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俞大綱 文章列表
#
俞大綱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沈珮君專文:令人失望又充滿希望的時代
紀念臺灣那個很有骨氣的年代。感恩那些從大江南北匯聚在此、不分彼此的「臺灣行者」。行者,行動的人。臺灣行者,畢生以行動愛臺灣的人。他們用七十二變竭盡所能把臺灣造就成世界一道光,自己也是歷史一道光。
沈珮君
2024-07-27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我們該以何種態度看待建軍百年?
6月16日是黃埔建軍100周年的日子,沒有這個日子就沒有今日保衛台灣的中華民國國軍,所以筆者認為凡是住在這座島上的居民都該為這個日子感到驕傲。當然由於台灣在黃埔建軍時還尚不屬於中華民國國土,台灣許多人有不一樣的看法,例如前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就不明白為什麼國防部要編列4,000多萬預算去紀念這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歷史。
許劍虹
2024-06-30 07:2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王安祈專文:張大千、俞大綱、郭小莊之間的美麗錯誤─鍾馗歸妹圖
慚愧,中文系出身,我卻對書畫一竅不通,「張大千」三字如雷貫耳卻遠在天邊,甚麼時候才開始對他「有感覺」呢?竟是因京劇,竟是因郭小莊。
王安祈
2023-11-03 05:50
評論
國內
軍事
藝文
歷史
專欄
傅月庵專文:俯仰天地之間的讀書人─我所知道的「俞大維文庫」
陳寅恪跟俞大維是姑表兄弟,俞要叫陳的母親「姑媽」,她嫁給了有名的詩人陳三立。後來,俞大維娶了陳的妹妹,也就是表妹陳新午,姑媽變成了岳母。俞大維說他們俞家跟陳家「兩代姻親,三代世交」是這樣來的。傳統稱這種事叫「親上加親」,特別親!優生學則說這是近親聯姻,很不好!日後俞大維果然嚐到了苦果。
傅月庵
2023-08-31 05:5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徐秀榮專文:俞大維、《紅樓夢》與我及其他
我認識大維先生是1977年(民國66年)。那時在九思出版公司服務,擔任總編輯的工作。九思之前,我是臺灣建築徵信雜誌社的執行副社長兼總編輯。因為種種原因,我離開雜誌社,棲居在新生南路一段的一間地下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李毓澍教授很關心我的近況,特地來找我,問起我的未來計劃,我告以將和一位長輩開一間出版社。
徐秀榮
2023-07-09 06:5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林麗雲專文:側寫黃永松與阿肥的五十年民俗實踐
黃永松說,他跟丘延亮、人稱阿肥,都是客家人,相差沒幾歲,可是阿肥比他早熟。
林麗雲
2023-05-21 13:5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馮建三專文 : 讀《台北之春》 放眼世界
阿肥(丘延亮教授)投入十年功夫完成這本書,很好看、值得看,有真性情的感性,有歷史縱深的知性。所有這些文字,若是能夠、應該也能夠激勵當代與來日的讀者,浮現古今連動、人我攸關的意識,可以醞釀與增加自我培力,進而結伴、結社的意願與能力。
馮建三
2023-05-17 13: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丘延亮專文:館前路的創見啟動機與地下文化局
局長王洪鈞自知外行,幾乎週週都向俞大綱請教,而館前路怡太旅行社的董事長辦公室,不但成了文思啟示的參謀本部,更是文藝創作的生產組織樞紐,不斷默默稱職地完成了許多文化場上知情者戲稱其為「地下文化局」的各種不可能任務。
丘延亮
2023-04-02 15:20
評論
政治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邱坤良專欄:一個人如何「肥」得繽紛自在? 讀丘延亮的《台北之春》
阿肥說他要出版九十萬字的《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叫我先看看,並為這部「肥」書寫點東西。
邱坤良
2023-02-23 13:50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專欄
侯吉諒專文:因為懂得所以無語─閱讀董橋的層次
閱讀董橋,至少要有2個層次,一是讀其文,二是讀其人。
侯吉諒
2021-02-07 06:20
評論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中國科舉制度與歐美現代文官制度的確立!
【1835年7月,一位居住於中國的英國人RobertEngles在英文雜誌《中國文庫(ChineseRepository,又譯為:中國叢報,存在時間:1832~1851)》上撰文討論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說英國東印度公司已經採用了考試競爭原則,並預言:「這種中國人發明創造的在印度的充分發展,預示著或許將來有一天,他會像火藥和印刷術一樣,在國家制度、甚至在歐洲的國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偉大變革……(註一)】
賈忠偉
2020-05-03 05:2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邱坤良專欄:打開《賞心樂事》,看見汪其楣
約莫一年前的現在,收到汪其楣寄來的戲劇作品集及評論集,她的劇本我以前都讀過,也看過它們的舞台呈現,只有評論集沒印象,抽出其中的《賞心樂事》,一口氣讀完,隨後把書放在書架上,繼續忙手上的工作,也幾乎忘了這本書放在哪?幾個月前的一場地震,書架高處掉下一、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賞心樂事》,再翻閱一遍,湧起一些回憶。
邱坤良
2019-10-18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邱坤良專欄:四十年前穿越花街柳巷的靈安社新「子弟」
不過三十年光景,台灣的藝文展演環境白雲蒼狗,今昔迥異。1960年代起,傳統社會表演的群眾基礎隨著工業化與城鄉人口移動,日趨解體開始此時現代藝文體系尚未建立,政府的文化管理機制,也是1980年代初期才展開,因此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初期,就民俗與戲曲的角度觀察,是一段晦澀殘敗期。
邱坤良
2019-09-26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邱坤良專欄:《斬經堂》的北管與京劇
京劇《斬經堂》(吳漢殺妻)被批殘忍荒謬,解嚴前很長一段時間還被禁演,但它「鄉下的表哥北管」(俞大綱語)卻是常演的劇目。
邱坤良
2019-08-29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邱坤良專欄:命運的鎖鍊—《斬經堂》劇場殘酷嗎?
大義滅親的例子不僅限於舞台上,正史也記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苦守睢陽,彈盡援絕,張巡殺愛妾,許遠亦殺奴僮,以其肉分食將士,城破之前,已有三萬老弱婦孺被食。後人光想「保儀尊王」出此下策的畫面,就會不寒而慄。若論最殘酷的「殺妻」案是《斬經堂》,事母至孝的吳漢,奉命至經堂殺賢慧的妻子蘭英公主,只因她是殺父仇人王莽的女兒,戲的最後,公主、吳母先後自殺,這位東漢光武中興功臣「雲台二十八宿」之一的吳漢也去投奔劉秀。
邱坤良
2019-08-08 05:40
新聞
國內
藝文
把球還給文化部?俞大維故居案,北市提報國定古蹟
備受關注的俞大維故居案,昨(17)日文化部向台北市文化局急喊「先開公聽會再審」,今(18)日文化局召開文資會議,會中在文資委員邱瓊瑩建議下,北市文資審議達成共識,故居將由文化局主動提報文化部列為國定古蹟,交由文化部審議。
陳煜
2017-10-18 17:11
新聞
國內
藝文
北市明審議俞大維故居 文化部急喊先開公聽會
台北市政府18日將進行俞大維故居等三個涉及都市更新的文化資產案件審議,文化部急喊,建議北市府先召開公聽會,並詳實進行調查研究後,再進行審議。
陳煜
2017-10-17 17:20
新聞
政治
走訪俞大維故居 柯建銘:是該保存,不該拆的,是無價的
經歷八二三砲戰、蔣介石威權時代,已故國防部長俞大維位於台北市溫州街的日式建築故居,引發都更與保存爭議,剛操盤完成臨時會前瞻預算攻防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2日走訪俞大維故居,認為該建物承載台灣動盪時代,值得緬懷人物與風潮的驅動,「是該保存,不該拆的,是無價的。」
顏振凱
2017-09-02 20:12
評論
風生活
國內
季季專文:顧正秋的骨氣
顧正秋是天生的京劇藝術家,有眾人難以企及的人格特質。她長我十六歲,出生於南京成長於上海,十九歲就自組「顧劇團」於上海,蚌埠,南京公演,在台北永樂戲院甚至創下「定點演出」五年的空前紀錄,終而成就「一代青衣祭酒」之令譽。
季季
2016-09-04 07:00
評論
風生活
國內
邱坤良專欄:難遣人間未了情
大理街聳立半世紀的C報館,談不上「雕樑玉砌」的建物猶在,朱顏已改,面目全非,連大招牌旁的小招牌也人間蒸發,昔日的員工不忍,讀者不捨。
邱坤良
2015-09-17 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