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協會議10日上午閉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發表講話稱「堅持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紮實做好『四個凝聚』工作。」大陸政協向來有統戰之意,王滬寧的閉幕講話意在為中共未來一年對外統戰的定調子,北京觀察人士表示,未來中國社會將呈現「對內鬥爭、對外統戰」的局面。
從今年大陸兩會上北京當局對台各種動作來看,未來兩岸局勢未免波濤洶湧。出席的中共總書記並未發表講話,消息指稱,習近平會在人大閉幕時講話。
加強黨的領導 政協充當「提線木偶」的效果越來越明顯
王滬寧在閉幕會上表示,「毫不動搖堅持中共的全面領導」,把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團結凝聚起來,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把中共的意志主張轉化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族的高度共識。
旅澳中國政經學者司令在受訪時表示,「強調要凝聚共識,恰恰說明大陸經濟在面臨下行和政治上內外交困的局面下,內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反對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當局近來不再重點提及所謂「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說法,意在刻意淡化相關內容的宣傳。從現實實施的情況表明,因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無法在基層完全展開,民眾一有問題就動不動去上訪、在社媒曝光,原本的投訴反應管道已經不能被民眾得到信任。就連北京當局先前一直稱的「楓橋經驗」治理也被認為是「基層維穩」的先行辦法。
北京市民劉明山(化名)受訪時表示「現在老百姓解決問題和以前不一樣了,正常管道去反應都解決不了,只有去非正常管道去鬧,才好(給解決)」。劉明山認為,越是控制的嚴格,很多問題就難以看到、聽到真實的聲音,因為基層單位只考慮政績如何,解決問題放在第二位。
大陸政協在官方宣傳中是被認為是「多黨議政,民主協商」,而王滬寧的講話中提到了「把中共的意志主張轉化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高度共識和自覺行動。」這也是北京當局在發生所謂「民主效應」的政治舞台,而多年來將政黨擴大為擴大全黨的組織。
司令指出,「強調加強黨的領導,說明在大陸很多領域和部門,中央政府擔心自己的控制力不足,先前基層官員躺平擺爛較多,對自己的政令能否實施都是個問號,加之即便實施,能不能不引發民眾不滿情緒的增加。亦有「未曾來水先疊壩」之意。
反台獨講統一 兩岸關係未來將出現新變數
雖然大陸兩會並未著重提及涉台內容,但是從政協、人大的報告和最高檢、最高法的報告中可以看出,北京當局未來將對「懲治台獨」只會更嚴峻。
中國政治觀察家李家寶在受訪時表示「兩岸的分歧不是在文化和教育上而是政治分歧」。他表示「兩岸社會的製度不同,帶來的政治分歧也很突出,對岸在政治上發揮的是一黨專政,台灣發揮的是民主制度,這在本質上就不一樣」。他認為,未來兩岸關係會因為政治分歧會發生許多變化因素。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趙樂際2025年人大工作報告:推動AI、民營經濟法與金融穩定法 | 更多文章 )
王滬寧的演說也在大陸社群媒體上引發民眾關注,不少民眾指出「對台統一是歷史任務」。也有民眾指在先前之前多名台灣藝人因轉發中共媒體的宣傳報導,而遭陸委會批評,王滬寧的話話全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