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實證研究 文章列表
#
實證研究
約 24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科技
名家專欄
AI
專欄
李忠謙專欄:AI科技是自由民主的幫手,還是專制政權的幫兇?
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登了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中研院經濟所所長張俊仁、成功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常青的最新研究論文〈為什麼人工智慧會阻礙民主化?〉(WhydoesAIhinderdemocratization?)。三位經濟學家透過實證研究,指出人工智慧與資通訊的創新,過去10年其實阻礙了許多國家的民主發展,讓威權體制與脆弱民主國家的統治者能更操控公民社會,導致民主受到侵蝕。
李忠謙
2025-05-06 06:2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晚生族」注意!國衛院研究:父親生育年齡越高,子代精神疾病發病越早
父親的生育年齡與子代健康的相關性,在專家群中一直有兩派不同的說法。國衛院利用全基因體定序家族資料,量化分析證實父親較晚的生育年齡可能影響子代精神健康,且發病的年齡也比較早;此研究是全球第一個利用全基因體定序家族資料,量化分析證實父親較晚的生育年齡可能影響子代精神健康。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olecularPsychiatry》。
黃天如
2025-05-05 15:2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推國安法制挑釁對岸?總統府發言人:防範竊賊裝警鈴不能說挑釁
為因應中國對台日益升高的複合式滲透與統戰威脅,民主進步黨國際事務部4月29日晚間舉辦「堅韌之島座談:永續民主對話」,以「捍衛民主、守護台灣:建立社會韌性以應對滲透與國安威脅」為題,邀請總統府發言人李問、黑熊學院理事長劉文及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玉皙,探討中國對台灣國安威脅與社會滲透下,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因應之道。
黃信維
2025-05-01 14:17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簡錫堦觀點:解決兒童貧困,避免世襲貧窮
世襲貧窮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病灶,貧困家庭造成下一代也是貧窮的現象,使得「富者恆富、窮者恆窮」的現象幾成現代的規律,日本社會稱為「貧困惡循環」或「已開發國家陷阱」。常見國內外社會學者為文探討,證實其導因於「資源不公平及分配不均」,剝奪了貧窮孩子的機會,所造成的惡果。
簡錫堦
2025-05-01 06:30
地方新聞
台北
TWAA台灣芳療協會公佈 2025台灣最專業的精油品牌排名
為提升消費者對精油市場的認識,TWAA台灣芳療協會發布《2025年最新40大知名人氣精油品牌專業性評比排名推薦》,針對台灣市面上40大人氣精油品牌,以國際芳療專業機構提出的專業芳療師應使用的精油規格進行專業性評鑑,並提供精油選購指南,協助消費者選擇適合且安全的精油產品。
唐可欣
2025-04-21 16:34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郭力昕觀點:面對仇恨動員的心理狀態
台灣瀰漫在情緒政治與仇恨動員的氣氛裡,愈陷愈深。它無可否認的外在因素,是近年來中共對台灣持續升高的武統威脅與軍事騷擾,以及在國際非政治性之公共事務/組織上的全面打壓。北京政府希望以這些作法嚇阻台獨,卻不斷助燃、創造許多並不認同急獨立場的台灣人對中國整體的厭惡與仇恨。儘管北京政府以為可以「軟的更軟」平衡「硬的更硬」的對台策略,但我以為這種傷及台灣人民心理的粗暴作法,是非常愚蠢的——如果北京真的在乎「兩岸一家親」的話。
郭力昕
2025-02-19 06:50
VIP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林建甫專欄:經濟學的反直覺─從川普應該「死當」講起
經濟學是一門經常挑戰直覺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以經驗或常識來解讀經濟現象,但經濟學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卻時常顯示出與直觀認知相悖的結論。這些反直覺的現象不僅強調了經濟學要讀通,要深入了解人類行為的複雜性,不能只懂個皮毛就一意孤行,搞得天下大亂。
林建甫
2025-02-06 07:1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嚴審加熱菸守護國人健康 立委:應比照藥品管理訂定配套
日前傳出美國菸商施壓行政院於農曆年前開放加熱菸,行政院大力澄清。10日國教盟召開記者會表示,相比澄清菸商散播的假消息,衛福部拖了整整半年才導正訊息,此次回應就相當快速,不免讓外界質疑背後確實受到壓力。呼籲政府應堅守立場,做好上市前審查管理,守護年輕人健康。立委陳昭姿則指出,必須嚴格以對新興菸品的上市審查,要有足夠的科學實證,上市後也應嚴格監管,同時強調校園宣導菸害防制的重要。
唐可欣
2025-01-17 17:21
新聞
國內
愛滋研究證實「測不到病毒就不會傳染」!穩定服藥治療性行為不用怕
早期民眾聽到「愛滋病」3個字就有如驚弓之鳥,如今隨著醫學的進步,以及相關研究不斷發展,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近期4項國際醫學期刊共累計10萬多次無套性行為的研究,其中一方是愛滋病患者,但已治療控制到測不到病毒的地步,結果證實,另一方被感染的情況是0。
黃天如
2025-01-08 14:41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2025台灣民主之謎─賴清德為什麼言行不一
迎向2025,數學上有2025=(1+2+3+4+5+6+7+8+9)²的巧合,但願不僅是趣味,也是期許。人類歷史上的各種進步,總是進2退1,以緩慢、甚至顛跛似的算術級數方式前進。幸而二戰後,因科技帶動物質進步,再帶動心靈進步,期望自2025後,全球人類的心靈開始以幾何級數方式成長。
吳統雄
2025-01-06 06: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台獨喧囂的今天,「愛中國」如何做為學術志業?胡佛、朱雲漢兩位政治學大師的知識遺產與新生
享譽國際的中研院政治學門院士胡佛與朱雲漢,分別於2018年與2023年離世。他們師生兩人既投入了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也共同奠定了台灣政治學大規模的跨國實證性研究,更對於中國有著強烈的熱愛與情感。在兩岸關係紛擾與台獨喧囂的今天,兩位政治學大師留下了哪些知識遺產?「愛中國」能夠經由知識再生,為台灣前景帶來啟發嗎?
張鈞凱
2025-01-05 08:3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羋妡觀點:從化工到故宮書畫權威,何炎泉的藝術人生很理性…
很多讀文史科系、喜歡中國書畫文物的人總嚮往能進故宮博物院任職,當我知道故宮書畫文獻處長何炎泉竟是台大化工畢業的,不免感到好奇;再加上他的著作《書法這麼美》,和我之前讀的一些書法評論很不一樣,全書充滿科學實證研究精神,提供我欣賞書法藝術的全新視野,因而更想探究在理性與感性之間,他何以能如此游刃有餘。
陳羋妡
2025-01-04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日武觀點:從徐巧芯豎中指談兩種刻板印象威脅
在「三法修訂案」衍生的的朝野衝突中,雖然媒體聚焦於冬季青鳥和立院攻防,但還是爆出許多值得省思的「花邊」。本文以藍營立委徐巧芯的「豎中指」為例,點出這道花邊可以視為一場根據學術研究發現而精心設計,據以摧毀藍營戰力的試探性攻擊。
葉日武
2024-12-27 06:35
VIP
政治
兩岸
科技
大國博弈
AI
習近平病了嗎?AI不只算出臉部BMI和腰圍 還發現他走路變成「小碎步」
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健康情況,可以被AI科技窺探出來?習近平成中共終身制領導人,身體健康問題格外重要,影響中共權力接班與印太局勢問題。台灣學者研究發現,習近平從2017年之後,腳步移動的畫面常會被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切掉;從2019年後,習近平步伐出現小碎步,左腳可用力支撐,但右腳較難施力,健康情況有不可逆的趨勢。
林庭瑤
2024-12-19 18:00
地方新聞
雲林
云林草嶺石壁打造國際級森林療癒基地 「無藥而癒」新概念備受肯定
雲林縣草嶺石壁正躍升為國際級森林療癒重鎮!2024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季於14日盛大開幕,雲林縣長張麗善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臺大實驗林管理處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宣示攜手打造結合精準醫學的森林療癒基地,目標是讓民眾在自然的懷抱中達到「無藥而癒」的健康境界。草嶺石壁擁有516公頃的孟宗竹林,今年更榮獲世界竹會認證為世界竹地標,更添其發展森林療癒的國際聲望。
夏和宣
2024-12-16 14:53
新聞
政治
疑打疫苗成「痛痛女孩」求償遭拒 最高行政法院判衛福部重審
一名少女多年前接種公費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後,疑似有不良反應,出現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症狀,被媒體稱為「痛痛女孩」。但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認為她的病與接種疫苗無關,雙方從此展開漫長行政訴訟。日前最高行政法院判決,要求衛福部重組審議小組。疾管署今(6)日回應,將依判決重新召開審議小組,但當事人的病究竟是否與疫苗有關,還是專家說的算。
黃天如
2024-12-06 21:24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日武觀點:錯把弄臣當良將…走向「眾卿誤我」的終南捷徑!
用人唯親反映了人性,因此古今中外皆然,例如川普還沒有上任,就已經宣布在「最挺他」的福斯電視台(FoxTV)當中,挑出兩位明星級主持人擔任部長。然而,若是因用人唯親而違反量才器使的原則,甚至破壞了常任文官制度,那麼長此以往,最終結局很可能就是悲催上吊的崇禎皇帝死前所言的「眾卿誤我」。
葉日武
2024-11-27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葉家譽觀點:逆向金融整合的全球總經趨勢
近年來全球主流公共政策當中,逆向金融整合已經普遍造成許多層面的總經影響。美國與西方盟國針對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等等中央集權國家,漸進實施多重跨境貿易與金融仲介的經濟制裁,另外鉅額關稅、全面禁運、外國投資禁令等等,更加嚴重限制這些國家的國際金融影響力。
葉家譽
2024-11-20 05: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吳統雄觀點:投奔自由紀念月─啟示處變、應變與引變
1993年大陸劫機來臺共發生21起,成功10起,其中11月來臺3起,包括同1架飛機被劫來臺2次,故11月被稱為「投奔自由紀念月」。
吳統雄
2024-11-11 06:3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理財
為何實證研究持續買進優於逢低買入?
在11月10日的《TwoMoneyLoversPodcast EP86》中,將簡單書評《持續買進》第14章,並引用「季凡觀點:台股目前太高嗎?等低點買入就沒有風險嗎?」的內容,輕鬆聊聊為何多數散戶可能不需要研究買賣的高低點!
Two Money Lovers
2024-11-06 11: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