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GDP 文章列表
#
中國GDP
約 21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兩岸
財經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中國經濟到底有多慘?不只失業率、房地產數據,這些敏感資料也「被消失」了
這幾年來,中國經濟情勢猶如披上一層神秘面紗,讓外界越來越看不清它的真面目。中國政府陸續停止公布多項關鍵的經濟與社會數據,例如土地買賣、外資投資及失業率相關指標,甚至火化人數、企業信心指數、醬油產量也消失在大眾的視野。
黃琳家
2025-05-07 14:19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改要中國245%關稅!他示警台灣GDP連拚1.5%都難:現在衝談判直接挨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再度出手!對等關稅進入90天暫緩期,但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白宮在美國時間15日宣布,由於中國持續實施報復性措施,將對其課徵高達245%的關稅。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16)日直言,川普關稅政策反覆,現在全年經濟成長率恐怕連1.5%都有困難。
李瑋萱
2025-04-16 15:09
風生活
即時
中國2千萬人失業還不是最慘!中美脫鉤損失81兆 全球供應鏈一夕團滅
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達145%的關稅,中國也祭出125%的報復性關稅,全球矚目的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根據高盛分析,這場衝突可能重創中國經濟與就業市場,預估將影響2,000萬人、約占中國勞動力市場的3%,引發嚴重社會與經濟壓力。
周育信
2025-04-15 13:37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美中打架,德意志遭殃!德國最新研究:最大輸家是中國,德國GDP恐掉1.2%
德國聯邦就業局(BA)下屬的IAB研究所、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以及經濟結構研究協會4月11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轉型危機再加上貿易危機,將對工業造成沉重打擊」。IAB研究所的韋伯(EnzoWeber)對路透社表示,歐洲應當採取「主動出擊式的防禦策略」,促進同世界其他地區的自由貿易。
德國之聲
2025-04-13 18:20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要145%,美中誰會贏?他曝美國關稅煞車難擋GDP衝擊:賴清德還在脫中入北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的對等關稅政策,於9日實施後不到一天急出現政策大轉彎,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總稅率已達到145%,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升溫。醫師沈政男表示,股市雖昨日反彈,但今天的氣勢已經削弱,因為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多;他指出,據國外機構預估,即便川普關稅政策踩了煞車,但美國今年GDP的影響仍將高於中國,台灣的中國政策應更加彈性,才不會自廢武功。
李瑋萱
2025-04-11 10:42
新聞
兩岸
經濟
北京觀察》中國內需疲軟難解?一線城市消費持續降級、二三線城市逆勢成長
今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首要任務就是提振消費,並擴大國內需求。近期,中國各地都出台相應措施,尤其是靠近東部沿海的幾個城市,鼓勵消費成為地方政府的迫在眉睫的事情。
田暢
2025-04-02 20:30
新聞
兩岸
財經
通縮陰霾、需求不足 中國CPI目標2%創20年來新低 李強:國外關稅壁壘國內消費不振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但今年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目標訂在2%左右,創下2005年以來新低。顯示即便中國推出一連串的振興經濟、促進消費措施,通貨緊縮的陰霾仍難以散去。
兩岸中心
2025-03-05 15:21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中國兩會預期目標:人口、就業率、GDP 5%成長與「中國製造2035」?
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即「兩會」)將在下周召開。
BBC News 中文
2025-03-02 10:20
VIP
國際
兩岸
商業
經濟
財經
川普對北京祭出10%關稅制裁:美中貿易戰恐進入2.0時刻,5大「需知重點」看這裡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第二任期剛剛開始,再次將關稅當做制裁手段,不斷以此威脅多個國家或區域,迫使對方讓利、妥協或願意談判,其中雖然在兩大鄰居加拿大和墨西哥爭取下,暫緩實施25%進口關稅,但他依然決定、針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額外徵收10%全面性關稅,此舉讓北京非常憤怒,也隨即針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一系列關稅做為回擊。再加上川普11日再次公開放話,要對來自全球的鋼鋁製品加徵關稅,也讓外界擔心、這場已經延燒多年的美中貿易戰,不僅將愈演愈烈,同時還可能再度升級為2.0版本。
李靖棠
2025-02-11 14: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中國要當「教育強國」!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高於4%,教育支出「只增不減」
中國19日公布「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未來10年教育政策目標,明定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高於4%,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並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範圍。
中央社
2025-01-20 1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美國無法阻擋中國技術發展!」林毅夫:中國經濟規模將在「這個時間」超越美國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資深副行長林毅夫13日在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發表演講,他認為世界要回歸一個更穩定、更和平的環境,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的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將無法阻擋中國的技術發展。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林毅夫預測,中國在2030年至2035年經濟規模超過美國的可能性相當大。
兩岸中心
2025-01-15 12:10
新聞
國際
兩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學家高善文遭禁言,質疑GDP數據惹怒習近平
上個月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論壇上,一位知名中國經濟學家對中國政府的經濟管理提出了質疑,並表示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速可能不到官方所稱的5%左右的一半。
Lingling Wei
2025-01-09 12:00
評論
兩岸
專欄
田暢觀點:職場焦慮與通膨背後,中國年輕人的「City walk」是一場與GDP的賽跑
「Citywalk」指城市行走或城市漫步,最早起源於歐洲,泛指以行走、騎行的方式在城市中漫遊,從歷史、地理、人文、風俗等深入認識、感受一座陌生城市的魅力。起初,「城市漫步」在歐洲、日本等城市興起,近年來慢慢在中國一、二線城市流行開來,逐漸擴展至二、三線城市。北京、山東等地已將其列入促進文化旅遊休閒的行動方案,上海專門則開設公車巴士組成的「Citywalk」路線。
田暢
2024-12-24 05:40
評論
國際
專欄
商業
經濟
黃一展觀點:金磚新成員─泰國與東協的態度值得關注
泰國上個月申請加入金磚國家(BRICS)的舉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一決策反映了泰國在地緣政治和經濟戰略上的重大轉向。金磚國家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組成,後來南非加入,代表著五個快速崛起的經濟體系。自2006年成立以來,這個合作機制旨在促進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合作。如今,這一組織正在積極擴展,尤其是在2024年後,吸收了更多的新成員如沙特阿拉伯、伊朗和阿聯酋,已經逐漸成為國際舞台上,另外一股重要的力量。
黃一展
2024-12-19 07:10
新聞
政治
財經
美國會宣戰債權國「避免還錢」?郭正亮曝開打唯一原因:還不一定能打贏
美國11月美國生產者價格(PPI)超出預期,美債殖利率攀升,道瓊跌超230點,市場擔心通膨風險仍存,引發美債殖利率12日紛紛走高。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網路節目《亮友問答》上指出,若美國的GDP可以增長,基本上造成的威脅又可以下降,所以若GDP做大,那舉債就可以變大。
陳明遠
2024-12-14 09:40
財經
不看好就封殺?中國經濟學家質疑GDP灌水言論被消失,微信公眾號顯示「因違規無法關注」
央企國投證券(SDICSecurities)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本周在一次投資會議上演講的內容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後,被網絡封殺。
德國之聲
2024-12-09 11:17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經濟
觀點投書:越南再掀南海新風浪,內憂外患自顧不暇
南海地區又掀新風浪。此前,越南外交部聲稱漁船在帕拉塞爾群島附近作業時,遭到中國的“粗暴”對待,造成漁民受傷、漁獲被扣。中方隨後回應,越南漁船未經許可在中國西沙群島相關海域非法捕魚,有關部門已採取措施予以制止,“現場行動專業而克制,沒有發現人員傷亡”。
梁梓晴
2024-11-15 05:3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潘維觀點:川普復辟與國際結構
這裡的「國際結構」指「強大國家」之間相對的軍事實力。相對軍事實力的基礎是相對的經濟實力,否則軍事實力難以維持。到目前為止,衡量相對經濟實力的最有效辦法依然是以匯率(而非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民人均財富生產量。「強大國家」,指相對的國土和人口規模、以匯率計算的人均財富、該國精英與平民的內聚力。三要素間有巨大張力,所以強大國家只有個位數。
潘維
2024-11-14 07:10
新聞
政治
兩岸
財經
中國房市睽違10個月止跌回升 郭正亮分析中國經濟:看好製造業Q4表現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10月製造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較前1個月上升0.3%,而製造業PMI受到財政支出加速的影響,回升到擴張區間。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網路節目《亮子立學》上指出,中國基本上大型企業還是經營的比較好,中國政府對此也想要加把勁,來幫助中小企業。
陳明遠
2024-11-13 08:20
財經
世界製造業大國如何淪為「歐洲病夫」?德國專家:我們沒衰退,但也差不多了!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德國經濟已鮮有好消息傳出,從多年來的增長乏力、數據疲軟,到最近連大眾汽車也宣布計劃關閉工廠裁員降薪,德國似乎又將重新戴上曾奮力掙脫的「歐洲病夫」的帽子。
德國之聲
2024-11-11 06: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