
2025-03-07 07:20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兩會涉台報告「行禮如儀」 學者:和戰之鑰在北京手上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表的政府報告中涉台闡述引發兩岸官民熱議,不少大陸民族主義者認為「這是大陸再一次向台獨宣戰」,而一些官場觀察人士指出,「涉台內容雖字數寥寥,但相關闡述符合未來一年對台工作基本方向」。
田暢
2025-03-06 19:14
新聞
政治
中國對台施壓拯救經濟?學者分析李強報告「反獨」仍是未來重點
2025年中國全國政協、人大「兩會」分別在3月4、5日於北京拉開序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公布政府工作報告,他指出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等複雜嚴峻形勢,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健,並宣布今年經濟成長目標定在5%左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2%。國策院執行長王宏仁今(6)日認為,雖然報告是老調重談,但「反獨」仍會是中國接下來的重點,其中報告裡多次提到「消費」、「開放」,也與台灣也息息相關,中國將施壓台灣開放兩岸經貿交流。
許詠晴
2025-03-06 17:07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李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反台獨」和「反外部勢力」 北京學者:台灣與烏克蘭不可類比
大陸全國人大十四屆三次會議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出席、中央政治局委員趙樂際主持大會、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做政府工作報告。
田暢
2025-03-05 23:14
新聞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王滬寧政協報告 涉台工作「畫好最大同心圓」一語帶過
大陸全國政協於4日下午三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全體會議,中共政治局委員王滬寧做報告發言,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等出席,從現場畫面看未見中共元老出席今年政協首場全體會議。整場報告會持續時間較往年縮短不少,僅為40多分鐘就結束。現場拍攝的各家媒體信號則要求全部接入CCTV+平臺(央視另外一個國際通訊社)不准自行拍攝。
田暢
2025-03-04 17:36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兩會熱點:AI、銀髮經濟與兩岸關係成大陸政協焦點
大陸兩會首場政協中外記者會閉幕,曾任大陸國臺辦主任的劉結一第二度擔任政協新聞發言人。首場記者會持續近70分鐘,其中60分鐘都是大陸官媒提問,在僅在尾聲時留給港媒和兩個親北京的外媒提問。
田暢
2025-03-03 18:25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中共發布「國家級突發事件處置方案」 意在維穩還是台海衝突?
隨著經濟下行帶來的群體事件在中國各地紛紛上演。2月25日,北京當局向地方政府下發了《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下稱「預案」)。與此同時中共對台會議也於近日召開,從官方發佈的信息中都未有「和平」二字出現。分析指,在川普對台政策出現變化之際,北京十分在意未來如何處置台灣,以及未來如果因大舉攻台帶來的内部社會動蕩問題如何維穩。上述信息在中國民間也是議論紛紛,恰逢中國兩會召開之際,官民反應不一。
田暢
2025-02-27 21:3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停止冒進罷免,台灣民主才能進步
全國大罷免來勢洶洶,截止20日,中選會已收到64案罷免案送件,案件包含全部藍營區域立委和多個綠營區域立委。此次罷免浪潮源自於2024年選舉後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衆黨8席,以及無黨籍2席。執政的民進黨身爲國會少數派,關鍵法案和總預算在表決時遭到藍白聯盟的人數碾壓。由於關鍵法案(比如藍白國會改革法案)涉及敏感的國安與違憲爭議,多個公民團體遂祭出罷免反製藍白聯盟,劍指36席藍營區域立委,力圖扭轉綠營頹勢。
呂思其
2025-02-27 0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中共對台工作會議出現新表述,王滬寧拉高層次強調「這1招」
中共2025年兩會召開在即,25日至26日先在北京舉行對台工作會議。身兼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並講話。此次會議首度提出要「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王滬寧並強調「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
兩岸中心
2025-02-26 21: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