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政治極化 文章列表
#
政治極化
約 7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科技
商業
笑蜀專文:從軟性政變到人種替代—馬斯克的戰爭
埃隆·馬斯克(ElonMusk)已經宣佈退出白宮,是否屬實,仍待觀察。但即便真的退出,也僅是其個人仕途的變故,而決不意味著馬斯克主義的終結。代表了美國技術極右翼的馬斯克主義,對美國政治仍具強烈支配力,是毋庸置疑的,決不因馬斯克個人的進退而稍衰減。
笑蜀
2025-05-11 05:50
VIP
政治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幕後》綠營何仁傑共諜案後座力太強!美國對民進黨「氣炸了」,國安高層角力暗流湧動
長期擔任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親近幕僚的助理何仁傑因涉嫌共諜案,目前已遭檢方收押。吳釗燮身為台灣國安體系高層,此案一出不僅震驚台灣朝野,連美國方面都感到極度緊張,擔心美台高層機密經何仁傑洩露給對岸。吳釗燮依然以各種理由不赴立法院備詢。據了解,此案爆發後已經造成兩大連鎖反應,第一是美方對民進黨政府的信任瀕臨崩毀,第二則是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等國安高層角力暗流湧動。
楊騰凱
2025-05-08 08: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風評
風評:還有誰不是「中共同路人」?
終於不忍了,英國《經濟學人》周刊以「棄台液壓機」為封面故事,罕見惹來綠營側翼集體圍剿。從「綠營國師」等人批評《經濟學人》連續3年「販賣台灣危機成癮」,按照民進黨膝反射式的認知作戰邏輯,原來國際媒體都成了「中共同路人」——難道認為解決了提出問題者,就能解除台灣的當前危機?
主筆室
2025-05-07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從經濟學人的觀點─台灣真的會變成燃點嗎?
據近期「經濟學人」對世界局勢最新分析,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戰略對峙正邁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險峻階段,這場對抗不僅限於高關稅與人工智慧的技術競賽,更深層的是一場體制、價值觀與地緣政治的三重交鋒,而台灣,則成了這場新冷戰中最可能引爆的火藥庫。
范振家
2025-05-07 06:10
VIP
國際
大國博弈
政治
財經
軍事
商業
經濟
《經濟學人》再提棄台論:川普給了習近平可趁之機,甚至可能「實質上放棄台灣」
川普2.0的美中貿易戰目前正在僵持之中,兩國的出口商品都遭到對方徵收超過100%的關稅,不過就在川習會始終「只聞樓梯響」的時刻,台灣再次登上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封面:中華民國國旗被放在液壓機準備遭到「處刑」,甚至旗桿頂端已被壓彎。至於一旁的英文則寫著:這場台灣考驗—來得比你想像的更快。
李忠謙
2025-05-02 06:39
新聞
國際
總統換人做,就能彌合分歧嗎?學者:韓國的世代矛盾與政治極化,已來到歷史最嚴重的時刻
距離韓國總統大選還有六周,這場選舉將決定誰來接替遭罷免的尹錫悅。整個社會依舊嚴重分裂,幾乎看不到在即將上台的新政府領導下,為國家利益實現團結的跡象。
德國之聲
2025-04-27 18: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韋安觀點:美元怎麼了?從制度空洞到霸權轉型的三大挑戰
如今的美國和美元正面臨什麼樣的結構性挑戰?我們需要思考以下三個「核心問題」:
韋安
2025-04-27 06:40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杜紫宸觀點:以三國演議解析美中科技對抗
當美中科技經濟對抗走入深水區,從晶片禁令到供應鏈重構,從AI競賽到海空軍演,這場沒有硝煙的競爭已構成當代最具結構性與長期性的戰略對峙。這不只是權力轉移,更是兩種制度模式、兩種技術體系與兩套國家治理哲學的深層博弈。若以東亞文化中熟悉的歷史隱喻為鏡,《三國演義》或能為當今局勢提供某種古今照映的觀察視角。
杜紫宸
2025-04-24 07:02
新聞
國際
財經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創辦人示警川普政府 貿易戰恐重現1930年代大蕭條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Associates)創辦人暨聯合首席投資官雷.達里歐(RayDalio)13日在NBC節目《與克莉絲汀.威爾克會面》(MeetthePresswithKristenWelker)中表示,美國現行的經濟政策已經將國家帶至一個極其危險的十字路口。他警告,若貿易戰持續升溫,不僅可能引發經濟衰退,還可能引爆一場更深層、系統性的金融危機。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15 11:14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政治
國內
李忠謙專欄:華府智庫專家眼中的台灣困境—政治零和、民主倒退、太相信川普、拒絕與中國談判
《華盛頓郵報》的白宮記者與政治評論員喬許.羅金(JoshRogin)在川普第一任期曾寫就《天下大亂》(ChaosUnderHeaven)一書,分析川普1.0的中國政策以及川普任內的美中之爭。全書從當年轟動兩岸、並且吸引無數川粉的「川蔡通話」談起,一路走筆直至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乃至川普競選連任失敗。羅金全書結語對川普的評論,如今看來對他依舊適用:
李忠謙
2025-04-15 06:12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觀點
科技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誰才是真正的「境外敵對勢力」?
這個月初解放軍環台軍演,我政府嗆聲對岸:「外強中乾」。幾天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在白宮宣布對等關稅,並將於9日正式上路,看起來對外使出了重拳,揮舞了大刀,但恰恰暴露了真正「外強中乾」的,就是美國這個以重力加速度崩落的霸權。
張鈞凱
2025-04-07 06:20
風生活
即時
「全球最適合移居國家」台灣被點名了!成亞洲唯一入選國,背後5大理由曝
隨著歐洲極右翼政黨的影響力日益擴大,部分人士開始尋找更穩定、包容的國家定居。德國媒體《每日鏡報》(Tagesspiegel)近日刊登專題報導,盤點全球4大值得移居的國家,點名冰島、加拿大、烏拉圭與台灣,將其列為當前最佳移民選擇,其中台灣更是唯一上榜的亞洲國家。
王宇薇
2025-02-04 14:32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崔男觀點:川普主義暴衝,猛推百年大變局!
喊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回來了,雖然僅僅離開白宮四年,但國際局勢早已歷經巨變。
崔男
2025-01-28 07:20
風生活
國際
熱議華爾街
季凡觀點:南韓與臺灣》兩種民主進程的對照
根據《華爾街日報》12月27日的報導,南韓通過彈劾代理總統韓德洙的新聞,引發了許多人的疑問:為何臺灣即使面臨內外壓力,卻能避免走向南韓式的極端?答案其實隱藏在兩國政治結構、社會文化與經濟基礎的差異之中。
季凡
2024-12-31 14: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葉日武觀點:他山之石─讓美國偉大,讓自己更悲慘的民粹抉擇
日前,密西根大學公布消費者信心指數初步調查結果,在信心指數大幅提高的同時,消費者對於未來一年通貨膨脹的預期,也因為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預期物價壓力而大幅攀升。但最值得關注的是,負責簡報的主任指出,民主黨人認為提高關稅將導致通膨抬頭,但共和黨人卻認為川普會讓通膨大幅放緩。
葉日武
2024-12-17 07: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中美聚焦》美日韓「民主聯盟」已入窘境
尹錫悅引發的南韓政局動蕩令拜登(JoeBiden)政府頗為尷尬,因為南韓是拜登價值觀外交和同盟外交的一大支點,也是對華戰略博弈的一大「橋頭堡」。尹錫悅訴諸威權手段激化政治內鬥,讓拜登、布林肯(AntonyBlinken)等人引以為傲的美韓民主同盟失色。加上岸田文雄下台後石破茂領導的少數派政府,以及川普(DonaldTrump)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拜登在美日韓之間打造的民主價值觀紐帶已經斷裂,勢必會影響美日、美韓同盟體系及三邊安全合作。
陸岑
2024-12-07 07:1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兩岸
歷史
李忠謙專欄:老牌共和黨人對川普喊話—美國仍有責任對抗「天啟四騎士」
《啟示錄》是《新約聖經》收錄的最後一個作品,當中記載了世界末日的各種預言與災禍,其中作為異象登場的「天啟四騎士」被認為分別代表瘟疫、戰爭、饑荒和死亡。不過華府智庫胡佛研究所所長、也是小布希時代的白宮國安顧問(2001至2005)與國務卿(2005至2009)萊斯(CondoleezzaRice),卻將美國在川普時代以來極為盛行的四種思潮—民粹主義、本土主義、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稱為新的「天啟四騎士」,主張美國應當抵擋他們的進攻。
李忠謙
2024-10-22 06:10
新聞
國際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對不起,哈佛!美國人現在都想去南方上大學
越來越多的美國北方高中畢業生作出了令人意外的擇校決定:他們選擇去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University)、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Tech)、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ofAlabama)和美國南方其他大學讀書。
華爾街日報
2024-10-14 11: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再遭未遂刺殺引發焦慮 美大選能否和平落幕?
美國大選選情膠著,政治暴力事件不斷上演。距離上次賓夕法尼亞州競選集會刺殺僅僅兩個月後,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9月15日在佛羅里達州的高爾夫球場再次遭遇未遂刺殺。川普在短短兩個月內兩度遭遇刺殺未遂,預示著未來更多的暴力和不穩定,進一步引發了對11月大選前衝突升級的擔憂。
陳建豪
2024-10-12 05:30
新聞
政治
軍事
國防院民調》逾6成台灣人不信中共5年內攻台 4成8對國軍防衛能力「沒信心」
國防安全研究院今(9)日舉辦「安全挑戰與國際變局:2024年台灣國防與外交政策民意調查」發布會,調查顯示,61%民眾認為中共解放軍不太可能或非常不可能在5年內攻台;另外,47.5%民眾對國軍防衛能力有信心,但同時,也有47.9%民眾表達較沒有信心。政大選研中心主任陳陸輝分析,相對而言民眾對國軍的信心略顯不足。
羅立邦
2024-10-09 11:09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