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漢人 文章列表
#
漢人
約 1,2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政院網站台灣漢人變「其餘人口」 工程師揭民進黨盤算:要民眾媚美親日
行政院官網在「國情簡介」欄目的「土地與人民」介紹中,原本寫道「漢人最大族群占總人口96.4%」,但近期內容卻更新為:「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中,原住民族占2.6%,外來人口占1.2%,『其餘人口』占96.2%。」對此,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發文批判,執政黨一方面在展現排外思想,另一方面想抺除「漢人」這個字代表的民族意義,以迎合總統賴清德「洗滌人心」的目標。
李孟恩
2025-05-13 15:43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公孫策專欄:這個國家的「其餘」人口
賴清德總統出席「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茶會」並演講,有人詮釋此舉為「希望與中共爭奪話語權」。
公孫策
2025-05-13 06:50
新聞
政治
行政院國情介紹96%漢人變「其餘人口」 藍委轟:乾脆說從火星來的
行政院官網日前更新的國情簡介,將過去「漢人為最大族群,占96.4%」的說法,改為「其餘人口占96.2%」,引發輿論譁然。對此,國民黨立委林沛祥表示,乾脆改成「火星來的」,更符合族群融合。賴清德政府與其一昧用意識形態治國,不如好好解決民生問題「不要嘴巴講愛台灣,實際上卻在賣台灣」。
周幸容
2025-05-11 13:04
風生活
即時
從此沒名字…台灣96%最大族群改稱「其餘人口」!行政院:客觀描述別過度解讀
行政院日前更新官網上的「國情簡介」內容,將過去「漢人為最大族群,占96.4%」的說法,改為「其餘人口占96.2%」,引發外界熱議。
林瑩真
2025-05-11 10:10
新聞
政治
國內
去中國化走火入魔?網揪政院偷改族群介紹 96%「漢人」變「其餘人口」
近日內政部公布最新戶口統計資料,截至4月底,台灣人口總數為2336萬5274人,已是連續第16個月負成長外,新生兒更創下史上單月新低,引發關注。除人口成長引發討論外,有眼尖網友發現,行政院在台灣族群組成介紹頁面中,悄悄將占比高達96.2%的「漢人」一詞拿掉。
李瑋萱
2025-05-10 21:38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帝國邊陲的無奈:「敵人」還是「同胞」?台籍日本兵的身份認同悲歌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之際,當時仍在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日媒投書,公開了自己二戰期間作為台籍日本兵被派往日本作戰的經歷。他提到:「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是以『日本人』的身份,為了祖國而戰。」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賴清德紀念歐戰勝利日的錯亂
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中俄共同紀念歐陸戰場勝利日所舉行的閱兵典禮,台灣將於5月8號首次舉辦有關於歐戰勝利的紀念儀式,其理由是為了強調諸如像是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軍國主義日本一類的侵略行徑必將敗亡,同時呼籲世界各國的自由民主國家團結起來對抗中國囂張跋扈的行徑。
吳伯雄
2025-05-08 06: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西貢淪陷50周年─華裔越南人的歷史記憶
4月30日是北越攻陷南越首都西貢,以武力實現南北越統一50周年的紀念日。直到今天為止越南人對這一天的歷史意義仍存在著分歧,支持共產主義政權的認為這是越南人民推翻美國買辦政權,實現民族統一的「偉大時刻」。但是對於南方越南共和國的支持者而言,這一天是所謂的「黑色四月」(BlackApril),即越南全境淪陷於共產暴政之手的黑暗時刻。
許劍虹
2025-04-30 05:50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3億漢人被滿清300萬人統治幾百年,為何不敢反抗?揭開5個課本沒寫的殘酷真相
1644年,是中國歷史命運轉折的一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入北京,推翻明朝政權,卻未能鞏固政權,旋即潰敗。此時,明朝大將吳三桂為求自保,在山海關引清兵入關,最終清軍擊潰李自成,正式展開對中原的統治。雖然當時的滿清軍隊僅有數十萬人,卻憑藉軍事優勢與政治謀略,迅速瓦解明朝結構,建立起一個橫跨兩個多世紀的統治王朝。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9 16:57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清朝滅亡後,百萬清軍都去哪了?揭密課本沒說的真相,其中一支竟藏了75年後才被發現
清朝統治中國近300年,八旗對清兵入關和此後維持政局的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隨入關成為統治中原的支柱。然而,隨著時代演變,八旗軍在清朝覆滅後,百萬清軍都去哪了?事實上,其中一支殘餘部隊竟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08 17:45
地方新聞
台北
因害怕而不敢去提,那歷史漸漸就會被淡忘 《百年原殤》揭開阿美族Cepo’戰役
本次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委託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原文會)製作的年度影視鉅作《百年原殤》系列作品總計有六部影片,包含三部紀錄片《流離之岸》、《重燃之燼》、《抵禦之山》和三部短戲劇《混濁》、《虹霧》、《抉擇》,該系列作品在記者會當天吸引不少影評人前來觀賞,並給出了佳評讚許。
何長澤
2025-04-07 15:37
風生活
即時
不只住宿坐地起價害慘國旅?知名旅遊景點「停車場1天收費1920元」…苦主傻眼揭內幕
台南知名歷史景點赤崁樓是荷蘭人於1653年建造,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漢人則稱之為「赤崁樓」、「番仔樓」或「紅毛樓」,雖然歷代都有改建,但仍大約維持原貌,每逢假日總是吸引不少遊客前去參觀。不過一名網友近日分享赤崁樓附近停車場的高額收費,卻見假日單日最高可達1920元,消息曝光後驚呆不少網友。
古靜兒
2025-04-04 15:14
地方新聞
台中
「大甲媽」遶境進香4/4起駕 盧秀燕4/1晚赴全台最大起駕宴
一年一度的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將於4月4日晚間起駕,展開為期9天8夜的徒步進香之旅,鎮瀾宮1日晚間在大甲體育館舉辦「起駕宴」,席開1,500桌宴請進香的各友廟、工作人員及地方人士,場面盛大熱鬧。市長盧秀燕到場致意,祈求「大甲媽」庇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王秀禾
2025-04-02 13:55
地方新聞
台北
「和解」還是「投降」?8年抗戰中不願遺忘的過往! 《重燃之燼》與《虹霧》部落首映 帶您揭開歷史真相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委託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以下簡稱原文會)製作的年度影視鉅作《百年原殤》,歷時三年精心製作,4月即將於原住民族電視台(以下簡稱原視)隆重推出!昨(28)日在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公園泰雅帽造型天幕活動場舉辦部落首映會,吸引了眾多族人與在地青年返鄉一睹首映,開場在歌手呂薔 Amuyi現場演唱動人的族語歌曲下,為這場文化與歷史交會的盛會揭開序幕。
楊艾喬
2025-03-29 20:08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穿越與交會─高屏沿山原客族群書寫:《跨越185》選摘
車行一八五縣道,突然被漫無邊際的鳳梨園包圍,左手是陡峭的山脈,想像中的水田則在遙不可及的右邊遠方。這是很久以前帶著學生從新竹出發,南下校外教學,在那路上被燒炙出的「邊境」異態感;甚至多年以後,重訪舊地,依然新鮮而生動。一八五縣道也稱沿山公路,位於屏東平原與大武山斷層之間,既是南北通道,也是東西界限。這界限是地理的,也是產業的,更交纏著族群、歷史與文化的豐富故事。
羅烈師
2025-03-13 0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寒之觀點:中共支持俄羅斯是否出於真心?
烏克蘭的未來前途未卜,但是這場戰爭三年打下來,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大陸的官方輿論是一面倒的支持俄羅斯。不過讓人感到驚奇之處,是在美國與俄羅斯一起否決聯合國大會力挺烏克蘭決議的同時,反而是中共投下了棄權票。儘管沒有明確挺烏克蘭,但是在情況看似對俄羅斯有利的這一刻,北京方面也表達了不願意替莫斯科侵略行為背書的立場。
徐寒之
2025-03-10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全黨打清大,綠營野蠻到非要毀光大學自治?
我國目前只有一個政黨明確在黨綱中寫下「維護大學自治」(1999年行動綱領),但諷刺的是,這個政黨卻是本世紀最愛攻擊學術機構、干預大學自治的政治團體,它就是民進黨!
明鏡
2025-03-04 05:40
風生活
旅遊
基隆
2025基隆中正景點推薦》13個基隆一日遊好去處!邊吃美食邊看海,去這裡看全球最美日出
基隆充滿海洋風情和文化特色的地區,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景點,近期新增及開放新景點,如基隆塔、信二防空洞等等。這些景點不僅展現了基隆的自然之美,也見證了基隆的歷史和發展。可以欣賞到壯麗的海岸地形,品嚐到新鮮的海鮮美食,一次整理中正區一日遊必去景點,從最新開幕商城到踏青步道通通有!
輕旅行
2025-02-28 09:50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文化
曾建元觀點:北埔兩姜三天水
講起新竹縣北埔鄉,不能不提姜家。是的,北埔的拓墾就是在姜秀鑾領導下的金廣福墾號所展開的。北埔是金廣福墾號總部所在,鄰近的寶山鄉和峨眉鄉,都是姜秀鑾領導開闢出來的。
曾建元
2025-02-23 07: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徐寒之專欄:全球主義退潮下的美國─令人不寒而慄?
自從川普當選總統以來,美國似乎一條路的往孤立主義的道路前進。原本許多人判斷川普面對烏克蘭問題只是要拉高價碼,換取到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條件之後便會繼續援助烏克蘭,不會輕易放棄掉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從諾曼第灘頭到馬歇爾計劃,再從馬歇爾計劃到柏林空運,這個跨大西洋的影響力是犧牲了無數美國子弟兵的鮮血,花費了無數美國納稅人的稅金打造出來的。
徐寒之
2025-02-22 07: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