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達145%的關稅,中國也祭出125%的報復性關稅,全球矚目的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根據高盛分析,這場衝突可能重創中國經濟與就業市場,預估將影響2,000萬人、約占中國勞動力市場的3%,引發嚴重社會與經濟壓力。
為什麼高盛預測中國經濟將下修?
高盛已將中國2025年GDP成長預期從4.5%下調至4%,2026年則從4%降至3.5%。主因在於對美出口急劇萎縮,恐導致中國GDP直接下滑3%。即使北京當局施行降息等寬鬆政策,仍無法完全抵銷貿易戰帶來的負面效應。
貿易脫鉤會帶來多大代價?
若美中走向全面經濟脫鉤,高盛估計全球將面臨高達2.5兆美元(約新台幣81兆元)的經濟損失。中國方面可能拋售1.3兆美元美國國債與3700億美元美股,而美國投資人也可能撤出多達8000億美元的中資股票,全球資本市場將掀起劇烈震盪。
中企退市將引發哪些骨牌效應?
目前共有286家中國企業於美國掛牌,總市值高達1.1兆美元,若中國企業被迫退市,阿里巴巴、小米、騰訊等科技巨頭都將首當其衝。瑞銀警告,這將削弱企業在美資金獲取能力,嚴重打擊流動性與估值,甚至衝擊企業長期發展潛力。 (相關報導: 中國出口被美堵死 歐洲這國家拒當備胎:我們不是廉價出清場 | 更多文章 )
全球經濟為何也無法置身事外?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Ngozi Okonjo-Iweala表示,若全球貿易體系持續朝地緣政治對立分裂,世界實質GDP可能在長期內下滑近7%。這場貿易戰不僅是美中對抗,更是全球經濟鏈條的深層重組,衝擊範圍恐遠超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