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塵埃落定,1月6日美國國會認證川普為下一屆美國總統,為川普與拜登在1月20日進行「權力交接」時做好準備。川普也要開啟第二任任期,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與機遇。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許多中國人也在期待川普上台後,會不會像他的第一任期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貿易戰。
北京一直將美國視作是解決台灣問題的阻礙,加上民進黨政府對於美台關係的逐漸改善,越來越讓北京感到十分不愉快,這其中之一的就是「解放軍軍演」、「台灣認知作戰」。相反對於北京而言,台灣被認為是「內部事務」,美國不應該插手解決。
這些大型地緣政治衝突對於普通中國人而言似乎並不是主要關注的議題,更多的人在乎的是未來的關稅戰和脫鉤政策給生活帶來的實際影響。「台海必有一戰」成為許多戰爭狂熱人士的共鳴,這也讓北京逐漸對於中美關係的緩和感到十分矛盾。數年來中國將台灣問題作為鞏固執政的基石,但是即便是幾十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依舊存在。
因議題敏感,在北京從事政府智庫的高級分析師劉易斯(音)對此認為「川普和他的團隊還會對華採取強硬的立場,尤其是加徵關稅會中國經濟帶來更大衝擊」。1月15日,中國多地公布了2025年新的經濟增長目標,北京、上海、廣東分別宣布「5%左右」。浙江目標「5.5%左右」,福建目標「5%-5.5%」。對於處於下行區間的中國經濟而言,川普的上台不僅只是關稅戰的問題,更是一場關乎所有人的影響。

劉易斯還表示、對普通人影響比較大,比如在個人收入、就業市場這裡。包括在台灣問題上,也會有新的變數。劉特意強調了一點「關稅戰爭未來影響的是中國從事外貿的人士,這樣出口數據就會很難看,轉而政府會特別注重消費環節,這會促使加強對民眾基本保障的問題,從而讓大家更敢於去消費」。他還表示,中美兩國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對於中國而言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希望中國也能著重做好自身的事情,打鐵還需要自身硬,自己發展起來了,對手才不會那麽刁鑽。
一些海外華人對於川普的2.0時代也有著不同的看法。此前國際人權組織保護衛士發布的報導,十年間中國人流亡海外、尋求庇護的人數高達100多萬人。在川普2.0時代到來,一些分析人士預測,會導致經濟和社會治理出現新的拐點。定居義大利的中國財經分析人士劉成昆對此表示「川普上台後,中國東南沿海的出口企業會面臨倒閉或者破產的風險,美國是歐洲國家的風向標,川普怎麽做,歐洲會考慮的。這會帶來一個實際影響是減少來自中國貨物的進口量,導致很多外貿企業面臨風險與挑戰」。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大批TikTok「難民」湧向小紅書 中國民族主義者開打「文化統戰」 | 更多文章 )
劉成昆還表示,對於歐美國家的一些高精尖技術也會對中國採取嚴格的出口措施,會給中國國內產業鏈帶來一定影響,比如涉及「中國製造」的產業集群。 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討論多年,但是中國並不承認存在產能過剩,因為這樣可以更多出口來自中國的貨物。前不久中國發布的「構建統一大市場」的文件中,也明確指出了,供給側和經濟雙向循環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