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全國政協、人大「兩會」分別在3月4、5日於北京拉開序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公布政府工作報告,他指出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等複雜嚴峻形勢,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健,並宣布今年經濟成長目標定在 5% 左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 2%。國策院執行長王宏仁今(6)日認為,雖然報告是老調重談,但「反獨」仍會是中國接下來的重點,其中報告裡多次提到「消費」、「開放」,也與台灣也息息相關,中國將施壓台灣開放兩岸經貿交流。
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今(6)早,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辦「2025中國兩會與台、美、中變局」座談會,邀請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峻豪、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文程、成大經濟系教授蔡群立、國策院執行長王宏仁、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教馬準威出席。
國策院執行長王宏仁表示,外交本來就是內政的延伸,但對中國來說,外交政策是服膺於國內政治的發展局勢,雖然李強的工作報告多次提及消費、開放,很少提到台灣問題,但還是提到如何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跟政策。王宏仁認為,在中國經濟極為頹廢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當然希望能挽救經濟發展局勢,因此李強報告中所提到的消費與開放,跟台灣還是脫不了關係。
王宏仁續指,即便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前天在政協會議裡,並未針對台灣部分特別提到什麼,兩會的重點也不在台灣,但兩會正式開始前,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已針對台灣政策提出部分宣示,福建也隨之提出17項對台優惠政策。由於中國希望提振國內經濟,2025年會針對這些部分持續對台灣施壓,讓兩岸能更積極做開放交流,促進兩岸內部市場在經貿上的融合。
此外,王宏仁也說,即便中國兩會總是老調重談,大家都聽膩了反獨、促統,但看起來「反獨」還是中國接下來的重點,因為中國曾在資料裡稱2024年是主動出擊的機會,打擊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聲音及地位,而2025年中國對台灣將以反獨,創造有利開發的局勢。 (相關報導: 中國2025政府工作報告 李強提新名詞:具身智能、瞪羚企業、零基預算... | 更多文章 )
王宏仁表示,中國對台灣的打壓,無論是川普上任前或上任後,看起來即使沒有明顯,但仔細看中國的作為,他們在公開宣示層面越來越少,低調強硬的做法卻越來越多,像是中國已秘密跟七十多國達成協議,將來若中國武力返台,這些國家必須噤聲或支持,或中國詐騙集團透過投資度假村開發,推動政治目的,包括動搖台灣跟帛琉的邦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