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記者 文章列表
#
中國記者
約 85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財經
經濟
理財
新知
下班經濟學
美元一變臉,全球皮皮剉!揭秘美國如何引爆匯率危機,「1國家」慘變提款機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經常面臨危機,從過去的金本位制到現在的美元本位制,每一次貨幣體系的變化都可能引發巨大的經濟動盪。1970年代,美國將美元推上國際準備貨幣的地位,讓全球貨幣體系從固定匯率轉變為浮動匯率,這也讓金融市場變得更加不穩定。為什麼美元本位制比金本位制更容易引發危機?為什麼新興國家在每次經濟風暴中總是受傷最重?本文將帶你了解美元本位制的起源、過去幾次重大金融危機的教訓,以及美國如何透過換匯協定來穩定全球金融市場。希望能幫助你一次看懂全球經濟的風險與挑戰。
商業周刊
2025-05-12 11:00
風生活
財經
經濟
理財
新知
下班經濟學
美國如何認定匯率操縱國?台灣有入列嗎?專家曝下一個要注意的是「這國家」
編按: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美國聯準會(FederalReserve,Fed)的基準利率調整不僅僅影響美國經濟,還對全球資本流動、匯率穩定以及各國的貨幣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在美元本位制度下,美國的貨幣政策變動往往引發連鎖效應,讓全球經濟體系面臨巨大壓力。
商業周刊
2025-05-12 10:30
風生活
經濟
世界
美中貿易戰,北京為何不拋售美債?華爾街日報揭密習近平「不能說的盤算」,一出手即玉石俱焚
美中貿易戰的烽火持續延燒,市場始終高度關注中國,作為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是否會在關鍵時刻打出「拋售美債」這張被視為終極武器的王牌。然而,《華爾街日報》近日深度分析指出,北京之所以遲遲不願祭出此殺手鐧,原因其實非常直白:一旦中國大規模拋售其持有的巨額美國國債,幾乎可以肯定將率先引爆自身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難以估量的衝擊。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7 16:4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拋售美債」王牌何時打?《華爾街日報》:習近平才不敢,否則將引爆自家金融危機
作為美債大戶的中國,會不會通過拋售美債來報復美國?《華爾街日報》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7日表示,中國「不會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如果中國拋售手中的巨額美債持倉,必然會引發國內的金融危機」。
國際中心
2025-05-07 13:56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歷史
科技
商業
經濟
歐中建交50年:從雙贏到對華「伙伴、競爭者、對手」三重定義
1975年5月6日,歐盟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副主席索姆斯(ChristopherSoames)訪華期間同中國時任外交部長喬冠華舉行會談,雙方就建立外交關係達成共識。會談後,中國總理周恩來抱病會晤了索姆斯。
德國之聲
2025-05-06 20:29
風生活
AI
科技
新知
誰能開除ChatGPT之父?奧特曼曾被OpenAI董事會解雇,背後內幕「真正原因揭曉」
編按:OpenAI是打造ChatGPT的公司,也是一場科技與理念拉鋸的戰場。當執行長奧特曼突然遭到董事會解雇,外界不僅震驚,也首次窺見這家矽谷科技巨頭公司的權力核心「董事會」,而董事會又如何掌握最終決策權?
天下文化
2025-05-01 10:00
風生活
汽車
全球車展式微 中國卻持續擴大!上海車展媒體、網紅參與人數破紀錄
2025年上海車展迎來前所未有的盛況,尤其在外國媒體與網紅的數量創下新高,隨著中國本地汽車品牌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特別是電動車領域,中國汽車品牌展現了空前的熱情與投入。根據報導,今年是有史以來最多的外國記者和內容創作者受邀參加展會,其中不乏來自拉丁美洲和西方國家的重要媒體,這個現象凸顯了中國品牌試圖以更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展示實力,並以高規格接待來提升國際形象。
Carture車勢文化
2025-04-29 11: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從俄烏戰爭看台海安全 前日本駐烏克蘭大使松田邦紀:台灣應建立韌性體系
日本外國記者中心(FPCJ)在25日舉辦記者說明會,邀請曾任駐烏克蘭特命全權大使的松田邦紀,說明烏克蘭戰爭的現況與未來展望,並分析日本與國際社會應扮演的角色。會中,在提問時,《風傳媒》提出2項關於台灣未來安全保障與國際合作的問題,松田以烏克蘭經驗為例,針對台灣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出具體建議。
黃信維
2025-04-25 19:22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中共黨媒前主任董郁玉被控間諜罪 美國、日本同聲譴責北京判決
備受外界關注的前黨媒《光明日報》原評論部主任董郁玉日本間諜案於3月31日下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審理。此前董郁玉的兒子在華府為其父親伸冤,稱遭到北京政府的「政治迫害」。董郁玉案在大陸引發關注,北京多名維權人士在發佈上述相關消息後,遭到刪除貼文的通知。
田暢
2025-04-02 20:43
新聞
國內
福島核汙水排放安全無虞?日官方:定期接受安全管理、品質確保
311東日本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爐爐心熔毀重災,核處理水2023年8月啟動排海。日本外國記者中心(FPCJ)7日邀請日本政府關係者、東京電力關係者向外國媒體舉辦背景說明會,說明福島復興措施與東京電力最新對策、核心任務。日本政府關係者指出,技術層面分析之外,資訊公開透明亦是重要對策之一,這些措施旨在確保國際社會的信任。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透過多層面的分析與資訊發布,確保安全性的同時,也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溝通與信任構築。
黃信維
2025-03-07 15:08
評論
國際
專欄
呂恆君觀點:范斯的外交—威權與「規訓」
范斯的成名作是其2016年所出版的自傳性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Elegy:AMemoirofaFamilyandCultureinCrisis)。這是一部關於美國鐵鏽地帶底層貧困白人階層的危機錄:作者不僅以親身經歷刻畫了他們的無望與無助,同時亦以「規訓」之目光處處審視著他們的不堪,譬如粗魯、缺乏責任感、不夠勤奮努力等。
德國之聲
2025-03-07 07:00
新聞
政治
張憲義終結台灣核武?老同事曝他叛逃前夕怪異舉動:想要美國養他一輩子
台灣核子工程專家張憲義40年前涉向美國洩露台灣發展核武的計畫,而後叛逃美國,導致台灣核武夢碎;而現年高齡81歲、低調多年的他近日接受美國CNN專訪,強調自己問心無愧、沒有背叛。對此,臉書粉專「解讀國軍軍事新聞」今(4)日轉貼與張憲義昔為中正理工同學、同在核能所的萬克儉口述的「叛國者的真相」;萬克儉透露,張憲義叛逃前一天曾來找過他。
李瑋萱
2025-03-04 16:33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中國兩會拉開序幕 異議人士「被維穩」境內記者經政治審查
中國十四屆全國政協、人大會議將於3月4日和5日分別舉行,隨著各地加強「二次進京安檢」和「護路隊」(在一些主要路口和鐵路沿線的維穩單位)及進京快遞二次審查的實施,這場觀察中國政治動向的會議即將拉開帷幕。
田暢
2025-03-03 13:4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戚嘉林觀點:深入探索228事件真相,夯實歷史「轉型正義」
228事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極其深遠。島內藍綠陣營各自年年大肆舉辦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惟其論述,不乏選擇性記憶,眾所周知,如今已經異化成一個統獨認同的歷史事件,綠營論者將228事件視為分離意識的起點。
戚嘉林
2025-02-28 05: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川普2.0」日本如何強化與美國關係?學者提「台海危機」為例
日本外國記者中心(ForeignPressCenterJapan,FPCJ)以「第二次川普政權與未來的日美關係」為題,今(27)日舉辦面對外國記者的新聞簡報會,邀請成蹊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教授西山隆行,分析探討川普再次執政後,美國的外交政策走向,以及對日美同盟的影響。此外,西山隆行舉例,若發生台海危機,美國的應對方式仍難以預測,可能採取強硬對抗中國的立場,也可能選擇不積極介入,這將對日本的區域安全構成挑戰。
黃信維
2025-02-27 19:3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當川普背棄歐洲,台灣會淪為今日烏克蘭嗎?
邱吉爾(WinstonChurchill)曾說「在嘗試了所有選擇後,美國總會做出正確的決定」,但川普卻顛覆了這句名言。過去10天,川普毀掉了美國在戰後80年來的領導地位。
李忠謙
2025-02-25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東京大學正在變成一間中國學校!」留學人數10年暴增3倍,日媒解析:中國人為何湧入東大
日媒《週刊文春》17日報導,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正在變得「中國化」,全校超過12%學生都是中國人。對於東大為何會有這麼多中國學生,《週刊文春》列出三大原因:中國經濟衰退、考試過度內卷、以及年輕人對中共體制的不滿。
國際中心
2025-01-21 1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他們權力的來源是無知─挑戰文化限制的艾未未:《野心時代》選摘(2)
挑戰中國文化的限制,無人可以超越艾未未,而當局最後回應的策略,是叫他住嘴。他獲釋後第五個月,也就是十一月,政府勒令他支付「未繳稅的款金及罰金」二百四十萬美元,說是跟三宗建築設計案有關:他替北京設計的攝影博物館、替英國及新加坡付費客戶設計的兩間公寓。艾未未懷疑,這些案子會吸引官方最高矚目,是因為它們牽涉到海外客戶及戶頭。
八旗文化
2025-01-14 05: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吳崇涵觀點:台灣社會應回歸雙城論壇基本功能
今年在台北舉辦的雙城論壇,舉辦時間從原本的夏季延宕到12月17日舉辦。經過陸委會相當仔細審查,與執政黨排山倒海的質疑聲量,原本隨團的上海市台辦新任主任金梅及9位中國記者直接「審核不過」。陸委會回應,對於中共涉台系統重要官員來台,都會嚴格審查,以表達抗議和不滿。簡言之,民進黨政府藉此時甩鍋給台北市,一來避開延宕雙城論壇之嫌,亦可展現「不辦」比「辦」更好的精神。
吳崇涵
2024-12-18 05:50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張含專文:說故事的人─廖亦武
自1990年代起,廖亦武就開始收集中國人的口述歷史,從日常經歷到非凡經歷。2011年,在國家的刁難下,他離開了中國。作為一個異見者,講故事的人如何找到新的聲音?
張含
2024-12-08 07: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