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登了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中研院經濟所所長張俊仁、成功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常青的最新研究論文〈為什麼人工智慧會阻礙民主化?〉(Why does AI hinder democratization?)。三位經濟學家透過實證研究,指出人工智慧與資通訊的創新,過去10年其實阻礙了許多國家的民主發展,讓威權體制與脆弱民主國家的統治者能更操控公民社會,導致民主受到侵蝕。
這篇論文除了推翻了當年「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促成阿拉伯之春」的潦草共識,也是一篇延續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與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自由民主窄廊」(The Narrow Corridor)政治哲學創見的研究。兩人不同意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當年「歷史的終結」的說法,不認為所有國家都會趨向美國式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政治體制的多元化」才是歷史常態,不過兩人也肯定人類有能力建構「受到社會制約的國家」,藉此解決衝突、避免專制、促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