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美建交 文章列表
#
中美建交
約 30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一中政策會被推翻?美24議員盼「美台建交」提案曝光!這麼挺台灣其實有更大盤算
美國24名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於本(2)月6日提出決議案,要求川普政府正式廢除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並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該提案要求美國總統放棄過時政策,允許雙邊互派大使,並談判簽署美台自由貿易協定。
周育信
2025-02-07 13: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中美聚焦》川普政府對台軍售預測
川普(DonaldTrump)再次執政,中美關係的首要議題依然是台灣問題。而美國的對台軍售和軍援是橫亙在兩國之間的重大障礙。由於美國對台軍售從通報到交付有數年的時間差,所以拜登(JoeBiden)執政期間的對台軍售預計將在未來3至4年交付。比如,拜登政府2022年12月向國會通報的價值5.2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18輛HIMARS發射器及其彈藥),計畫於2026年交付。川普也有可能在國會的施壓下遵循第一任期的做法,並且根據地緣政治和中美經貿談判的需要升級對台軍售。
陸岑
2025-02-07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林基興觀點:卡特的疑問─兩岸為何不坐下來談?
古希臘神話,主神宙斯送盒子給潘朵拉,叮嚀不可開,潘朵拉不敵好奇心誘惑而偷開,頓時盒中不幸的事物飛往人間,她趕緊蓋上,盒內只剩「希望」。海內外喜歡猜測大陸武統台灣的時間,為何不將力氣花在「希望」兩岸和平呢?一步一腳印,多一分力氣即多近和平一步。
林基興
2025-01-26 07: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川普新局,不受中國歡迎的盧比歐─美中台三方如何「對賭」?
川普上任首日,並未像外界預測那樣快速且強硬的推出美國新「對華政策」。或許川普也意識到,需要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儘管川普在第一任期與中國發生了貿易戰和關稅戰,但這並不影響接下來美國新政府與中共高層的接觸。
田暢
2025-01-22 18:24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川普2.0風雨欲來,為何中國官、民兩樣情?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塵埃落定,1月6日美國國會認證川普為下一屆美國總統,為川普與拜登在1月20日進行「權力交接」時做好準備。川普也要開啟第二任任期,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與機遇。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許多中國人也在期待川普上台後,會不會像他的第一任期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貿易戰。
田暢
2025-01-16 14:35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官方帶風向高唱「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北京為何一改義和團式反美政策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美國駐華大使館在2024年元旦發布的微博,引發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正面評論潮。該微博回顧了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的雙邊關係發展,吸引超過300條支持中美友好的評論。網民紛紛表達對兩國關係的期許,稱「中美關係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雙邊關係」,展現出與過往截然不同的態度。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1-06 11:09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客觀評價卡特外交—「成功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Carter)日前(2024/12/29)在百歲高齡去世。他年事已高,而且最近兩年已進入臨終關懷階段,其去世早在預期之內,對世事無甚影響。但輿論對其功過,總不免也要重新評論一番。
黎蝸藤
2025-01-03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孫太一觀點:卡特在台灣問題上的功與過
當地時間12月29日,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Carter)在位於喬治亞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孫太一
2025-01-01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他是中美建交的推動者和決策者,我們對此高度評價!」卡特在美逝世,中國外交部:深切哀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表示,美國前總統卡特是中美建交的推動者和決策者,中方對其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國際中心
2024-12-30 18:41
新聞
國際
歷史
BBC看卡特:一位懷抱「中國情結」的美國總統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Carter)於當地時間週日(12月29日)下午在喬治亞州的普萊恩斯(Plains,Georgia)家中逝世,享年100歲。卡特中心(CarterCenter)宣佈了這一消息。
BBC News 中文
2024-12-30 13:30
新聞
國際
歷史
專訪卡特中國中心主任劉亞偉:卡特留給中國什麼?
美國前總統卡特逝世,世人緬懷着他為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卡特對中國的情懷除了見證美中建交之外,還有人道關懷及對中國政治改革的支持。本台記者唐家婕就此專訪卡特中國中心主任劉亞偉,探討卡特為中國留下哪些政治遺產。
自由亞洲電台
2024-12-30 12:23
新聞
國際
歷史
VOA專訪美國前總統卡特,親自解答「為何要與中國建交」
在美中建交四十週年之際,美國之音特約撰稿人格萊塔·范·薩斯特倫2019年1月17日在卡特中心專訪了前總統吉米·卡特。卡特回憶了他當時決心與北京建交的動機並且談到了他對已故中國實際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印象。這位前總統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還談到了對當前美中關係及兩國關係未來走向的看法。
美國之音
2024-12-30 11: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聯大2758號決議不涉台」是空話?林孝庭揭美曾數度變卦:台灣只是政治籌碼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在今天成為美、中與兩岸政治博弈的新戰場。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研究員與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回應,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命題,當時處理的是中國代表權,而非台灣問題;2758號決議案如今成為爭議,就像「台灣地位未定論」一樣,變成美國政府根據自身利益變動時,而出來運用的籌碼。
張鈞凱
2024-12-12 08:5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中國學者來台境遇大不同?兩岸學術交流 陸委會沒擋這大咖卻「臨時喊卡」
近期由於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馬龍、楊倩等40位大陸師生團訪台,帶來不少熱議話題,也讓冰封已久的兩岸交流重新浮上檯面。馬辦的陸生團終究是少數的特例,不過,兩岸學術界交流卻有升溫的趨勢,不只陸方舉辦各種兩岸論壇與研討會,廣邀台灣學者參加;也有越來越多大陸學者以公開或低調的方式來台,其中不乏多位「大咖」。令人好奇的是,同樣是大陸學者來台參與學術活動,為何境遇卻大不同?
張鈞凱
2024-12-04 08: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文化
VIP
大國博弈
中美建交竟因「台灣問題」才跨過坎 沈志華談東亞風雲:六四之後「這個國家」解救了北京
朝鮮半島風雲再起?路透社日前報導,川普(DonaldTrump)團隊有意尋求與金正恩直接對話。東亞地緣局勢一直深受中美關係變化所左右,中國大陸冷戰史權威沈志華指出,中美關係從緩和走向建交,最後一道坎是談定了台灣問題;而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中國受到許多國家制裁,唯獨得到南韓力挺,不只替北京在國際穿梭遊說,還強化了兩國的經濟關係。
張鈞凱
2024-11-29 14:52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劉燕婷觀點:加入「川普2.0」,馬斯克能不能做中美的「季辛吉2.0」?
川普(DonaldTrump)的執政班底已在近日陸續公布,基本上從盧比奧(MarcoRubio)、沃爾茲(MikeWaltz)等人皆獲提名來看,對華強硬將是川普未來的執政主調。只不過一眾熟悉臉譜中,卻有一人引發「下一個季辛吉(HenryKissinger)」的有趣討論,那就是美國企業家、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Musk)。
劉燕婷
2024-11-22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解碼中國》2030實現載人登月!北京的「月球外交」與美中角力
一個果醬瓶大小的特殊容器中裝滿了灰色粉塵。容器標籤上寫著「CE6C500」字樣。一位白髮男子正用一個帶照明的放大鏡仔細觀看。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以及政治局一眾官員對這個容器充滿了好奇。本周,中國領導層對神秘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月球背面的塵土是什麼樣子呢?
德國之聲
2024-09-30 08: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紀念台灣自救宣言,賴總統的醉翁之意
賴清德總統9月12日參加《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研討會,致詞時強調這項運動還未停止,「現在我們也要有這個勇氣,揭穿共產主義要併吞台灣的騙局。」這段說法引來北京方面強烈的反彈,國台辦痛批賴「鼓吹『台灣人民自救』,暴露謀『獨』險惡用心。」兩岸統獨政治對立再掀波瀾。
張鈞凱
2024-09-16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蘇利文強調臺海穩定,臺灣如何在中美競爭中保護自身利益?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近日訪問中國,與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進行「戰略溝通」,雙方針對多項國際及區域議題進行討論;這次會晤重申了美國對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關切,並再次強調美方對印太地區盟友安全的承諾,每次中美高層會晤,臺灣議題都是焦點之一,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將臺獨視為威脅,而美國則強調維持現狀,確保臺海和平的穩定;這次會晤中,雙方針對臺灣問題的立場再次明確,並展現出兩國在此議題上的深刻分歧,透過分析這次會議,臺灣應注意中美之間的動向,並思考未來如何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保護自己的利益。
三毛
2024-09-02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BBC解讀蘇利文北京行:防止美中關係失控,戰略溝通重回「季辛吉模式」
本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JakeSullivan)訪華,為期三天。蘇利文在北京期間,主要與其對應官員、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舉行長時間會談,後者為中國目前主管外交事務的最高級別人物。
BBC News 中文
2024-08-29 15: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